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支架
1.池塘選擇、清洗消毒:選擇水質好、水源充足、無汙染的魚塘,面積2-10畝,水深1.5m-2.5m,配備增氧機等機械設備。清除多余的淤泥(池底淤泥不超過10cm),在太陽下暴曬幾天再清洗消毒。放養前65,438+00-65,438+05天,每畝用生石灰50-75公斤或漂白粉7-65,438+00公斤噴灑全池溶解漿。施用發酵有機肥l50 ~ 200公斤/畝,改善水質。
2.魚類放養及品種搭配:當年3-4月放養規格壹般為20g/條以上,放養密度壹般為2000-3000條/畝。放養的魚種應規格整齊,色澤鮮艷,體表光滑,無病無傷,無殘缺魚鰭,體格健壯。魚種放養前,要用3-5%的鹽溶液浸泡10-15分鐘。半個月後,夏季鰱魚魚種分別為1000尾/畝和3000尾/畝。
3.餌料投餵:黃顙魚是以動物飼料為主要飼料的雜食性魚類。可以用新鮮的動物餌料餵養,如小魚、小蝦、畜禽下腳料、蝸牛肉等。,也可以用豆餅、花生餅、麩皮等餵養。或者購買全價黃顙魚配合飼料餵養。投餵采用“四定”原則,每天投餵兩次,5月前投餵魚重的2% ~ 2.5%,6 ~ 8月水溫高,黃顙魚處於旺盛生長高峰期,可按魚重的4% ~ 5%投餵;9月以後水溫逐漸下降,精飼料量逐漸減少,並根據魚的攝食情況和天氣變化靈活控制。
4.水質調控與疾病控制:黃顙魚對水質要求較高,水質透明度要保持在35-45 cm,PH值6.5-8。5、6月份壹個月要註水1次,淡水更換30cm每壹次;6-9月,每半個月換水1次,每次約l5cm,水深保持在1.2 ~ 1.5m..定期啟動增氧機,增加水中的溶解氧。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開展疾病預防控制工作。定期使用生石灰、漂白粉或其他藥物進行消毒,殺滅池塘中的細菌、病毒和其他病原微生物。黃顙魚是壹種無鱗魚,對藥物敏感。敵百蟲、硫酸銅等藥物應慎用。
第二,嵌套
(1)間作是目前黃顙魚成體養殖的主要方式。它有以下幾個優點:壹是可以吃魚餌,吃池塘裏的小雜魚和有機雜物,可以提高池塘的凈化能力。第二,黃顙魚吃水中的大寄生蟲,可以減少魚病的發生。三是在不影響主要養殖品種產量的基礎上,每畝可增加黃顙魚20公斤,每畝增加效益100元以上。
1,成人魚塘。養殖四大家魚的魚塘和主要養殖食用魚的魚塘可以套種黃顙魚。魚塘占地2-30畝,水深1.5-2.0m,壹般每畝投放黃顙魚40-50尾,大小3-4cm,每畝可增收10kg左右。
2、成蟹池塘築巢。蟹塘套種黃顙魚可以充分利用蟹塘餌料生物資源。壹般蟹塘面積30-50畝,水生植物覆蓋率50%左右。放養蟹種後,每畝3-5厘米的黃顙魚30-50尾,可增收8-10公斤。
3、大水面養殖。壹般每畝投放40-60條黃顙魚,規格為3-4厘米,每畝可增加黃顙魚10-15公斤。
(2)套料註意事項:
1,保持水的高溶解氧。
2.保持合理的庫存密度和規格。
3.套種黃顙魚後不宜套種其他肉食性魚類;淡水對蝦和小龍蝦養殖池塘不宜套養黃顙魚。
4.註意黃顙魚在築巢過程中的攝食和生長。如果生長規格太小,就要適當補充小雜魚小蝦或投餵人工配制的專用餌料。投餵人工餌料時,先投餵主種,再投餵黃顙魚。
5.如果在蟹池中套種黃顙魚,必須在蟹池中保留足夠的天然餌料,或提前在蟹池中投放300-400公斤的蝸牛和壹些帶卵的鯽魚、青蝦,讓河蟹和黃顙魚自然繁殖,自由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