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別名叫起陽草、懶人菜,屬於多年生宿根型蔬菜,是農村菜園裏最為常見的蔬菜之壹。韭菜對於溫度的適應性強,抗寒耐熱,南北方均可露地種植。
凡是種植過韭菜的人都會知道,韭菜苗子是要通過種子育苗繁殖而來的。所以,種植韭菜首先就得種子育苗。那麽種植露地韭菜,什麽時候播種最好呢?下面農嫂就把自己播種韭菜的方法分享給大家。
以農嫂所在的半島區域氣候來講,最佳的露地韭菜種植時間壹般在3月下旬至5月上旬,以春季播種為宜。在播種之前,農嫂都會提前去鄰居嬸子家掏活點羊屎均勻的揚在土壤中,然後用鐵鍁將土地深翻、將土塊斬細,壟溝?平。然後從這些細土中分離出來壹些備用,留做種子下地後的覆蓋。次後,農嫂會將整個需要種植韭菜的地塊用水潤透,壹切準備工作就緒後,農嫂會對種子進行處理工作。
其實,我們農人但凡種植過韭菜都會知道,因為韭菜的種子顆粒非常小,所以有的時候如果直接播種的話,就會出現撒播不均現象,撒播不均出面率也就不會均勻,所以為了撒播均勻,保證韭菜的出苗率,農嫂會把種子裏摻進小許的草木灰,均勻的平撒在已經水潤滋透的土壤中,然後將先前分離出來備用的那些細土均勻的覆蓋在種子上面。帶會播種的其它好處是,草木灰還是壹種天然養料,可促進種子的營養吸收,另外草木灰還有殺菌作用,可防治地下害蟲危害種子。韭菜種子的出土能力弱,最怕的就是播種過深,覆土過深勢必影響種子出苗。所以我們在覆土時應覆以薄土,覆土藏淺才更有利於出苗。覆蓋土的厚薄以不超過2厘米為宜。
播種完畢後,農嫂都會用稻草或是麥稭桿、草蓮子等透氣性物種將整個播種地塊進行覆蓋,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保住整個地塊的墑情壹直處在既潮濕又溫涼的環境,這樣的環境是最適合韭菜種植生存的環境。壹般情況下,10天左右我們就能夠看到從麥稈草或稻草的縫隙中鉆出來的是整齊全苗的韭菜芽。在後期的管理中,幼苗期的韭菜不宜澆水太多,待菜苗長至10厘米時,植株開始生長旺盛,對水肥有所需求了,這時候就應勤澆水,保持土壤表層濕潤。澆水的同時要結合沖施或追施速效氮肥1至2次。這期間要註意中耕拔除苗間的雜草。
種播的韭菜在出苗後,我們需要重新將它移栽定植。由於韭菜的種子籽粒過於精少,我們在進行種播時很難把控它的密度,韭菜的根系又較為發達,繁殖力很強,所以在種子育苗的時候如果種植的過於密集,出苗後的韭菜秧仟細瘦弱,我們如果不加以重新定植,根系就會錯綜復雜地盤踞在壹起,至始至終韭菜都會仟細瘦弱。所以,為了培育壯苗,可將春季種播的韭菜在7月下旬到8月上旬進行重新移栽定植。
韭菜重栽時要將種播育苗的韭菜全部連根挖出來,剪掉韭菜叢生的毛根,再把韭菜的葉子攔腰剪斷,只保留下半節的葉子和三四厘米主根部分,以減少葉面水分的蒸發,然後重新把韭菜栽到地裏。在培土的時候,不能讓土埋住中心葉,泥土覆蓋到韭菜根葉鞘與葉身的分段處為宜。韭菜移栽壹般都是墩栽,壹墩栽五六棵左右,墩與墩之間相距10厘米左右。恰到好處的栽植密度可保證韭菜的通風透光,促進韭菜苗分蘗。壹般來說,韭菜的收割期為5年之內,所以先期移栽的時候,密度不宜過密,保持稀植。韭菜移栽覆土後,就直接澆水壹次,然後5天後再澆壹次水,以後根據菜地的墑情,合理安排澆水。
但需要註意的是,重新栽的韭菜當年不能收割,主要是為了養根,使其生長健壯,來年春天吃第壹刀的頭茬韭菜,那時侯因為貯存了壹冬養分的韭菜,生長旺盛,營養成分流失的少,所以味道非常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