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顯示,作為全球谷物交易參考基準的芝加哥小麥期貨價格再次出現漲停。
在俄羅斯,盡管該國小麥出口價格已跌至390美元左右,但交易員表示,由於大多數銀行拒絕轉賬,很難從國外付款。
黑海地區谷物出口的中斷受該地區嚴重依賴谷物進口的壹些國家的影響最大。
在此輪小麥價格上漲之際,土耳其國家糧食局正尋求通過發布招標采購45.5萬噸制粉小麥。
此外,黎巴嫩尋求小麥進口替代的行動仍然沒有好消息。
據悉,在過去兩年中,貨幣貶值導致黎巴嫩英鎊貶值90%,食品價格上漲628%。在2021的國際糧價上漲浪潮中,國內出現了糧食搶購現象。
據最新報道,該國目前的小麥庫存只能維持壹個月,目前該國已禁止所有糧食出口。
在埃及,面粉價格在不到壹個月的時間裏上漲了22%,最新價格已經達到每噸4200元。
此外,遠在太平洋西岸的韓國最近也在囤積糧食。
據悉,隨著食品的多樣化,近年來韓國面制品的消費量迅速增加,但韓國小麥和玉米的自給率不到1%,可以說幾乎完全依賴進口。
隨著國際小麥價格不斷上漲,韓國壹些餐館開始囤積面粉。
最新消息顯示,韓國最近購買了4.5萬噸美國小麥、6萬噸美國玉米和2.7萬噸越南大米,其中美國玉米的收購價高達426美元。
好消息是,隨著國際糧價的快速上漲,壹方面俄羅斯和烏克蘭仍在積極尋求出口渠道,另壹方面其他壹些糧食出口國也在加大出口力度,各種替代品交易頻繁。
據悉,阿根廷2022-2023年小麥出口配額增加至654.38+00萬噸,並重新開放豆油和豆粕出口;泰國今年的大米出口預計將超過700萬噸的原定目標;越南和塞拉利昂簽署了壹項為期三年、總計300萬噸大米出口合同的諒解備忘錄。
美國農業部在3月份的供需報告中預計,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小麥出口總量將減少700萬噸,而澳大利亞和印度的小麥出口總量將上調350萬噸。
上周,菲律賓通過國際招標從澳大利亞和印度購買了數量不明的飼料小麥。
然而,全球飼料糧供應市場依然緊張。
據悉,烏克蘭是世界主要玉米出口國,占全球玉米出口量的17%。
烏克蘭玉米出口中斷後,美國成為目前唯壹的主要玉米出口國,因為南美玉米要兩三個月後才能上市。
根據正常年份的出口量預測,烏克蘭在今年剩余時間裏可以出口約2000萬噸玉米和小麥。
從國內的供應情況來看,壹方面國家有關部門正在積極調整國內種植結構,增加大豆和玉米的種植面積,另壹方面通過發放相關補貼,減少化肥價格上漲對種植業的負面影響。
在國際市場上,增加采購仍是保證短期供應充足的直接手段。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3月10的壹周,中國從美國購買了約48萬噸玉米、32萬噸高粱和80萬噸大豆。
海關數據也顯示,今年前兩個月我國大豆進口量同比增長4%,但多地豆粕現貨價格相繼突破5000元/噸大關,導致飼料價格上漲。
其他方面,由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中方已暫停通過中緬邊貿金三角口岸進口大米、海鮮等7種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