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日食三顆棗百歲不顯老?怎樣吃大有講究

日食三顆棗百歲不顯老?怎樣吃大有講究

大棗,又稱紅棗,是鼠李科植物棗的幹燥成熟果實。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曬幹。紅棗是人們喜愛的佳果,又是壹味溫補脾胃、養血安神、治病強身的良藥,是中醫臨床輔助治療的最常配用的藥物之壹。

民諺說“日食三顆棗,百歲不顯老” ,棗子好處多,能直接吃,能泡水,還能添加在各種料理中,是 養生 滋補的絕佳選擇之壹。

紅棗運用 歷史 悠久,在遠古時期就被人們發現並利用了。《詩經》有“八月剝棗”的記載;《禮記》有“棗栗飴蜜以甘之”,並用於菜肴制作;《戰國策》有“北有棗栗之利……足食於民”之言。

紅棗作為藥用最早記載於《神農本草經》:“味甘,生平澤。治心腹邪氣,安中養脾,助十二經,平胃氣,通九竅,補少氣少津,身中不足,大驚,四肢重,和百藥。久服輕身長年。”

鮮棗和幹棗

補維生素C吃鮮棗: 鮮棗被稱為“維C之王”。每100克鮮棗中的維生素C含量可達200~500毫克,約是獼猴桃的十倍。每天吃壹把鮮棗即可滿足人體每日的維C所需。此外,鮮棗中所含的蘆丁物質對降低高血壓有輔助作用。

想安神吃幹棗: 幹棗常被用做藥引,幹棗具有補脾胃、益氣生津、滋補安神的功效,平時可以煮粥、燉湯,是很好的 養生 滋補品。

叫棗卻不是棗

黑棗

黑棗,市場上分為兩種,壹種是僅分布於中國北方的黑棗,學名君遷子,屬柿樹科、柿屬,別名軟棗、牛奶棗、野柿子等。主要分為有核和無核兩種,有大核黑棗、牛奶棗和葡萄黑棗等品種。新鮮的黑棗比較像小柿子,但在晾曬的過程中越來越像棗子,因此得名。該黑棗具有壹定的抗氧化性。其含有豐富的多酚、花青素和單寧類物質,有著較強的抗氧化能力,能幫助清除體內自由基,延緩衰老。

另壹種,就是過去我們常叫的大棗(也叫黑棗),是新鮮紅棗經過特殊加工(蒸制、煙熏)之後制成的幹品,為鼠李科植物棗蒸制後的成熟果實。表面黑紫色,色澤明亮,花紋細密,中果皮有滋潤感,氣微香特異,味甜微酸。

紅棗、黑棗(君遷子)、黑棗(熏蒸的紅棗)三者均有健脾胃、補中益氣、養血安神之效,但其側重點各有不同:紅棗(大棗)偏補氣血,黑棗(蒸制的紅棗)偏調養脾胃,黑棗(君遷子)則偏安神明目。

蜜棗

蜜棗市面上常見的主要有三種:金絲蜜棗、阿膠棗、伊拉克蜜棗。

1.金絲蜜棗

蜜棗是用割棗機,把青棗周身割壹次,使其容易吸糖,然後放入白糖中煮,曬幹而得。雖然和紅棗壹樣,“前身”都是青棗,但因加工制作方法不同,導致它們的營養價值也有較大差異。

蜜棗有益脾、潤肺、強腎補氣和活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脾氣虛所致的食少、泄瀉;對於病後體虛的人也有良好的滋補作用。

溫馨提示: 金絲蜜棗也常常用於甜粽中,蜜棗含糖量多,牙病、糖尿病患者可減少食用。

2.阿膠棗

阿膠棗是以紅棗為原料,經過阿膠浸泡、熬煮等工藝制成。

阿膠棗既包含了紅棗的營養,又包含了阿膠補血滋陰、潤燥、止血等多種功效。

溫馨提示: 若阿膠棗的外包裝上標註的“產品執行標準代號”為:GB/T10782,按照國家標準屬於蜜餞類食品。

3.伊拉克蜜棗(椰棗)

