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王維的古詩相思

王維的古詩相思

王維的古詩相思如下:

原文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註釋譯文

詞句註釋

相思:題壹作“相思子”,又作“江上贈李龜年”。

紅豆:又名相思子,壹種生在江南地區的植物,結出的籽像豌豆而稍扁,呈鮮紅色。南國:古代指江漢壹帶的諸侯國,後來也用來泛指中國南方。

“春來”句:壹作“秋來發故枝”。

“願君”句:壹作“勸君休采擷”。願君,壹作“贈君”。采擷(xié),采摘,摘取。

相思:想念。

白話譯文

紅豆生長在南國的土地上,每逢春天不知長多少新枝。希望妳能盡情地摘取采集,因為這紅豆最能寄托相思。

創作背景

此詩壹作《江上贈李龜年》,可見為懷念友人之作。據載,天寶末年安史之亂時,李龜年流落江南曾演唱此詩,可證此詩為天寶年間所作

作者簡介

王維,唐代詩人。字摩詰。原籍祁(今屬山西),其父遷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濟),遂為河東人。開元進士。累官至給事中。安祿山叛軍陷長安時曾受職,亂平後,降為太子中允。後官至尚書右丞,故亦稱王右丞。

晚年居藍田輞川,過著亦官亦隱的優遊生活。詩與孟浩然齊名,並稱“王孟”。前期寫過壹些以邊塞題材的詩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則為山水詩,通過田園山水的描繪,宣揚隱士生活和佛教禪理;體物精細,狀寫傳神,有獨特成就。兼通音樂,工書畫。有《王右丞集》。

後世影響

唐代絕句名篇經樂工譜曲而廣為流傳者為數甚多。王維《相思》就是梨園弟子愛唱的歌詞之壹。據《雲溪友議》載:安史亂時,唐宮樂師李龜年流落江南。

壹次於湘中采訪使筵上唱這首詩,滿座遙望玄宗所在的蜀中,泫然淚下。很多人聽到這首詩,追思往事,唏噓不已。可見此詩在唐代當時傳誦的情況。隨著《唐詩三百首》流布的廣遠,影響之深刻,這首《相思》壹直傳誦至今,幾近家喻戶曉。

紅豆產於南方,果實鮮紅渾圓,可以串起來作裝飾品。說紅豆能夠寄托相思,有壹個傳說。相傳,漢朝時期的閩越國,有個男子被強征戍邊,妻子每日每夜地盼望他歸來。後來,同行的那些鄉鄰陸續歸來,唯獨她的丈夫久久未歸。

妻子更加思念丈夫,終日在村口的樹下等待,最後哭斷柔腸,流出的汩汩血淚,淌入泥土。此後,樹上開始生長出壹種奇異的小果子,質地堅硬,色澤鮮紅如血,晶瑩剔透,就被稱為“相思子”,也就是紅豆。

奇怪的是,雖然有這樣的傳說,但典籍中沒有記載,唐朝以前的人也沒有吟詠紅豆寄托相思的詩句,可能只是壹時流行的傳說,所以記載並不確切。但隨著王維這首詩歌的流傳,“紅豆”這壹物象與相思之情緊密關聯。

人們見到紅豆,讀到與紅豆有關的詩句,往往會思念朋友親人,但紅豆背後的傳說,反而少有人知。可見這首詩的影響力。

因為這首詩在當時已經成為壹種類似於流行歌曲的存在,在傳唱的過程中發生了壹些詞句的變化,出現了“紅豆生南國,秋來發故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紅豆生南國,秋來發幾枝。勸君休采擷,此物最相思”等不同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