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發燒是常有的事情,但是正確給寶寶退燒是十分重要的,那麽如何給寶寶物理降溫呢?小兒發燒應該怎麽辦呢?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壹下為寶寶科學降溫的方法,下面大家就跟著我壹起來看看吧!希望對大家有用哦!
溫水洗澡或溫水擦浴
洗澡能協助散熱,如果孩子發燒時精神狀況較好,可以給孩子多洗澡,水溫調節在32—34℃,也可以給孩子溫水擦浴。註意水溫不能過高,不然易使全身血管擴張,增加耗氧,加劇病情。每次擦拭時間5-10分鐘,擦拭的部位在皮膚皺褶的地方,例如;頸部、腋下、肘部、腹股溝處等。禁擦拭後項、心前區、腹部、足底等處,以免引起不良反應。
多喝溫開水、青菜水和水果汁
給寶寶多喝水,補充體液,這是最基本的降溫方法。而且非常有效實用,適合所有發燒的寶寶。給孩子多喝溫開水,既能讓孩子發汗達到退燒的效果,又能補足孩子體內的水分,避免虛脫。
適當保暖
寶寶發燒的時候如果有畏寒、寒戰、四肢冰涼的癥狀,家長要給寶寶適當保暖,這對於降溫是有壹定的作用的。
貼退熱貼
寶寶發燒的時候可以給寶寶貼退熱貼,這在壹定程度上可以幫助寶寶退燒,另外要註意的是4個小時換壹次。
寶寶發燒家庭治療措施
不要急於降溫
如果醫生確定妳只是感冒了,在妳能耐受的範圍內,最好不要急於服用解熱藥。發燒是體內抵抗感染的機制之壹。我們的身體藉由升高體溫來調動自身的防禦系統殺死外來病菌(壹般來說,病菌在39℃以上時就會死亡),從而縮短疾病時間、增強抗生素的效果。如果妳在感冒初起時(37—38.5℃)使用藥物來退燒,會使體內的細菌暫時變成假死狀態,並使他們產生抗藥性,壹旦死灰復燃,往往更難治療。
冷敷
如果高燒讓妳無法耐受,可以采用冷敷幫助降低體溫。在額頭、手腕、小腿上各放壹塊濕冷毛巾,其他部位應以衣物蓋住。當冷敷布達到體溫時,應換壹次,反復直到燒退為止。也可將冰塊包在布袋裏,放在額頭上。
熱敷
假使體溫不是太高,可以采用熱敷來退燒。用熱的濕毛巾反復擦拭病人額頭、四肢,使身體散熱,直到退燒為止。但是,如果體溫上升到39℃以上,切勿再使用熱敷退燒,應以冷敷處理,以免體溫繼續升高。
擦拭身體
蒸發也確降溫作用。專家建議使用冷自來水來幫助皮膚驅散過多的熱。雖然妳可以擦拭(用海綿)全身,但應特別加強壹些體溫較高的部位,例如腋窩及鼠蹊部。將海綿擠出過多的水後,壹次擦拭壹個部位,其他部位應以衣物蓋住。體溫將蒸發這些水分,有助於散熱。
洗澡
寶寶發燒的時候,給寶寶洗個澡,在壹定程度上是可以幫助寶寶降溫的,要註意的是水溫要適宜。
補充液體
當妳發燒時,妳的身體會流汗散熱;但當妳發高燒時,身體會因為流失太多水分而關閉汗腺,以阻止進壹步的水分流失,這使妳的身體無法散熱。解決之道就是補充液體,喝大量的白開水及果菜汁,其中果菜汁含豐富的維生素及礦物質,尤其是甜菜汁及胡蘿蔔汁。如果妳想喝番茄汁,應選用低鈉的產品。發燒期間應避免固體食物,直到狀況好轉。
如果嘔吐情形不嚴重,還可以吃冰塊退燒。在制冰盒內倒入果汁,冰成冰塊,還可在冰格內放入葡萄或草莓,這尤其受到發燒的孩子歡迎。
小兒發燒如何飲食
發燒時的飲食以流質、半流質為主
稍大孩子發燒時的飲食以流質、半流質為主。常用的流質有牛奶、米湯、綠豆湯、少油的葷湯及各種鮮果汁等。夏季喝些綠豆湯(加少量糖),既清涼解暑又有利於補充水分。發燒伴有腹瀉、嘔吐,但癥狀較輕的,可以讓其少量、多次服用自制的口服糖鹽水。
配制比例為500毫升水或米湯中加壹平匙糖及半啤酒瓶蓋食鹽。1歲左右的小兒,4小時內可服500毫升。同時還可適當進食壹些補充電解質的食物,比如柑橘、香蕉等水果(含鉀、鈉較多),奶類與豆漿等(含鈣豐富),米湯或面食(含鎂較多)。癥狀較重者,應暫時禁食,以減輕胃腸道負擔,同時請醫生診治。
好轉時可改半流質飲食
孩子體溫下降,食欲好轉時,可改半流質飲食,如藕粉、代乳粉、粥、雞蛋羹、面片湯等。以清淡、易消化為原則,少量多餐。不必盲目忌口,以防營養不良,抵抗力下降。伴有咳嗽、多痰的兒童,由於不會咳痰,往往咽到胃裏,劇烈咳嗽還會引起胃部不適,若進食過多,容易出現嘔吐。因此,家長要特別註意,不宜讓孩子過量進食,不宜給孩子吃海鮮或過鹹、過油膩的菜肴,以防引起過敏或刺激呼吸道,加重癥狀。
小兒發燒的常見的三大誤區
誤區壹:過分緊張
不少家長認為孩子發燒就會“燒壞腦子”, 緊張得方寸大亂。壹般來說,6個月到1歲的嬰兒夏季易發燒,主要和環境、活動、飲食、飲水有關。如果只是體溫偏高可以進食、還懂得笑和玩,就不用太擔心,註意適當給孩子減少衣物,多喝水,置於陰涼環境下。孩子正常腋下體溫為36-37度,壹般38.5度以下孩子是安全的。
誤區二:首選藥物退燒
口服藥物降溫壹般適用於體溫38.5度以上的孩子。常用的口服退燒藥物有:對乙酰氨基酚(如百服寧、泰諾林等)、布洛芬(如美林、托恩等)、阿司匹林及賴氨匹林等,他們均屬於解熱鎮痛類藥物,都有損害肝功能的副作用,因此只能短期適量應用。小於3個月的嬰兒壹般不用退燒藥,因為容易導致嬰兒虛脫。服用口服退燒藥,要做到計量準確。
誤區三:熱捂退燒
有的家長用棉被把 孩子捂起來,幫助孩子退燒,其後果令人擔憂,棉被捂起來,身體無法散熱,會導致高燒惡化的危險,孩子發熱含冷,其實他並不是真的冷,正確的做法是稍微解松衣服,用溫熱水做全身擦浴,保持毛孔通暢,讓孩子充分散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