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的意思: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中包含兩個成語在裏面,即士別三日、刮目相看
士別三日sh? bi? sān r?:
指別人有進步,用新的眼光來看待
刮目相待guā m? xiāng d?i
比喻去掉舊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來看待人或事物。
出處:
出於 《三國誌?吳誌?呂蒙傳》(《孫權勸學》)註引《江表傳》:?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原文:
《三國誌?吳誌?呂蒙傳》:?魯肅代周瑜,當之陸口,過蒙屯下。肅意尚輕蒙,或說肅曰:?呂將軍功名日顯,不可以故意待之,君宜顧之。?遂往詣蒙。酒酣,蒙問肅曰:?君受重任,與關羽為鄰,將何計略,以備不虞?肅造次應曰:?臨時施宜。?蒙曰:?今東西雖為壹家,而關羽實虎熊也,計安可不豫定?因為肅劃五策。肅於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呂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於此也。?遂拜蒙母,結友而別。初,權謂蒙及蔣欽曰:?卿今並當塗掌事,宜學問以自開益。?蒙曰:?在軍中常苦多務,恐不容復讀書。?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令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少時歷《詩》《書》《禮記》《左傳》《國語》,惟不讀《易》。至統事以來,省三史(魏晉南北朝以《史記》《漢書》《東觀漢記》為三史)、諸家兵書,自以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學必得之,寧當不為乎?宜急讀《孫子》《六韜》《左傳》《國語》及三史。孔子言:?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光武當兵馬之務,手不釋卷,孟德亦自謂老而好學,卿何獨不自勉勗邪?蒙始就學,篤誌不倦,其所覽見,舊儒不勝。後魯肅上代周瑜,過蒙言議,常欲受屈。肅拊蒙背曰:?吾謂大弟但有武略耳,至於今者,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今論,何壹稱穰侯乎?兄今代公瑾,既難為繼,且與關羽為鄰。斯人長而好學,讀《左傳》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氣,然性頗自負,好陵人。今與為對,當有單復(單復,猶奇正,古代戰術之壹),以卿(卿,當為?鄉?。從盧弼說)待之。?密為肅陳三策。肅敬受之,秘而不宣。權常嘆曰:?人長而進益,如呂蒙、蔣欽,蓋不可及也。富貴榮顯,更能折節好學,耽悅書傳,輕財尚義,所行可跡,並作國士,不亦休乎?
譯文:
《三國誌?吳誌?呂蒙傳》:魯肅臨時代理周瑜的職務,去陸口的時候路過呂蒙屯兵的地方。當時魯肅還是很輕視呂蒙的,有人勸魯肅說:?呂蒙將軍的功名壹天天增長,不能拿以前的眼光看待他了,您應該重視這個事情。?魯肅於是去拜訪呂蒙。酒到酣處,呂蒙問魯肅:?您擔負重任以抵禦關羽方面軍,打算用什麽方法應付突然發生的襲擊?魯肅輕慢地說:?臨時想辦法就行。?呂蒙說:?現在東吳和西蜀是暫時聯盟,關羽畢竟對我們有威脅,怎能不提早做好應對的打算呢?於是就這個問題,為魯肅想了五種應對的方法。魯肅又佩服又感激,從飯桌上跨過去,做在呂蒙旁邊,手撫著呂蒙的背,親切地說:?呂蒙,我不知道妳的才能策略竟然到了如此的境地!?於是拜見了呂蒙的母親,並和呂蒙結為朋友,告別而去。
當初,孫權對呂蒙蔣欽說:?妳倆現在壹起做當權的大官,應當多學習,對自己有好處。?呂蒙說:?在軍中經常苦於軍務繁忙,恐怕沒有時間讀書。?孫權說:?我又不是讓妳做編纂文檔經典的博士,只是想讓妳多涉獵壹些歷史典故,妳說軍務繁忙,再忙也不能比我忙呀,我小時候讀《詩》《書》《禮記》《左傳》《國語》,只是不讀《易》。壹直到統帥江東以後讀三史(魏晉南北朝以《史記》《漢書》《東觀漢記》為三史)、各家的兵書,自己覺得大有益處。象妳們兩人,腦筋好用,學了肯定有用,為什麽不去做呢?應該趕快把《孫子》《六韜》《左傳》《國語》及三史學習了。?孔子言:?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當年光武帝統帥兵馬的時候還手不釋卷,曹操也自稱是老而好學,更何況是妳們?
呂蒙就開始學習,終日不倦,他所看的書,連老儒生都比不了。後來魯肅正式提升,代替周瑜。過來找呂蒙談話,魯肅摸著呂蒙的背說:?我以前說老弟是壹介武夫,只有勇力,但是到了現在,學識也如此淵博,已經不是以前的吳下阿蒙啦。?呂蒙說:?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兄長這麽說,可是不稱職啊。兄長您現在代替公瑾(周瑜的字),已經很艱難了;又和關羽接壤,這個人年長而好學,讀《左傳》朗朗上口,而且非常有霸氣!只是他太自負了,總是氣勢淩人,不把別人放在眼裏,這是他最大的弱點。現在如果和他對壘,應該用單復陣,用卿來對付他。?秘密的對魯肅說了三條計策,魯肅鄭重的接受了,並且保密。
孫權經常嘆道:?人壹邊長大,壹邊這麽學習的,象呂蒙蔣欽這樣的,沒人比的上。已經是榮華富貴了,還能這麽學習,輕視財富,好意氣,德行兼備的人,來做國家的棟梁,那不是太好了麽
詞語造句:
1, 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看。
2 古人雲,?士別三日便當刮目相待?,所以堂倌、掌櫃、酒客、路人,便自然顯出壹種疑而且敬的形態來。
3 沒想到那麽那的題目,妳都做出來了啊,真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啊!
4 士別三日,另當刮目相看,已非吳下阿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