伊拉克蜜棗的大樹跟椰子樹非常像,所以又被稱為椰棗,它也不屬於棗類,是棕櫚科植物海棗的果實。

其含糖量極高,可達到80%,因此在曬制的過程中可以自然風幹,無添加。

與紅棗相比,椰棗沒有皮的概念,表皮和肉都是很緊密的,皮吃起來沒有幹硬的感覺;其所含纖維素非常柔軟,不會對胃腸造成傷害,可輔助治療胃潰瘍。

食用禁忌

1、紅棗味甘質膩,易雍塞氣機,又能助濕生痰生熱,故濕盛或氣滯中焦所致之疾患者和實熱、濕熱、痰熱引起的病癥,不宜單獨或多食久食。

2、糖尿病患者忌多食。

3、生吃棗時,易發生胃腸道反應,如食欲減退,腹部飽脹,腹瀉等癥狀。孕婦如果有腹脹現象也忌食。

4、腸道寄生蟲腹痛,小兒疳積,齒病疼痛者忌食。

5、黑棗(君遷子)忌與柿子、海鮮同食,也不宜空腹吃,因其含有大量的果膠和鞣酸,會與胃酸結合,形成硬塊。

紅棗如何吃不生濕?

對於脾胃虛弱的人來說,紅棗吃多了會加重脾胃負擔,脾胃不能運化,就會堆積在體內生濕生熱;濕氣重的人也不適合吃紅棗,會使本身就很黏膩重濁的體內濕氣更加嚴重。那麽,脾胃虛弱和體內有濕的人群該如何 健康 吃棗呢?

1.量:紅棗壹次不宜吃太多,壹般來說,普通人每天不宜超過3~5顆。

2.搭:吃紅棗時,最好和小米、燕麥、大米、蕎麥、蕓豆、山藥等搭配。中醫認為,谷物類能健脾養胃,紅棗與其同服可減輕滋膩性。大家熟悉的八寶粥就是壹道很好的補益脾胃食療方,其中的蓮子、扁豆、百合、芡實、薏米等都屬於藥食同源的上品,能健脾運濕,抵消紅棗滋膩礙胃之弊。

3.炒:將紅棗放入燒熱的鍋中,用武火炒至外皮焦黑。炒棗能有效緩和紅棗的滋膩,並能增強補益作用。

食療方

紅棗黨參茶

材料: 紅棗3顆,黨參10克。

做法: 紅棗去核,加上黨參,水泡服,代茶飲。

功效: 益氣養血。

適合人群: 脾氣虛兼血虛者。見倦怠乏力, 大便溏稀,食欲減退,神疲懶言,食後腹脹,脘腹隱痛,遇勞而發,口淡不渴,面色萎黃,排便無力。舌淡或伴齒痕、苔薄白,脈弱無力。

中醫認為“氣為血之帥”,氣能生血,氣能行血,氣能攝血,因此氣血不足,尤其是偏向氣虛的人在補血的同時壹定要註意補氣,只有氣化功能旺盛,造血物質充足,是血液正常化生的保證。紅棗甘溫補血,色黃味甘,入脾胃,有補中益氣、生津養血的作用,適合氣血不足,脾氣虛弱者服用。脾氣虛的人可以吃黨參,但和黃芪比起來,黨參的補氣力度還是弱壹些,因此氣虛明顯的人還可以加上黃芪20克,二者***用來增強補氣的效果。

紅棗幹姜茶

材料: 紅棗3顆,幹姜3克。

做法: 紅棗去核,加上幹姜,水泡服,代茶飲。

功效: 溫陽補血。

適合人群: 脾陽虛兼血虛者。見大便稀溏,脘腹冷痛喜溫喜按,遇寒或饑時痛劇;畏寒肢冷。腸鳴轆轆,口泛清涎,面色虛浮而蒼白,白帶清稀量多,舌淡胖伴齒痕、苔白滑,脈沈緩。

對於脾陽不足而又有血虛的人,姜棗就是絕妙的搭配,紅棗滋膩,和姜合用,能把紅棗的滋膩化開,同時促進脾胃的運化功能,還幫助了紅棗的吸收,起到溫陽補血的作用。

紅棗西洋參茶

材料: 紅棗3顆,西洋參5克。

做法: 紅棗去核,加上西洋參,水泡服,代茶飲。

功效: 滋陰補血。

適合人群: 脾陰不足者。見饑不欲食,肌瘦膚熱,唇幹少飲,脘腹痞脹,大便偏幹排出無力,手足煩熱;嘈雜不適,舌質嫩偏潤、苔少,脈細弱偏數。

很多陰虛的人都覺得食用紅棗時容易上火,其實是因為紅棗性溫,對於陰虛的人不妨與西洋參搭配著服用,利用西洋參益氣養陰的特性,起到補而不燥的效果。

本文內容綜合自廣州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黃穗平說脾胃、 養生 中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