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康師傅和統壹哪個更有名?

康師傅和統壹哪個更有名?

——《康師傅的面,統壹的水》,當時在武漢市場上,已經形成了這樣壹種* * *知識:果汁、茶飲料是統壹公司的好,方便面是康師傅的好(尤其是紅燒牛肉面)。雖然康師傅壹直是方便面市場的老大,但飲料銷售在武漢市場卻輸給了統壹。

除了品牌原因,基於筆者當時的基層銷售經驗,我也認為康師傅在以下幾個方面輸給了統壹:

(1)飲料和方便面事業部分開經營,效率受到限制。

統壹企業將飲料和方便面結合在壹起進行營銷運作;但康師傅在營銷運營上幾乎已經將兩個事業部完全分開。雖然這是現代企業制度的體現,但在銷售執行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物流交接復雜、銷售人員綜合成本高等問題。

(2)層級過多導致分工模糊,任務互相推諉。

統壹企業的基本銷售體系是:業務總監、銷售主管、策劃專員、銷售代表、定點導購、臨時促銷員等。康師傅的基本銷售體系是:業務總監、銷售主管、企劃專員、業務代表、助理業務代表、定點導購、巡邏理貨員、臨時促銷員等。在整個直銷處的銷售體系構成中,康師傅比統壹多了兩級:助理和巡視員。

無論是基於行業還是基於幫助下單,他們之間的任務都是模糊的;理貨員有多大權力下訂單?終端問題是理貨員或導購員的責任...他們之間沒有明確的解釋。

(3)主要產品未知,以點帶面效應滯後。

康師傅紅燒牛肉面有效促進了其方便面產品鏈的市場聯動;然而,這壹策略未能在飲料中成功實施。

雖然康師傅飲料事業部計劃以市場容量最大的飲料鮮榨橙汁為主要產品。但從市場執行力來說,康師傅飲品在消費者心目中的主打產品是“天天C鮮橙汁”還是“康師傅冰茶”?恐怕誰也說不準。

到了2004年夏天,功能飲料壹爭高下,康師傅飲料的主打項目似乎變成了“跑X”運動飲料;由於種種原因,康師傅的“跑路X”無果而終。

統壹企業在主打果汁和茶飲料的同時,甚至推出了自己的功能飲料,甚至“統壹雅哈咖啡”。但是,統壹企業的核心飲料只有壹個——就是統壹的鮮橙多!

壹言堂——兩大企業的隱憂

在壹線銷售實踐中,我有幸接觸了很多銷售同事;通過各企業中各層次人士的交流和比較,我深刻感受到康師傅和統壹企業這兩家臺資企業在產品開發、渠道建設、財務制度、品牌運營等方面的優勢,冰凍三尺,非壹日之寒。

但身處其中,不由自主地去觀察、體驗和思考,也發現了康師傅和統壹的壹些潛移默化的局限。或者說,這是很多大企業的通病嗎?

在這裏,把它作為壹個家庭聲明。

(1)“銷量”VS“品牌”,壹個執行難題。

“當銷量上升時,品牌就會在那裏”和“品牌會反過來促進銷量”...這是我跑市場聽到最多的論調。

然而,在實際銷售執行中,簡單的銷售考核使得業務人員往往只關註訂單的監督和促銷政策的應用。壹味的向終端“壓貨”,忽視銷售形象的維護,品牌知名度更無從談起。

而配合銷售的策劃人員,大多缺乏深入的市場實踐,為了應付上級對策劃工作的考核,更註重策劃活動能否“恰當執行”,最終忽略了對銷售的有效拉動作用。

(2)“系統”和“等級”,壹線銷售人員歸屬感差。

制度規範的背後,是嚴格的關卡:導購員、巡邏理貨員等。,都不屬於正式員工,基本不參加公司的福利活動。雖然他們很多人能力都很優秀,也很努力,但是如果沒有特別的職位空缺,沒有別人的推薦,他們最終晉升為銷售代表甚至銷售主管的可能性很小。

在長期的基層工作中,很多壹線銷售人員都選擇了跳槽,有的已經轉行...有的選擇了原工作崗位的逐漸沒落。

(3)“競爭”與“競合”,哪個才是出路?

在銷售實踐中,我深深感受到康師傅和統壹似乎壹直都把對手當成“死對頭”,在終端展示、活動推廣、促銷政策等方面都在互相較勁。

例如,即使康師傅和統壹開展正常的價格促銷活動,在對方的市場報告中,也很可能出現這樣的文字:“為了應對競爭對手的惡性價格競爭,我們應采取以下相應的促銷策略……”諸如此類。

從戰略的角度看,似乎“關註競爭對手”多於“關註目標市場”,進入了壹個誤區。

方便面行業的大佬顯然不僅僅是康師傅和統壹,還有華龍日清和白象。飲料行業不僅有這兩大巨頭,還有娃哈哈、農夫果園、可口可樂。

與眾多競爭對手相比,康師傅和統壹有更多的相似之處。比如同樣是臺灣省的背景,* * *非常註重包裝的創新和品味來取勝。是否可以考慮:超越有妳無我、有我無妳的競爭階段,進入有實力的* * *的“競爭與合作”階段,可能更值得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