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馬蘭的種植技術有哪些?

馬蘭的種植技術有哪些?

馬蘭人工栽培技術。】,別名馬蘭頭、紅菜花、雞腸、路邊菊,屬菊科馬蘭屬。全株可入藥,嫩地上莖葉可作為營養保健蔬菜食用,炒、涼或做成湯,風味濃郁,營養豐富。每100克新鮮可食部分含蛋白質5.4克,鈣258毫克,VC 36毫克,鐵0.5毫克。馬蘭原產於亞洲南部和東部,在中國的安徽和江蘇省被廣泛食用。南京地區有壹定的人工栽培面積,初步摸索出壹套實用的栽培技術。簡單介紹如下。1植物學特征及對環境條件的要求1.1植物學特征馬蘭為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矮小,叢生,莖高30 ~ 70厘米,莖、枝直立。野生馬蘭可分為紅莖和綠莖,但紅莖香味濃郁。葉倒披針形,邊緣鋸齒狀或淺裂,葉脈紫紅色或深綠色。葉光滑或有短毛,上部葉小而全。頭狀花序,直徑約2.5厘米,單生於分枝末端,排列成稀疏的傘狀,有2 ~ 3層總苞,花黃色,瘦果倒卵狀長圓形,褐色。常見的野生種可分為尖葉、板葉和碎葉,板葉多用於南京八卦洲人工栽培。1.2對環境條件的要求馬蘭適應性廣,抗逆性強。喜歡寒冷潮濕的氣候,耐寒耐熱。種子萌發的最適溫度為20℃,嫩莖葉在10 ~ 15℃開始生長,生長的最適溫度為15 ~ 22℃。在32℃仍能正常生長,地下根莖在-10℃以下能安全越冬。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嚴格,但最適合在肥沃、濕潤、疏松的土壤中生長。2.人工栽培技術2.1露地栽培技術2.1.1整地施肥,選用肥沃濕潤的土壤,種植前1個月翻耕曬土,結合整地,每667m2施腐熟有機肥3000kg,磷銨復合肥50 ~ 100 kg作為基肥。作深溝,高壟寬1.5 ~ 2.0 m. 2.1.2播種,種子可直接播種或用根莖繁殖,開春後即可繁殖,667m2可使用500~750g種子。播種前,種子要摻3 ~ 4倍的幹細土,播種要稀而不密。行距25厘米,播種後要實用,然後澆水,蓋地膜。種子發芽後,去掉塑料薄膜,保持邊緣濕潤。播種半年後即可收獲。用根莖繁殖,冬季前將馬蘭根莖挖好,切成5-8厘米長的小段,整地後平鋪在10厘米深的溝底,行距20厘米,株距10厘米,覆土牢固,行間套種冬季蔬菜。2.1.3管理種子出苗或老根發芽後,應追施1倍腐熟稀糞水,此後每1次收獲1倍追肥水,生長期保持田間濕潤,但不可澇,註意及時清除田間雜草。對於根莖繁殖的,為了早日上市,可以在早春用小拱棚覆蓋,深秋初冬澆水1次,然後在邊緣覆蓋麥稭,以利於根莖在第二年春天更早越冬和萌發新植株。2.2溫室栽培技術2.2.1夏秋季整地施肥,土壤深翻30cm,晾曬後每667m2均勻施入腐熟有機肥3000kg或磷銨復合肥50-100kg作基肥,耙平土壤使之1.2-65438寬。2.2.2壹般在8月底至9月初,在田間或人工田間挖掘種植母根,選擇生長旺盛的植株逐根挖起,通過分株將多余的老根剪掉。馬上犁溝6厘米深,種在犁溝裏,側芽朝上,老根平鋪。覆土時,要註意保持犁溝表面平整。每穴種植3 ~ 5株,踩後澆水,可存活5 ~ 7天。2.2.3管理種植1周後,緩苗澆水。新葉長出後,要根據土壤幹濕程度澆水,保持土壤濕潤。165438+10月中下旬,剪除地面老堆,清除田間雜草和枯枝落葉,行間松土,施有機肥1000kg。為了保證新鮮蔬菜鮮嫩可口,壹般不施化肥。壹周後,蓋上大棚膜,同時做好保溫。進入65438+2月時,將大棚外圍密封嚴密,白天保持大棚內溫度在18℃左右,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65% ~ 70%,澆水後及時通風。上午提高棚溫促進水分蒸發,下午增加通風換氣。2月中旬以後,氣溫逐漸回升,更要註意通風,防止高溫導致植物老化、灰黴病的發生。另外,采收前兩天,中午前後要在棚內進行通風,提高馬蘭的品質。2.3病蟲害防治露地馬蘭人工栽培很少發生病蟲害,但溫室栽培要註意防治灰黴病。防治方法:①種植前做好土壤消毒,每667m2施20%多菌靈3 kg,50%敵克松1 kg。②加強溫室通風管理,溫室內溫度不超過20℃。③發病期可噴灑50%速克靈1 000倍液或50%萬美靈1000倍液。另外,為了控制蟲害,提高馬蘭的品質,每年需要補種1次。2.4露地采收壹般在3-4月采收。溫室栽培壹般1月中旬開始采收,連續采收3-4次,每667m2產量800-1 000 kg。用鉤刀或小刀挑挖,沿地表約1 cm處水平拿刀,保留地下根部長出新芽。可以收獲1次,也可以大量收獲,少量留存。每次收獲施30%糞水或0.4%尿素水1 ~ 2次,經常保持畦面濕潤,促進莖葉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