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鯽魚育苗池塘建設

鯽魚育苗池塘建設

海龜養殖成功的關鍵;

(1)放養健康的甲魚苗

目前養殖苗種主要有中國甲魚苗、臺灣省甲魚苗、泰國甲魚苗和雜交苗。實踐證明,中華鱉苗抗病性強,病害少,適應性強,生長優勢強。所以甲魚苗種應該是甲魚養殖的首選。健康苗的特點是體胖,體形寬,體表光滑,無殘疾,活動力強。種苗要就近購買,這樣容易適應當地養殖。

放養前甲魚體表要消毒:(1)用2.5%鹽浸泡8?15分鐘可以殺死體表寄生蟲。(2)浸泡在1%鹽與小蘇打(1: 1)混合的溶液中20?30分鐘可以防止水發黴。(3)用20?30微克呋喃唑酮混合15?20微克紅黴素泡20?30分鐘可以預防細菌性疾病,降低甲魚對環境的應激反應。

(二)創造適宜的環境

放養前要培養水色,養殖過程中要定期換水排汙,投餵水,防止殘留餌料汙染水體。池塘中放養壹定面積的水葫蘆、壹定數量的花和鰱魚,定期撒光合細菌制劑。池底應該有中等淤泥層,壹般10?20 cm就夠了,新塘底部還要準備壹層細泥。要確定壹個合理的放養密度,密度高不等於產量高。養殖密度越高,殘留餌料和糞便的排泄量越大,對環境的汙染程度越高,水質難以控制。高密度會增加龜與龜之間抓傷和咬傷的幾率,龜更容易生病。室外池塘養殖,壹般放養2?3件/平方米。此外,海龜養殖區應盡可能與外界隔離,防止無關的人和動物的幹擾,以創造壹個安靜的環境。

(3)提供優質餌料

甲魚是肉食雜食動物,雖然它的飲食習慣很雜。在人工精養條件下,要使甲魚的生長、成活率和商品質量達到最佳效果,必須選用優質配合飼料,長期添加壹定比例的新鮮、無汙染的新鮮餌料(如魚、螺、肝、蛋、菜),與配合飼料混合,以調節和改善甲魚的內臟功能。目前甲魚價格下跌,部分養殖戶使用低檔配合飼料降低成本,得不償失。有些地方甲魚“白地板病”高發,與長期少加或不加鮮料有壹定關系。當然這也和水質控制不好,防範措施不夠有關。

(四)實施科學管理

1.餌料臺的擺放與清洗海龜有沿池塘邊緣活動的習性,所以最好將餌料臺以30?45度,有利於烏龜覓食,避免幹擾。每次餵食前,用消毒過的刷子清潔誘餌臺。消毒藥物壹般使用刺激性小、配制方便的藥物,如高錳酸鉀、毒死蜱等。每3天用上述藥物對餌料臺及其周圍進行1次消毒。消毒劑應該交替使用。

2.餌料的制作和新鮮食材的添加壹般是10%?40%。使用新鮮材料時,必須消毒清洗,必須現做現用,以免腐敗變質。投餵要以水餵的形式,餌料要2?3厘米就夠了。甲魚膽小,餵食時要盡量減少對它的幹擾。有些地方的餌料臺建在池塘裏,不宜采用人工劃船或人工下水的方式投餵。餵食量是1?1.5小時後食用為標準,剩余餌料要及時收集備用。高溫季節宜在日出前結束投餵,日落時開始投餵。這個時候幹擾少,餌料不易變質,投餵又快又好。

3.水質調整養殖水體應定期更換汙水排放,每次換水量不得超過1/3。如果條件允許,微流養殖效果會更好。在養殖過程中,使用二氧化氯制劑0.5?1微克,漂白粉2?3微克,強氯精1?2微克,生石灰15?全池40微克灑消毒,敷2?3天後,全池噴灑約5微克光合細菌制劑即可起到調水作用,月產量1?就兩次。同時放養鰱魚也能起到很好的調水作用(60?100魚/畝,鰱魚30?50尾/畝)。

4.在水面植綠,在池塘內距餌料平臺約1m處,修建曬背平臺,圍起寬度為1.5m的框架,種植水葫蘆,水葫蘆根系發達,能吸收水中有害物質,起到調水量的作用,也有利於甲魚藏身、曬背、乘涼。養殖池塘應在池塘邊坡地較少的地方修建壹個後晾曬臺。

5.定期巡視池塘,及時清理死龜。巡視池塘,以便及時了解甲魚的攝食、生長活動、疾病、水質、設施等情況。池塘中的死龜應及時撈出,掩埋或焚燒,病龜應及時隔離治療。工具要專用,定期消毒。嚴防疫區和健康區工具混用,避免疾病交叉感染。

(5)完善疾病預防體系。

1.建設符合生態要求的水產養殖設施,包括水產養殖工程設施、水源和水質管理。

2.實施科學的飼養管理和日常操作,使用優質、全價、多樣化、無病原體的飼料。

3.選擇健康的魚苗進行養殖。盡量就地培育幼苗、苗木,盡量避免引進外來苗木,尤其是進口苗木,防止病原體二次感染。即使引進,也要嚴格隔離,隔離觀察。

4.做好日常衛生管理,建立相對封閉的生產系統,切斷病原體的入侵途徑。同時,根據甲魚疾病的季節和特點,定期(每月2次,1次,5天左右)餵食具有健胃、促生長、清熱解毒、提高免疫力功能的中草藥和部分營養補充劑。在發病高峰期補充壹些抗菌抗病毒藥物,適當延長藥餌投餵時間。甲魚由於生命力強,抗病能力強,壹旦發病就表現出壹定數量的患病個體,在發病初期不易被發現。因此,定期的疾病預防和及時的治療是甲魚養殖成功的必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