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椰子樹還能撐起壹道風景嗎?

椰子樹還能撐起壹道風景嗎?

“威馬遜”之後,海口街被吹倒的樹。

中國環境報記者陳祖紅見習記者郭

7月18日,第九號超強臺風“威馬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襲擊海南島。超強臺風肆虐椰城,電力、供水、通訊、園林等不同程度受損。

據初步統計,本次超強臺風中,9.65萬棵樹木倒折,26.5公頃綠地被水浸泡,造成特別經濟損失約21370萬元。在數萬棵倒下的樹木中,大部分是榕樹、印度紫檀等根系較淺的速生樹種,而海南本土的椰子樹則多為挺拔的大樹。對此,人們不禁思考,海口這樣的海濱城市,該如何選擇綠樹?

綠島現狀

面對臺風,椰子樹依然挺立。

早在1987,海口市九屆人大壹次會議就通過了將椰子樹視為海口市“市樹”的決議。1994年6月頒布實施的《海口市城市綠化條例》第八條也規定,海口市的綠化規劃應當“突出以椰樹為基調的熱帶植物景觀”。雖然有這麽多“護身符”,但作為海口市樹的椰子樹,依然處境尷尬。

海口市海府段是海南行政中心的主幹道,位置非同尋常。20世紀初,它兩邊的行道樹用從島外大量購買的大王棕取代了原來的椰子樹。椰子樹壹夜之間被移植到其他地方,換成了榕樹和棕櫚樹。

幾年後,胡洪成路投入了幾千萬的行道樹,車行道兩側是雙排的棕櫚樹和榕樹,椰子樹所占比例很小。

龍昆南路被稱為迎賓大道,是海口市南北方向的壹條主幹道。海口市投入巨資進行綠化改造,使之成為城市壹道亮麗的風景線。但在改造中,椰子樹的地位依然不比外來樹種,只在園林小品中的隔離帶種植,給人“大材小用”的錯覺。

直到第九次超強臺風襲擊海南,造成園林重大損失,人們才意識到椰子樹的巨大生命力。路邊的印度紫檀和小葉榕滿地都是,在暴風雨中漫天飛舞,積水泛濫,導致道路無法通行,交通壹度癱瘓。另壹方面,海口西海岸種植的椰子樹依然挺拔如初。椰子樹的堅持,似乎是壹種無聲的“抗議”。

如此鮮明的對比,讓人不得不反思之前“限制種植椰子樹”的決定是否不妥。

專家意見

充分利用本地樹種

北京林業大學著名教授蘇雪認為,海南植物資源豐富,適合園林植物的資源很多。因此,海南的城市綠化必須充分利用鄉土樹種。“海南有許多優秀的喬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可用於城市園林綠化。也就是說,海南的城市綠化建設要在綠化景觀中充分利用具有海南特色、成活率高的樹木和花卉。”蘇雪·馬克說。

他認為,從海口的綠化景觀來看,並沒有展現出應有的“熱帶植物王國”的景象。

在蘇雪看來,綠化景觀不僅僅是挖坑種樹,還要把所有的行道樹都變成常綠植物。海南要把省級樹木花卉、海口市樹木花卉、珍稀樹木和鄉土樹種納入綠化景觀範圍,包括具有垂直層次的喬木、灌木和草本,按照壹定的比例進行種植,使之成為名副其實的國際旅遊島名片。

蘇教授與院士、海南省有突出貢獻的園林專家不謀而合。他坦言,在這次超強臺風面前,海南本地的椰子樹和棕櫚植物在17強臺風面前相對完整,依然挺拔。

當被問及在海口市的景觀規劃中應該選擇哪些樹木來起到既抗風又美化城市的作用時,林誌忠認為椰子樹、重陽樹、梧桐在海南都是不錯的選擇,它們的共同特點是根系比較發達,抗風能力強。

至於如何種植這些樹木,以更好地發揮城市的重要作用,林誌忠介紹,在種植椰子樹時,應註意其質量種植。有些椰子樹因為間距太寬,被吹斷吹倒了。以後要註意提高間距,最好和重陽樹混種。比如在兩棵椰子樹之間種上重陽樹,既能遮陽,又能美化城市。其次,最好是成片密植,相互抵抗,相互覆蓋,相互成活,增強抗風效果和遮蔭效果。

