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要幾個家常菜熱菜

要幾個家常菜熱菜

酸菜魚:

主要成分:

鯉魚1(約1000g),陳年酸菜250g。輔料:蛋清1,調和油40 g,湯1250 g,精鹽4 g,味精3 g,胡椒面4 g,料酒15 g,泡椒粉25 g,花椒10片,姜片3 g,蒜瓣7 g。

生產方法:

1.鯉魚去鱗、去腮、剖腹、去內臟和清洗。用刀拿下兩條魚,把魚頭劈開,把錢骨頭打成碎片。酸菜洗凈,切段。

2.將炒鍋放在火上,用少許油加熱,放入花椒、姜、蒜瓣炒香,再放入酸菜翻炒,放入湯汁燒開,放入魚頭、魚骨,大火煮。撇去面湯上的泡沫,加入料酒去腥。加入精鹽和胡同面備用。

3.將魚切成0.3厘米長的魚片,加入精鹽、料酒、味精、雞蛋清拌勻,使魚片均勻地裹上壹層蛋糊。

4.鍋裏的湯入味後,把魚片抖到鍋裏。另起鍋燒熱油,下泡椒粉翻炒,然後倒入湯鍋煮1到2分鐘。待魚塊熟了,加入味精,倒入湯盆。

酸菜魚是關東有名的特產,清爽提神,開胃健脾,醒酒提神,湯汁鮮美。我希望妳能品嘗這道獨特的菜。

宮保雞丁

原材料/調料

雞肉(胸肉或雞腿肉)200克,花生50克,幹辣椒4個,花椒20片,蒜,紅白醬油,醋,調料,鮮湯,姜,蔥,醬油,糖,生粉。

[生產過程]

(1)先把雞肉拍松,然後用刀改成1 cm見方的丁。花生洗凈,放油鍋裏炸脆,或加鹽炸脆去皮。幹辣椒去蒂去籽,切成1 cm長的段。生姜和大蒜去皮切片。將大蔥切成顆粒。

②將雞丁與鹽、醬油和玉米澱粉水混合。將鹽、紅白醬油、糖、醋、味精、料酒、生粉水、湯汁混合成汁。

(3)鍋燒熱,放油,待半熟時,將幹辣椒翻炒至棕紅色,再放入花椒,再翻炒雞丁。同時加入姜、蒜片、小蔥快速翻炒,加入醬料翻炒,出鍋時加入香脆的花生。

辣椒油魚片

原料:壹條新鮮的草魚。

材料:黃豆芽500克,食用油1000克(實際用量約為100克),幹辣椒250克,花椒50克,鹽少許,料酒,澱粉。

生產方法:

1)先將草魚洗凈,切成魚片,加入少許鹽、料酒、澱粉,攪拌均勻備用;

2)黃豆芽洗凈備用;

3)鍋裏放500克左右的水。煮沸後,將豆芽放入水中焯至8成熟。取出後放入冷水中,晾幹,均勻的放在幹凈的大碗底部;

4)將切片的魚在水中焯壹會兒(七八成熟),碼在豆芽上;

5)炒鍋著火後,倒入食用油。煮開後,離火,放入花椒和幹辣椒,稍微炒壹下(不要太久,否則會炸),立即倒入盛有魚和豆芽的碗中(註意不要燒焦);

6)至此,壹鍋美味的水煮魚做好了。

壇肉

[原材料]

排骨500g,冰糖15g,桂皮5g,蔥姜10g,醬油100g。

[實踐]

1.排骨洗凈,切成2厘米見方的塊,放入沸水中焯5分鐘,撈出,用清水洗凈。洋蔥被切成3.5厘米長的段。生姜切片。

2.將肉放入磁力缸中,加入醬油、冰糖、桂皮、蔥、姜和水(視肉的浸沒程度而定),用盤子蓋上缸,中火煮沸,再用小火煨3小時左右,至湯汁濃稠,肉爛為止。

東坡紅燒肉

原料

750克豬肉。姜15g,蔥20g,花椒2g,料酒15g,鹽3g,糖20g,植物油20g,鮮湯750g。

制造工藝

將豬肉洗凈,將雞骨放入沸水鍋中去血水,瀝幹水分,用糖塗抹,放入油鍋炸至豬皮變黃,撈出。姜(拍松)、蔥(打結)、辣椒用紗布包好;鍋底放雞骨,放入調料包,放入鮮湯,放入炒好的肉,放入料酒、鹽、糖,小火煨至肉熱,取出裝盤。濃縮原汁,倒在盤子裏。

