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補血秋冬季節,女性朋友很容易因為外界的溫度或者飲食而氣血不足。主要表現為面色暗黃,舌苔發白,易頭暈乏力。可以吃壹些具有保健作用的天然食物,如黑豆、發菜、黃花菜、桂圓等。還可以喝四物湯,四物湯是由當歸、川芎、芍藥、生地壹起熬制而成,達到滋補的目的,同時搭配吳尚雞壹起煮會更好。大棗和枸杞也是補血的好東西。
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冬季氣候幹燥,氣溫低,容易讓人產生焦慮感。再加上女性感情豐富,導致“上火”現象頻發。因此,冬季要註意情緒調節,平日保持樂觀,遇事保持冷靜,避免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
加強鍛煉中醫素有食補不如補氣的說法。冬天搬家,少生病;冬天懶,喝碗藥。補氣或者運動就是運動。簡單易行的方法是:早晨或睡前叩齒50次左右,舌頭繞口旋轉5次,鼓洗40次左右,咽液入腹兩三次。調整好呼吸,安靜下來後,練習打40遍左右的字。吸氣時,雙手通過腰背部舉至胸前,聳肩。呼氣時,念詞(不出聲),提肛收腹,腳尖抓地,雙手從胸前垂至膝蓋,屈膝下蹲。然後,雙手爬腳,雙腿站立或伸直,雙手壓腳背或撓腳趾,停頓,慢慢做,約10次。揉腰50-100次,最後倒退半小時左右。
規律起居,早睡,滋養人體陽氣,保持身體溫暖;晚起養奶,日出而作,避寒求暖。現代醫學也認為,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要註意防寒。比如冠心病易因受寒誘發心絞痛、心肌梗死等。衣服要保暖、寬松、柔軟。保持腳部溫暖,睡前用溫水洗腳,揉腳底100-200次,補腎健腦。總之,冬季宜以養藏為根本,補腎助陰,順應自然。保暖健身。
2女子冬季進補食譜黑糯米血粥材料:黑糯米、桂圓、紅棗、山藥、紅糖。
做法:將桂圓、山藥去皮,將黑糯米、紅棗放入鍋中,加水至3000 ml左右,煮成粥,服用前放入適量紅塘。
功效:黑糯米補腎,桂圓紅棗補血,山藥健脾益氣。此粥是補氣養血的佳品,適合冬季女性食用。
天麻燉烏雞材料:烏雞1只(約750g),天麻25g,川芎、茯苓10g,姜片5g,料酒10g,精鹽適量,香菜少許。
做法:烏雞放入冷水中,焯水焯去血泡;將中藥洗凈,放入雞腹中,用線將口縫好。將烏雞放入砂鍋中,加入姜片、料酒和適量的水,煮沸後燉約1小時,加入精鹽燉約20分鐘至材料熟,撒上香菜段。
功效:烏雞具有疏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調節內分泌的功效,對老年女性大有裨益。天麻、川芎、茯苓對神經衰弱引起的頭暈、頭痛、失眠均有輔助作用。
女性冬季保健應避免的3個誤區。用熱水洗臉會讓他們感到溫暖。有些女性普遍怕冷,習慣冬天用熱水洗臉,但妳壹定學過熱脹冷縮的原理,人的皮膚也遵循這個原理。冬天,人的面部受到冷空氣的刺激,汗腺和毛細血管處於收縮狀態,遇到熱水會迅速膨脹,但熱量散發出來後,又會回到低溫的狀態。這樣的毛細血管收縮很容易讓人覺得面部皮膚緊繃幹燥,也會讓皮膚容易出現妳最害怕看到的皺紋。所以正確的做法是冷熱水交替洗臉,可以逐漸加快皮膚的血液循環,起到按摩的作用。
喝酒可以禦寒好幾次。即使是平時不善飲酒的女性,也喜歡和家人團聚或者和朋友聚會。他們感覺窗外在下雪,房間裏的每個人都很溫馨浪漫。喝酒確實會讓人全身發熱,這是酒精促使人體散發原始熱能的結果。但酒勁過後,體內會釋放出大量熱量,使人全身起雞皮疙瘩,導致酒後感冒。而且如果酒後出門,更容易因外冷內熱而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