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邀請
說到上海這座城市,號稱為中國的魔都,每年吸引著大批的有夢青年,去這座城市追夢。有人說上海很華麗,也有人說上海很殘酷。
但是,在我看來,上海就是壹座讓人逃不開的城市,不單單因為城市魅力,還有那隱藏在大街小巷中的美食,能治愈這座城市的冷酷。
白斬雞“說起白斬雞,要數小紹興”,已經死很多上海人的口頭禪了。小紹興是精選上海本土所產的壹種“三黃雞”,以其肉質鮮美,皮黃肉白,受到人們的喜愛。
上海人對於本土的地方名菜“白斬雞”,是相當有自信的,不管吃過多少地方的白斬雞,心中能記住的味道,只有家鄉的白斬雞。白斬雞的特點在於其色白肉嫩,吃白斬雞,吃的就是雞肉的鮮嫩。很多地方的白斬雞,雖然用的調料壹樣,但在烹飪過程中,讓雞的內部汁液流失,導致雞身縮小,肉質過於緊實,吃起來就覺得生硬,不鮮嫩。
上海的白斬雞,在烹飪過程中,待雞煮熟後,會取出,放在湯汁中浸泡,使受熱破裂的細胞,重新浸滿了水,雞身便會飽脹。肉質便會保持鮮嫩,再用香油塗滿雞身,減少水分的蒸發,使得雞肉更加鮮美。
生煎包上海生煎包可以說,是在上海本地,土生土長的壹道小吃,至今已有上百年的歷史。老上海人習慣把“包子”叫做“饅頭”,所以下次去上海,聽到有人喊生煎叫包子,就不要覺得奇怪了。
壹開始,生煎包只是作為茶點心,存在於茶樓中,供喝茶的人食用。漸漸地,人們生出了想將茶點心,作為正餐食用的需求。隨著人們的需求越來越旺盛,生煎便也慢慢走出了茶樓,成了壹道有名的街頭小吃。
生煎包的特色之處在於,其面皮香脆,肉餡鮮嫩;咬壹口下去,滿嘴的湯汁充盈在口中,在品嘗著鮮美肉餡的同時,還能享受到湯汁的蔥香。 吃上海生煎包,千萬不能心急,美味的東西都需要慢慢品嘗,方能品到其中壹二。
鮮肉月餅對於月餅,大家都不陌生,現在月餅玩出的花樣也很多。但是在我心中,江浙滬壹帶的鮮肉月餅,絕對是月餅中的壹絕。
鮮肉月餅,是江浙滬壹帶的傳統小吃,屬於蘇式月餅的壹種,顧名思義,鮮肉月餅裏面的餡,完全是用豬肉做成的,對於無肉不歡的看官們,這是不可錯過的壹道小吃。
不過這道鮮肉月餅,可不屬於甜食。其外皮金黃,醇香軟糯,裏面的肉餡更是蔥香濃郁,筋道緊實,吃壹口下去,豐腴的肉汁慢慢滲透到唇齒間,這滋味,好不享受。
蟹殼黃蟹殼黃,俗稱為“小麻糕”,當地人常將其與“大麻糕”相配,作為過年過節時的禮品,贈送給親朋好友。
蟹殼黃的餡心有鹹跟甜,兩種口味。鹹味的蟹殼黃,餡心主要是豬肉丁,根據個人口味,可以加入蟹粉、蝦仁豐富口味;甜味的蟹殼黃,餡心主要有蔥油、白糖、豆沙和薺菜;做出來的蟹殼黃,甜味兒的,甜而不膩;鹹味兒的,肉質鮮美。
用發酵面加油酥制成的蟹殼黃,外表呈褐黃色,吃起來,用三個字形容,“酥”、“軟”、“香”。曾有人寫詩贊嘆道,“未見餅家先聞香,入口酥皮紛紛下”,可見蟹殼黃的色香味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