四喜丸子

原料:豬肥肉、瘦肉(1: 4)、香菇、竹筍、雞蛋、蔥、姜、醬油、紹興酒、精鹽、胡椒粉、八角、味精、濕澱粉、花生油。

制作方法:將肥豬肉切成0.3cm的方塊,瘦豬肉剁成細塊,放入碗中,加入雞蛋、蔥姜末、濕澱粉、醬油、紹酒,拌勻,做成四個大小相同的丸子。香菇、竹筍洗凈,均勻切片,炒鍋加入花生油,六成熱(約150℃)時加入肉丸,炸至金黃色,撈出。將醬油、紹興酒、胡椒粉、八角、高湯放入碗中,大火蒸30分鐘,取出,放入大盤中。將原湯倒入鍋中,放入切好的冬筍和香菇,大火燒開,放入味精和蔥油,拌勻,用濕澱粉勾芡,澆在九子上。

青菜蒸五花肉

五花肉1000g,梅菜150g,豆豉15g,紅豆腐10g,姜5片,蒜5粒,白糖l.5湯匙,川椒酒1茶匙,黑醬油L湯匙,生抽65438+淡醬油。

[生產過程]

1.將花肉刮凈洗凈,用清水煮至剛熟,取出,用1/3湯匙的老抽均勻抹皮。燒熱炒鍋,加入油,煮到差不多熟。將肉放入油中,蓋上鍋蓋炸至無響聲,撈起,放涼,切成長8厘米,寬4厘米,厚0.5厘米的塊,放入扣碗中,形成風車。

2.將豆豉、大蒜、紅腐乳碾成糊狀,放入碗中,加入川椒酒、鹽、1大勺白糖、老抽、姜片,做成風味汁,倒入肉裏,再將整碗放入鍋中蒸40分鐘左右取出。

3.將梅心洗凈,切成長3厘米,寬1厘米的塊,用白糖和生抽拌勻,放在肉上,蒸5分鐘,取出,濾出原汁,再將肉重新扣在深盤中,將原汁煮沸,加入生粉和水,倒入深盤中。

重慶辣子雞

原材料:

壹整只雞或壹盒雞腿、花椒和幹辣椒(1:4)、蔥、熟芝麻、鹽、味精、料酒、食用油、姜、蒜、糖。

練習:

1.將雞肉切成小塊,用鹽和料酒拌勻,放入8層熱油鍋中炸至外觀幹燥呈暗黃色,撈起待用。將幹辣椒和洋蔥切成3厘米長的段,姜和蒜切片。

2.鍋內熱油至7層,倒入姜蒜翻炒至香味開始嗆鼻,再倒入炸好的雞塊,翻炒至雞塊均勻分布在辣椒中,再撒上蔥、味精、糖、熟芝麻,翻炒均勻。

註:1。辣椒和花椒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添加,但為了真正體現這道菜的特色,最好是把所有的辣椒都覆蓋在雞肉上,而不是出現在雞塊裏的幾個辣椒和花椒。

2.炸雞去雞肉裏撒鹽的時候,壹定要撒夠。如果在炒雞的時候加鹽,鹽味是不會進入雞體內的,因為雞的外殼已經被炒過,質地比較緊實,鹽只能附著在雞的表面,影響口感。

3.炒雞用的油壹定要燒的很燙,否則雞肉在外觀上很久都不會被炒幹。就算等久了炒幹了,也是真的幹了,而且是死肉,難吃,壹點味道都沒有。所以火壹定要大,外酥裏嫩。

辣醬蒸雞

材料:黑皮公雞1000克、花椒油10克、白糖10克、芝麻醬10克、姜蒜汁30克、香油30克、蔥花10克、料酒30克、熟白芝麻20克、熟辣椒20克。

生產方法:

1.活雞宰殺洗凈,去足翅尖,用開水浸泡去血,然後撈出用清水沖洗幹凈。鍋加水加熱至70攝氏度時,放入雞肉,放入蔥、姜、花椒、料酒、精鹽,剛煮好的鍋取出,放入冷湯中浸泡,涼後撈起,切成條狀放入凹形容器中。

