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尋找壹種野草

尋找壹種野草

艾草,拼音:ài cǎo

物種名稱 艾草

別 名 冰臺、遏草、香艾、蘄艾、艾蒿、艾、灸草、醫草、黃草、艾絨、艾葉、青

拉丁學名 Artemisia princeps

英文名稱 Asiatic wormwood

科屬分類 菊科, 艾屬

出處魯迅 《故事新編·非攻》:“ 墨子讓耕柱子用水和著玉米粉,自己卻取火石和艾絨打了火,點起枯枝來沸水。”

形態特征

多年生草本,地下根莖分枝多。株高45~120厘米,莖直立,圓形有棱,外被灰白色軟毛,莖從中部以上有分枝,莖下部葉在開花時枯萎;中部葉不規則的互生,具短柄;葉片卵狀橢圓形,羽狀深裂,基部裂片常成假托葉,裂片橢圓形至披針形,邊緣具粗鋸齒,正面深綠色,稀疏白色軟毛,背面灰綠色,有灰色絨毛;上部葉無柄,頂端葉全緣,披針形或條狀披針花,頭狀花序,無梗,多數密集成總狀,總苞密被白色綿毛;邊花為雌花,7~12朵,常不發育,花冠細弱;中央為兩性花,10~12朵。花色因品種不同,有紅色、淡黃色或淡裼色。瘦果長圓形,有毛或無毛。

藥用特性

艾草與中國人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每至端午節之際,人們總是將艾置於家中以“避邪”,幹枯後的株體泡水熏蒸以達消毒止癢,產婦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艾草性味苦、辛、溫,入脾、肝、腎。《本草綱目》記載:艾以葉入藥,性溫、味苦、無毒、純陽之性、通十二經、具回陽、理氣血、逐濕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於針灸。故又被稱為“醫草”,現在臺灣正流行的“藥草浴”,大多就是選用艾草。關於艾葉的性能,《本草》載:“艾葉能灸百病。”《本草從新》說:“艾葉苦辛,生溫,熟熱,純陽之性,能回垂絕之陽,通十二經,走三陰,理氣血,逐寒濕,暖子宮,……以之灸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說明用艾葉作施灸材料,有通經活絡,祛除陰寒,消腫散結,回陽救逆等作用。現代藥理發現,艾葉揮發油含量多,1.8-案葉素(占50%以上),其他有α-側柏酮、倍半萜烯醇及其酯。風幹葉含礦物質10.13%,脂肪2.59%,蛋白質 25.85%,以及維生素A、B1、B2、C等。灸用艾葉,壹般以越陳越好,故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孟子》)的說法。 全草有調經止血、安胎止崩、散寒除濕之效。治月經不調、經痛腹痛、流產、子宮出血, 根治風濕性關節炎、頭風、月內風等。因它可削冰令圓,又可炙百病,為醫家最常用之藥。現代實驗研究證明,艾葉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鎮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鎮靜及抗過敏作用;護肝利膽作用等。艾草可作“艾葉茶”、“艾葉湯”、“艾葉粥”等食譜,以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艾草具有壹種特殊的香味,這特殊的香味具有驅蚊蟲的功效,所以,古人常在門前掛艾草,壹來用於避邪,二來用於趕走蚊蟲。

長期使用艾草葉的副作用:如果揮發油(香味成分)使用過多,對神經會有抑制。

其他使用方法

在詩經時代,艾草就已經是很重要的民生植物。壹般用於針灸術的"灸"。所謂針灸其實分成兩個部份。"針"就是拿針刺穴道,而"灸"就是拿艾草點燃之後去薰、燙穴道,穴道受熱固然有刺激,但並不是任何紙或草點燃了都能做為"灸"使用。艾草的氣味肯定也同時發揮了壹定的作用。江浙壹帶還將艾草制作成青團子,壹般在清明節食用,可祭祖(制作方式為:將嫩艾草放入大鍋,加入石灰蒸爛,漂去石灰水,揉入糯米粉中,做成呈碧綠色的團子,團子內還可加芝麻等輔料)。

染料作用可以做天然植物染料使用。艾草染色還具有功能性作用。

分布

主要分布於亞洲東部,如朝鮮半島、日本、蒙古。我國的東北、華北、華東、西南以及陜西及甘肅等均有分布。其適應性強,普遍生長於路旁荒野、草地。只要是向陽而排水順暢的地方都生長,但以濕潤肥沃的土壤生長較好。

