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脾虛的癥狀及調理方法有哪些

脾虛的癥狀及調理方法有哪些

 脾虛是很常見的壹種癥狀,所以大多數的人都會想知道脾虛有哪些癥狀。下面為您精心推薦了脾虛的癥狀,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脾虛的癥狀

 脾虛證是指脾臟虛弱而引起的病證,其病情比較繁雜,主要有嘔吐、泄瀉、水腫、出血、經閉、帶下、四肢逆冷、小兒多涎等臨床表現。

 1.脾氣虛

 腹脹納少,食後脹甚,肢體倦怠,神疲乏力,少氣懶言,形體消瘦,或肥胖浮腫,舌苔淡白。

 2.脾陽虛

 大便溏稀,納少腹脹,腹痛綿綿,喜溫喜節按,形寒氣怯,四肢不溫,面目無華或浮腫,小便短少或白帶多而清晰色白,舌苔白滑。

 3.中氣下陷

 在脾氣虛見癥基礎上,有氣陷臨床表現,如久瀉、脫肛、子宮脫垂等。

 4.脾不統血

 在脾氣虛見癥基礎上,有慢性出血臨床表現,如月經過多、崩漏、便血、衄血、皮下出血等。除出血外,必兼見脾氣虛弱的壹些癥狀。

脾虛的調理方法

 壹、 適當服用藥物

 中醫脾胃虛弱主要分三型:脾胃氣虛、脾陽虛、胃陰虛。

 1、脾胃氣虛癥狀主要是氣短乏力、頭暈、胃脹,胃痛,呃逆,食少,飯後脹滿,大便溏瀉,面色萎黃,對於脾胃氣虛者可服用參苓白術散和香砂養胃丸。

 2、脾陽虛主要表現在:胃腹冷痛,食生冷油膩就會腹痛腹瀉,大便稀,對於脾陽虛可用附子理中丸。

 3、胃陰虛主要表現在虛火上炎,口幹、容易饑餓,胃酸、隱痛不適,口舌生瘡等。對於胃陰虛可服用參梅養胃顆粒。

 二、 註意飲食調理

 合理的膳食結構是健康的基礎、?保胃?的前提。那麽脾胃虛弱的bing人如何調養呢?

 1、飲食調養基本原則。 飲食應有規律,三餐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平時多吃易消化食物,如稀飯,粥等;少吃有刺激性和難於消化的食物,如酸辣、油炸、幹硬和粘xing大的食物,生冷的食物也要盡量少吃。

 2、常見健脾養胃的食物。①粳米 性平,味甘,有補脾益氣之功。《食鑒本草》即有記載:?粳米,皆能補脾,益五臟,壯氣力,止泄痢,惟粳米之功為第壹。②薏苡仁 俗稱苡仁米、六谷米。有補脾健胃的作用。明?李時珍說它?能健脾益胃?。《本草經疏》也有?味甘能入脾補脾?的記載。③白扁豆 性平,味甘,能補脾胃虛弱。《本草綱目》中說:?白扁豆其性溫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止泄瀉,暖脾胃。? 對於脾虛嘔逆,食少久泄、小兒脾虛疳積、婦女脾虛帶下者,最宜食之。④大棗 性溫,味甘,有補脾胃、益氣血的作用。明?李時珍稱?棗為脾之果,脾病宜食之。?對脾虛便溏、胃弱食少、氣血不足之人,最宜經常服用大棗。

脾虛的病因

 脾在五行中屬土,在五臟陰陽中屬陰中之至陰。脾主運化,統血,升清,輸布水谷精微,為?氣血生化之源?。人體出生後,各臟腑組織器官皆依賴脾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以濡養,故稱脾為?後天之本?。其與胃、肉、唇、口等構成脾系統。素體脾虛或飲食不節、情誌因素、勞逸失調,藥、食損脾或慢性腎病患者濕邪久居,損傷脾氣等原因引起脾的功能虛衰、生化之源不足。脾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幾乎所有的胃腸道疾病都可出現或伴有脾虛。

 1.脾氣虛

 多因飲食不節,或勞倦過度,或憂思日久,損傷脾土,或抵抗力不足,素體虛弱。

 2.脾陽虛

 多因脾氣虛衰進壹步發展而成,也可因飲食失調,過食生冷,或因寒涼藥物太過,損傷脾陽,或腎陽不足,命門火衰,火不生土而致。

 3.中氣下陷

 中氣亦指脾氣。脾氣上升,將水谷精微之氣上輸於肺,以榮養其他臟腑,若脾虛中氣下陷,可出現久瀉、脫肛、子宮脫垂等癥。

 4.脾不統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