2.將紅醬油、姜蒜汁、芝麻醬、熟辣椒、花椒油、白糖、醋、味精、紅油、香油放入碗中混合,將汁液澆在雞條上。撒上芝麻,花生和蔥花。

特點:這道菜在主料的選擇上很有講究。必須養本地公雞,重在調味,調料豐富,麻辣鮮香,嫩滑爽口。有“名聞巴蜀三千裏,味遍江南十二州”的美譽。

乞丐雞

食材:嫩母雞1只(1,000g),頭大、肥、嫩的三黃(黃嘴、黃腳、黃毛)母雞較好。

輔料:雞丁50g,瘦肉100g,蝦50g,熟火腿丁30g,豬油400g,香菇丁20g,鮮荷葉4片,壇泥3000mg。

調料:紹興酒50克,鹽5克,油100克,糖20克,蔥花25克,姜末10克,丁香4瓣,八角2個,玉果粉0.55克,蔥花50克,甜面醬50克,香油50克,熟豬油50克。

練習:

1.將雞去毛,去內臟,洗凈。加入醬油、黃酒、鹽,腌制1小時,取出,丁香、八角磨成細粉,加入玉果粉,抹在雞肉上;

2.將鍋放在大火上,加入豬油加熱至五成,放入蔥姜末炒香,然後將雞丁、瘦肉、蝦仁、熟火腿丁、香菇丁放入鍋內分別炒熟,放涼備用;?

3.在雞的每個腋下各放壹瓣,然後用豬網油將雞身裹緊,用荷葉包好,再用玻璃紙包好,外面用荷葉包好,用細麻繩紮緊;

4.將壇子泥磨成粉,用清水調勻,均勻地鋪在濕布上(約1.5cm厚),然後將紮好的雞放在泥中間,拿起濕布的四個角將雞包緊,使泥粘牢,再將濕布拿掉,用包裝紙包好;

5.將包好的雞肉放入烤箱,用大火烤40分鐘。如果泥裂了,可以用泥堵住裂縫,用大火烤30分鐘,再用小火烤90分鐘,最後用小火烤90分鐘;

6.取出烤雞,敲掉雞表面的泥,解開繩子,去掉荷葉和玻璃紙,淋上香油。

爛蒜燜五花肉

成分:

熟肉絲肚250克、蒜泥35克、香菜粉1克、油50克、料酒20克、鹽3克、味精10克、水澱粉100克、香油5克、湯750克。

特色色:傳統菜肴。粗料精耕,鮮鹹,蒜香。

練習:

1.用開水燙碎肚子。

2.在勺子裏放油,加入蒜泥,翻炒至蒜味變黃。加入湯、料酒、鹽、味精、肚絲。湯燒開後,撇去泡沫,勾芡,倒入香油,倒入海碗,放入香菜。

紅燒水煮肉片

豬後腿370克,青蒜70克(青椒黃蒜也可以),大油25克,面醬12克,醬油和料酒12克,糖5克,豆瓣醬和蔥5克,味精3克。

制造工藝

1,將肉切成4厘米寬的條,用開水燙熟後切塊,青蒜切寸。

2.將白肉放入熱油中煸炒至肉油卷起來,即加入豆瓣醬、面糊,將蒜等調料炒熟,翻炒幾下。

糖醋湯

生產方法:

配料:豆腐、竹筍、香菇、黑木耳、火腿。

輔料:高湯、醋、醬油。

食材:豆腐、冬筍、香菇、木耳、火腿(或雞絲或豬肉絲)、雞蛋。還可以加入魷魚、海參,做成海鮮酸辣湯。

調料:高湯、醋、醬油、料酒、胡椒粉、鹽、澱粉、香油。

練習:

1.將豆腐洗凈,切丁,然後用水焯壹下。這壹步也可以省略。將冬筍和火腿切成細絲;香菇、木耳泡發後洗凈,切絲;把雞蛋打勻備用。

2.將適量花椒倒入小碗中,倒入醋將花椒沖凈備用。

3.將鍋放在火上,倒入高湯,沒有高湯就換成清水,和豆腐壹起煮,然後加入冬筍絲、香菇絲、火腿絲、木耳絲,煮開後加入醬油、料酒、鹽調味,再用水澱粉勾芡。

4.這時壹邊用勺子攪拌,壹邊倒入蛋液。最後加入洗好的花椒和醋,倒入香油關火。醋壹定要放在~最後加壹些香菜碎或者蔥花作為點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