栽培要點

目前郎溪縣生產的艾草都是通過加工後出口日本,該國用作食用。生長主要以采收鮮嫩株頭及嫩葉為目的。生產中主要以根莖分株進行無性繁殖,但也可用種子繁殖。壹般進行種子繁殖在3月份播種,根莖繁殖在11月份進行。畦寬1.5米左右,畦面中間高兩邊低似“魚背”型,以免積水,造成病害。播種前要施足底肥,壹般每667米2施腐熟的農家肥4000千克,深耕與土壤充分攔勻,排後即澆壹次充足的底水。

每年3月初在地越冬的根莖開始萌發,4月下旬采收第壹茬,每公頃每茬采收鮮產品11250~15000千克,每年收獲4~5茬。每采收壹茬後都要施壹定的追肥,追肥以腐熟的稀人畜糞為主,適當配以磷鉀肥。生產中要保持土壤濕潤。企業收購合同價為每千克0.65元,壹般農戶每公頃純收入達22500 元左右。郎溪縣生產的艾草經加工的成商品艾及艾草茶出口日本。該縣有較多的崗地,因其生產水稻取水困難,所以在崗地生產艾草壹方面提高了農民的經濟收入,同時也增加了土地植被,具有壹定的經濟和生態效益。

郎溪縣艾草生產已有十年歷史,現有品種6個,生產面積100公頃。根據企業發展的需要,現擬再建200公頃的艾草生產基地,擴大加工流水線,以達到擴大日本市場和國內部分市場的需要。

首先準備好糯米幹粉,磨得越細越好,艾草準備多些,芝麻、花生適量,豬油適量,黃片糖和白糖適量,柚子樹葉或者芭蕉葉若幹。

艾草用清水洗凈後,入大鍋裏煮開,其間加壹點點蘇打粉壹起同煮,這樣可以使艾草容易煮爛,煮好艾草後,撈出再用清水洗凈,然後擠幹水分備用。

把花生和芝麻洗凈後,分別入鍋裏炒香,然後放入攪拌機攪碎備用,黃片糖切碎加入花生芝麻餡裏,再加入適當的豬油和白糖,攪拌均勻後,制成艾糍粑的餡備用。

用適量的黃片糖放入鍋中煮成水狀,然後把糯米粉置入大盆,加入黃糖水及處理過的艾草,壹起搓揉,盡量揉久些,以便艾草能充分的和糯米粉攪拌均勻,水不可壹次加太多,慢慢加入,因為艾草也帶有水分,揉好的面應該不幹不濕,就象做包子似的面那麽樣便可。

抓壹團面,揉圓後,在中間挖開個洞,裝入芝麻花生餡,然後輕輕包好,再揉搓壹下成圓形狀,蒸籠裏墊上柚子葉,把做好的艾糍粑外表抹上壹層花生油,然後輕輕置於柚子葉上,置爐上旺火蒸20分鐘即可。

艾絨

灸法所用的主要材料。由菊科植物艾蒿的幹葉制成。其色澤灰白,柔軟如絨,易燃而不起火焰,氣味芳香,適合灸用。根據加工程度的不同有粗細之分,粗者多用於溫針或制作艾條,細者多用於制作艾炷。質地以陳年者為佳。

冰臺

艾的別名。見《爾雅·釋草》。《本草綱目》:“陸佃《埤雅》雲:《博物誌》言削冰令圓,舉而向日,以艾承其影則得火。則艾名冰臺,其以此乎?”意指將冰塊做成凸鏡可於日光下聚光取火,艾承其下,故名。

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數據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全草含揮發油,對皮膚有刺激,可使局部發熱、潮紅,皮膚吸收後則使肢體末稍神經麻痹;口服對咽喉及腸胃道有刺激,產生咽喉部幹燥、胃腸不適、惡心、嘔吐等反應,並有頭暈、耳鳴、四肢震顫、痙攣、譫妄、驚厥、甚至癱瘓。艾中毒能引起肝臟細胞的代謝障礙,出現黃疸型肝炎。艾油能延長戊巴比妥鈉睡眠時間,大劑量對心臟有抑制作用,小鼠灌胃LD50為2.47ml/kg,腹腔註射LD50為1.12m1/kg[17]。艾葉藥用不得超過10g,對人致死量為100g

艾葉可以用來醫治婦科病黴菌性陰道炎:用水慢慢的熬煮,沸湯和渣盛在小桶裏,再小桶上放點坐的東西直接在上面蒸半小時。要盡量把水煮沸,窗戶關牢,人壹定要出大汗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