市園林局

城市主城區椰子樹比例高。

7月29日,海口市園林管理局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臺風威馬遜期間海口園林樹木受損情況及專家研討會意見。

發布會上,市園林局通過前期與園林專家的討論,認為臺風過後城區綠化樹種的選擇應全面、科學地考慮樹種的抗風、抗風能力。傳統意義上的壹些防風抗風先鋒樹種,如木麻黃、臺灣相思等,在這次超強臺風中幾乎全軍覆沒,萬綠園、金牛嶺公園內包括木麻黃、臺灣相思在內的大部分植物被毀。

然而,壹些樹種在這次臺風中表現良好,如秋楓、樟樹和棕櫚樹。因此,本次超強臺風過後,海口市園林綠化部門需要重新思考和重新審視,對本次臺風不同路段、不同樹種的樹木進行深入調查研究,重新提出適合海口市不同路段的抗風樹種選擇方案。

專家認為,作為綠色旅遊城市,抗風能力是城市園林樹種選擇的重要標準,但不能成為唯壹標準。城市園林樹木的適應性、多樣性、景觀性、功能性需要綜合考慮,科學合理,植物配置。

當記者問及臺風是否會增加主城區種植椰子樹的比例時。市園林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其實椰子樹的種植每年都在增加。現在海口市主城區椰子樹的比例已經達到20%左右,有16萬棵椰子樹。該負責人還表示,在選擇綠化樹種時,要選擇抗風、遮陽效果好的,要符合政府“四宜三養”的政策。同時,既要有綠,又要有花,堅持綜合考慮、擇優種植的原則。

公民之聲

城市公共決策需要聽取民意。

有網友曾發起“妳同意海口市不種椰子樹嗎?”投票活動。投票結果顯示,超過80.65%的網友認為“不,沒有椰子樹就不叫椰城。”

其實,這個民意調查傳遞的是海口市民的壹個願望:與百姓息息相關的公共決策,能否征求百姓的意見。

記者通過街道走訪,壹位從事教育的市民告訴記者,園林部門對城市綠化樹種的選擇是否通過了專家論證,市民無從得知。公民沒有參與這個決定的調查和決策,其實是園林部門的壹個短板。

“只有公眾參與,充分了解決策信息,參與決策過程,科學決策才能得到更大程度的保障。不斷聽取和收集公眾意見,積極收集和尊重公眾意見,在與人民的良性互動中制定和執行公共決策,是確保公共決策贏得民心的前提。”這位市民說。

采訪筆記

沒有椰子樹,為什麽來椰子城?

陳祖紅

如今,在高速城市化的過程中,中國幾乎所有的城市都是如此。走在上海街頭,感覺不到和深圳有什麽不同。每個城市都像壹個模子。

作為中國第壹個生態省和國際旅遊島,海南的城市綠化要立足當地特色,揚長避短,綠化樹種的選擇要有別於其他城市,而椰子樹就是當地最具特色的樹種之壹。椰子樹代表了壹種獨特的熱帶海島風格,既有獨特的風格,又有經濟價值,綠化效果和生態價值相當可觀。

壹個城市或街道選擇什麽樣的樹木作為行道樹,需要綜合考慮自然人文、地方特色等諸多因素。對於熱愛海南的人來說,“遮陽”也是壹種訴求,但更多的應該是體現壹種鄉愁。海口人對椰子樹的青睞,不僅僅是因為椰子樹可以擋風遮蔭,更重要的是因為椰子樹是“家”的象征。哪裏有椰子樹,哪裏就有家。椰樹對海南人的堅強和依賴,就像遊子對家鄉的感情壹樣。正因為如此,有關部門怎麽能因為它的“遮陽效果差”而忽視它的抗風能力和城市特色的代表性,從而否定具有瓊州椰島特色的椰樹呢?

采訪中,市民的強烈呼聲讓記者尖叫。我們真誠地為“椰城”祈福:希望在城市園林綠化改造的熱潮中,城市決策者能夠傾聽人民的呼聲,立足現實,科學綠化,走民主科學決策之路,恢復“椰城”的真實名稱和聲譽。

椰城如此,其他城市不應該如此嗎?

本網站所有內容,所有註明出處的文字、圖片、音視頻資料:“中國環境網”或“中國環境保護X版”,版權歸中國環境報社所有,未經本網站協議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布。經本網站協議授權的媒體和網站,在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和作者。否則,本網站將依法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