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合歡皮簡介

合歡皮簡介

目錄1拼音2英文參考3概述4拉丁學名5英文名6合歡皮別名7來源與產地8性味與歸經9功能主治10化學成分11合歡皮藥理作用藥典標準12.1名稱12.2來源12.3性狀12+02.5.2總灰分的測定12.6浸膏12.7色譜條件及系統適用性試驗12.7.6對照品溶液的制備12.7.3供試品溶液的制備65438.100000000006 .7.4測定方法12.8合歡皮飲片65448合歡方2用中藥合歡中成藥3合歡1拼音hé huān pí在古籍中。

2英文參考合歡皮[朗道漢英詞典]

合歡皮[湘雅醫學詞典]

合歡皮[中藥術語委員會。中醫術語(2004)]

合歡皮[中醫術語委員會。中醫術語(2004)]

3小結合歡皮是中藥的名稱,來源於《本草筆記》[1]。它是豆科植物合歡的幹燥樹皮[2]。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版)記載了該中藥的藥典標準。

4拉丁學名合歡皮(《中藥術語(2004)》)

5英文名合歡皮(中藥術語(2004))

6.合歡皮的別名是昏樹皮和夜樹皮[1]。

7來源及產地:合歡皮。[1].所在地:湖北、四川、江蘇、浙江、安徽【1】。

8性味甘平[1]。入心經、肝經[1]。

主要功能是寧心解郁,活血消癰止痛[1]。

1.治療不安,失眠,肺癰,咳嗽,膿血,淋巴結核,骨折引起的疼痛[1]。煎服:4.5 ~ 9g [1]。

2.治癰、疔瘡、腫痛,煎服或研末外敷[1]。

10化學成分本品含金合歡內酯、甲基葉沙、合歡皂苷、毛冬青甲素及其各種苷類、木脂素苷[1]。

11本品藥理作用可抗生育、抗過敏、抗腫瘤[1]。

12合歡的藥典標準12.1稱為合歡。

合歡皮

合歡皮

12.2來源本品為合歡皮的幹燥樹皮。豆科的。夏秋季節去皮晾幹。

12.3性質本品為卷曲的圓柱體或半圓柱體形狀,長40-80 cm,厚0.1-0.3 cm。外表面灰褐色至灰褐色,有輕微的縱向皺紋,部分淺裂,密集的橢圓形橫向皮孔,褐色或棕紅色,偶有突出的橫向邊緣或大圓枝痕,常伴有地衣斑;內表面黃棕色或黃白色,光滑,有細縱條紋。硬而脆,易斷,斷面呈纖維狀和片狀,黃褐色或黃白色。呼吸微香,味道清淡,微澀,微刺痛,然後喉嚨感覺不舒服。

12.4鑒別(1)本品為灰黃色。石細胞呈長圓形、類圓形、長方形、長形或不規則形,直徑16 ~ 58微米,壁厚,有明顯的氣孔和溝紋,並有部分分枝。纖維細長,直徑7 ~ 22微米,常成束。周圍細胞含草酸鈣立方體,形成結晶纖維,含晶細胞壁不均勻增厚,木質化或輕度木質化。草酸鈣方晶的直徑為5 ~ 26 μ m。

(2)取本品粉末65438±0g,加入50%甲醇65438±00ml,浸泡65438±0h,超聲處理30min,濾過,濾液蒸幹,殘渣加5ml水溶解,用正丁醇振搖提取兩次,每次5ml,合並正丁醇溶液,蒸幹,殘渣加0.5ml甲醇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取另壹對照藥材合歡皮1g,用同樣方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試驗(附錄ⅵ b),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3μl,分別點於同壹高效矽膠G薄層板上,以氯仿-甲醇-水(13: 5: 2)下層溶液(每10ml含0.1ml甲酸)為展開劑,展開,取出,幹燥,噴霧。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12.5檢查12.5.1的水分含量不得超過10.0%(附錄ⅸ H第壹種方法)。

12.5.2總灰分不得超過6.0%(附錄ⅸ k)。

12.6浸膏按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法(附錄X A)項下的熱浸法測定,以稀乙醇為溶劑,不得少於12.0%。

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12.7的含量(附錄VI D)。

12.7.1色譜條件及系統適用性試驗:以十八烷基矽烷鍵合矽膠為填充劑;以乙腈0.04%磷酸溶液(18: 82)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04納米。根據()紫丁香苷4βD糠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的峰,理論塔板數應不低於3000。

12.7.2對照品晶體溶液的制備取()丁香酚4βD糠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對照品,準確稱取,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5μg的溶液。

12.7.3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取本品粉末約0.5g(過3號篩),準確稱量。置於帶塞錐形瓶中,準確加入20ml 50%甲醇,塞緊,稱重,浸泡1小時,超聲波處理(功率250W,頻率40k Hz)30分鐘,冷卻,再次稱重。

12.7.4測定方法分別準確吸取20 μ l對照溶液和20μl供試品溶液,註入液相色譜儀,測定。

以幹品計,()紫丁香苷4βD糠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C33H44017)的含量不得少於0.030%。

12.8合歡皮飲片12.8.1炮制去雜,洗凈,潤透,切絲或切碎,幹燥。

這種產品是壹種彎曲的絲或壹塊的形式。外表面灰褐色至灰褐色,有輕微的縱向皺紋,有密集的橢圓形橫向皮孔,褐色或棕紅色。內表面黃棕色或黃白色,光滑,有細縱條紋。切片呈纖維狀和片狀,黃褐色或黃白色。呼吸微香,味道清淡,微澀,微刺痛,然後喉嚨感覺不舒服。

12.8.2浸出物與藥材相同,不得少於10.0%。

12.8.3鑒別、檢查、含量測定同藥材。

12.8.4性味與歸經甘平。心、肝、肺經。

12.8.5功能與主治:解郁、安神、活血、消腫。用於焦慮、抑郁、失眠、肺膿腫、瘡腫、跌打損傷。

12.8.6用法用量6 ~ 12g。外用適量,研磨,包紮。

12.8.7儲存於通風幹燥處。

12.9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