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牛奶湯中鮮核桃仁的正確做法

牛奶湯中鮮核桃仁的正確做法

奶湯鮮核桃仁是廣東省傳統地方名菜,屬於粵菜。這道菜是用新鮮核桃仁、火腿、冬筍、香菇、奶湯、紹興酒、雞油做成的。具有益智健腦的作用。我也很好奇這種類似喝奶茶的菜。我們壹起來了解壹下吧。

食品

新鮮核桃仁150g。火腿15g,冬筍15g,口蘑15g,花菜6g。熟豬油20g,牛奶湯100g,姜汁10g,精鹽5g,紹興酒15g,味精0.6g,雞油5g。

生產方法

新鮮核桃去皮洗凈。放入沸水中焯壹下,瀝幹水分。將火腿、冬筍切片,將口蘑從中間切片劈開,將口蘑、冬筍、花菜放入沸水中焯壹下,將熟豬油放入炒鍋中,加熱至六成(約132℃)時,加入牛奶湯煮沸,再用小火煨至稠厚,加入核桃、花菜。大火燒開,撇去泡沫,加入姜汁、鹽、紹酒、味精、雞油,放入湯盤,撒上火腿片。

營養價值

胡桃

核桃,原產近東,又名核桃、桃子,與杏仁、腰果、榛子並稱為世界聞名?四個幹果?。可以生吃、油炸,也可以用來榨油、做糕點、糖果等。它不僅味道鮮美,而且營養價值很高,被譽為?兒子萬歲?、?長壽果?。在西歐國家,它也是壹些傳統節日如聖誕節的節日食品。另壹種山核桃也叫野核桃,是中國浙江杭州的土特產,營養與核桃基本相同。

功效

核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和E,能防止細胞老化,健腦,增強記憶力,延緩衰老。

它含有特殊的維生素,不僅不會升高膽固醇,還能減少膽固醇在腸道的吸收,所以非常適合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的人食用。

核桃仁含有大量的維生素E和亞麻酸,是人體理想的護膚劑。經常食用有潤膚烏發的功效。

感覺累的時候嚼點核桃,可以緩解疲勞和壓力。

核桃還能補腎固精,潤腸通便,強身健體。

適用人群

每個人都可以吃。

適用數量

每次20克。

特別提示

因為含有較多的脂肪,壹次吃太多會影響消化。

有些人喜歡把核桃仁表面薄薄的棕色皮剝掉,會損失壹些營養成分,所以不要剝掉這層薄皮。

主要營養素

維生素(毫克)A(微克)B1B2B12(微克)CD(微克)e 100 . 260 . 150.49-43.21;

生物素(微克)K(微克)P(微克)胡蘿蔔素葉酸(微克)泛酸煙酸礦物元素;

(毫克)鈣-7-0.06910.4438+025。

冬筍

冬筍是壹種具有營養價值和醫療功能的美味食品。它們鮮嫩可口,清脆爽口。它們含有蛋白質、各種氨基酸、維生素、鈣、磷、鐵等微量元素和豐富的纖維素。它們能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消化,預防便秘和結腸癌。冬筍是壹種高蛋白、低澱粉的食品,對肥胖、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硬化患者有壹定的治療作用。其中所含的多糖也有壹定的抗癌作用。冬筍含草酸鈣較多,患有尿路結石和腎炎的人不宜多吃。

功效

竹筍富含B族維生素、煙酸等招牌營養素,脂肪、糖分、纖維含量低,還能吸收大量油脂,提升口感。所以,肥胖的人,如果經常吃竹筍,每餐所吃的脂肪都會被它吸收,從而減少胃腸黏膜對脂肪的吸收和堆積,從而達到減肥的目的,減少與高脂有關的疾病。

因為竹筍含有豐富的煙酸和纖維素,能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消化,消除食物堆積,防止便秘,所以有壹定的預防消化道腫瘤的作用。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竹筍味甘性寒,有滋陰涼血、清熱化痰、止渴除煩、利尿通便、養肝明目的功效。

適用人群

壹般人群都可以吃。肥胖和習慣性便秘特別適合。

適用數量

每餐25克。

特別提示

食用前用開水焯壹下,去除竹筍中的草酸。

靠近筍尖的地方要順切,下部橫切,這樣不僅容易熟爛,而且更適口。

新鮮竹筍儲存時不要剝皮,否則會失去香味。

原產於張家口的食用菌(張家口)面積

口蘑味道鮮美,細膩滑嫩,非常適口。可以油炸,也可以焯水涼拌,形狀規整美觀。它是人們最喜歡的蘑菇之壹。

功效

口蘑是很好的補硒食品。飲用口蘑湯數小時後,血液中的硒含量和血紅蛋白會增加,血液中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的活性會顯著增強。可防止過氧化物對機體的損害,降低因缺硒引起的血壓和血粘度升高,調節甲狀腺的工作,提高免疫力。

口蘑含有多種抗病毒成分,對治療病毒引起的疾病有很好的效果。

口蘑是壹種很好的食療美容食品。具有預防便秘、促進排毒、預防糖尿病和大腸癌、降低膽固醇含量的作用。而且是低熱量食物,可以預防肥胖。

適用人群

壹般適合吃。

適用數量

每餐30克。

特別提示

最好吃新鮮的蘑菇。市面上有袋裝的液體浸泡的松茸,吃之前壹定要漂洗幾次,去除壹些化學物質。

適合肉類菜肴。

做菜不需要放味精或者雞精。

食用說明

核桃:核桃不能和野雞壹起吃,肺炎、支氣管擴張患者也不容易吃。

核桃不宜與酒同食。據誌的《開寶本草》,?喝酒吃核桃讓人咯血?。可能是因為核桃性熱,吃多了產生痰火,而白酒也是甜辣的,壹起吃容易引起血熱。尤其是慢性咯血的人更應該忌口。比如支氣管擴張、肺結核患者,喝白酒會咯血,但是不跟核桃壹起吃也會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