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
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可以加速傷口愈合,膠原纖維的形成需要維生素C的幫助,同時維生素C也有美白的作用,對傷口愈合很有幫助。其中,黃色和橙色的果蔬都含有維生素C,還有西紅柿、南瓜、蘋果、獼猴桃、胡蘿蔔等。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自然分娩的新媽媽可以多吃壹些,以促進傷口愈合。
2
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
免疫球蛋白的合成與維生素A有關,因此可以增加機體的抗感染作用。梨、蘋果、枇杷、櫻桃等水果,馬尾、大白菜、薺菜、西紅柿等蔬菜,綠豆、大米、核桃等植物,動物肝臟、乳制品(非脫脂牛奶)、禽蛋、魚肝油等都是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產後有側切的媽媽都可以吃。
三
含鋅的食物
鋅能與維生素C結合,參與體內膠原蛋白的合成,增加抵抗力,促進有自然側切口的媽媽傷口愈合。主要存在於食用菌、海帶等食物中。富含鋅的食物主要有動物的瘦肉、肝、蛋、牡蠣等。植物類水果中堅果的含量較高,如花生、核桃等,水果中蘋果的含量最高。
四
富含蛋白質的食物。
在側切分娩的新媽媽的飲食中添加蛋白質可以促進傷口愈合,減少感染的機會。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有各種瘦肉、牛奶、雞蛋,新媽媽可以多吃。
五
分娩時側切傷口的護理
1,產後多吃高纖維食物,多喝水,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多喝魚湯豬腳湯,不要吃太多肉類、辛辣食物和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便秘。
2.勤換衛生巾和產婦巾,保持外陰清潔,避免傷口感染,惡露壹直浸泡傷口,不利於傷口恢復。每天對傷口進行消毒,排便後最好用無菌棉從前向後擦拭外陰。
3.產後及早下床,註意拆線後幾天內不要用力深蹲,以免會陰傷口裂開。坐位時身體重心偏右,防止傷口受壓和切口表皮交錯,避免跌倒或大腿過度外展使傷口再次開裂。拆線當天不宜出院,因為傷口開裂多發生在拆線當天。
4.產後六周內不建議同房。保持正確的臥姿。如果是左側,應采取右側臥位或仰臥位,以免惡露汙染傷口。
5.產後1個月內不要提重物,不要做任何消耗體力的家務和運動。過早和劇烈的體力活動可能會導致盆底組織損傷。
6.如果切口壹直很疼,可能是血腫。最好請醫生開藥進行塗抹治療,消腫止痛。傷口愈合後會出現疼痛、硬結、膿皰或縫線不吸收。要及時使用拔毒清創膏,幫助線頭排出,深層消炎。
六
有助於分娩時側切傷口恢復的食譜。
麻友雞
功效:芝麻油能潤滑子宮,促進子宮收縮,加速惡露排出。雞肉富含蛋白質,有助於新媽媽產後快速補充營養,恢復體力。
材料:雞腿2個,老姜1塊,米酒1杯,香油2勺。
做法:雞腿洗凈切段;生姜洗凈切片備用;鍋中倒入適量香油,放入姜片炒香;轉高火,將鍋裏的雞塊翻炒。6分熟時,將米酒倒入鍋中,壹起煮。
生化湯
功效:生化湯能調節子宮收縮,清除子宮內粘膜或血塊,加速惡露排出,幫助子宮內膜修復,減輕收縮帶來的疼痛。
原料:米酒水700毫升(煮沸,酒精已蒸發),當歸6元,川芎4元,桃仁1元,黑姜7分,炙甘草7分。
做法:將藥材加入米酒水中,煨約1小時,剩約200毫升時,倒出藥酒備用;第二次加入350 ml米酒水,與1的煮法相同,剩余約100ml;將練習1和練習2的藥酒壹起加入,拌勻。
鱸魚湯
功效:鱸魚富含蛋白質、膠質、油脂。蛋白質可以促進產後新媽媽的傷口愈合。膠質和油脂可以修復人體關節之間的結締組織,使皮膚更加細膩。魚湯有助於孕婦消除妊娠水腫,調理身體,幫助乳汁分泌。
材料:鱸魚1,姜絲1/3碗,鹽1/2茶匙。
做法:鱸魚去鱗、內臟、鰓,洗凈,切成三段;鍋裏放4杯水、姜絲、鹽,煮2分鐘;加入魚塊,煮8分鐘。
紅豆鴿子湯
功效:紅豆鴿子湯富含膠原蛋白,有愈合傷口的作用。此外,紅豆具有補血、清熱、消除營養的作用,可以促進身體恢復和傷口愈合,修復疤痕。適用於產婦自然分娩和側切手術後傷口的恢復和補養。
材料:乳鴿600克,火腿50克,雞肉50克,鹽3克,味精2克,料酒20克,蔥15克,姜15克。
做法:宰殺乳鴿,用熱水徹底焯壹下,洗凈毛,去內臟,洗凈;將乳鴿放入沸水鍋中焯壹下,撈出,洗凈瀝幹水分,放入盤中;將乳鴿加入料酒和適量蔥姜,放在抽屜裏蒸至七成熟;取出乳鴿,潷出原汁待用,去骨,將鴿肉放在湯碗壹側,將雲腿片放在另壹側;將雞肉剁成糊狀,放入碗中,加入涼水、蔥、姜,擠出血水;將高湯倒入鍋中,加入原汁、鴿骨、雞蓉、鹽、味精,待湯汁懸浮後,篩濾湯渣;將清湯倒入盛有鴿肉的湯碗中,蓋上蓋子,放入抽屜中蒸熟,取出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