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地鐵吃東西語文作文

地鐵吃東西語文作文

參考範文。

比“鳳爪姐”更堪憂的是“網曝”

我們很容易陷入這樣壹種認知誤區:將自己置於道德高地,然後肆意去審判處於道德窪地者。上海地鐵“鳳爪姐”被“網曝”壹事,正是這種認知誤區的典型。

固然,在地鐵車廂內吃鳳爪、扔骨頭,確實有違公德與相關規定,確實應該受到乘客、網友的批評和相關部門的處罰。但是,這種批評和處罰,只能在法律允許的權限範圍內。比如,乘客、網友可以批評其不文明行為,地鐵方可以依據相關條例對其處罰。除此以外,對“鳳爪姐”的任何形式的擴大化審判,都是錯誤而且危險的。

“鳳爪姐”之錯,在於其在地鐵車廂吃鳳爪、扔骨頭且不以為錯。但她憑自身才學而成為小提琴老師、她參加相親節目並牽手成功、她的各種信息並不是“錯”,與她在地鐵車廂扔垃圾壹事無關。現在卻被“網曝”們壹壹爆料,最終導致她丟失工作、所在公司業務受挫。

這種“網曝”其實是典型的“網暴”——網絡暴力。它通過網絡去搜索、曝光、散播各種信息,從而在輿論上對被曝光者施加巨大壓力,來滿足“網曝”者的獵奇心、表現欲和嗜血本性——以舔舐他人痛苦為樂。這種“網曝”者往往自居“道德高地”,對在某事上處於“道德窪地”者盡行“痛打落水狗”式的“網暴”。這種“網曝”常以“公心”的面目來行“私念”,表面冠冕堂皇,內裏陰暗齷齪。但在當下中國,他卻常常如願以償。他公開淩辱了“被網曝”者,不僅品嘗到虐待別人的“快樂”,還贏得了“公眾”的眼球與掌聲。如材料中的“鳳爪姐”,被“網曝”後丟了工作,失了生計。“網曝”們必然是很享受這壹過程,很願意看到這種結果的。只是我們曾否想過:因為在地鐵車廂裏吃鳳爪、扔骨頭就被辭掉工作,這合法嗎?符合道德嗎?

顯然,這既不合法,也不符合道德。在公***場合亂扔垃圾,只能依法處罰其扔垃圾的行為,而不能牽連、擴大至其它方面。對“亂扔垃圾”者進行教育和處罰,是為了維護和倡導文明,而不是為了迫使其失掉生計。“網曝”的所作所為,比“鳳爪姐”更堪憂,對社會文明的破壞和毒害更甚。“鳳爪姐”僅是個別現象,“網曝”卻是集體行為。更且“鳳爪姐”以“惡”的面目出現,極易被人辨別與制止;“網曝”們卻以“善”的面目很隱蔽地行“惡”,煽導輿論、毒害社風,卻不易被識破與懲處。兩相比較,“網曝”之害遠甚於“鳳爪姐”者。2013年高中女生琪琪因被懷疑行竊慘遭“網曝”而自殺,這樣的“血的教訓”,似乎並沒有引起我們的足夠重視和深刻反思。

“網曝”的盛行,有其諸多因素。壹方面,“網絡時代”是新興產物,社會各界對其認知仍處於初級階段,在網絡行為的法律規範、道德塑造上正處於摸索期、模糊期。另壹方面,當下民眾現代公民素養的缺陷、“娛樂至死”社會風潮的肆虐,使得“網曝”這類“審醜”的“集體狂歡”不時上演。但更深層的因素,應該是我們的盛行“道德審判”的民族文化病弊。魯迅筆下冷酷對待阿Q、孔乙己的民眾,文革時期冷酷將“犯人”遊街示眾、圍觀侮辱的“革命群眾”,與當今冷酷對待琪琪、“鳳爪姐”的“網曝”者們,其精神面目何其神似。這種“道德審判”,總是以“衛道士”者自居,為了“衛道”,罔顧法律、人情,肆意踐踏他人尊嚴、侵害他人隱私。這些,又與清代戴震所批判的“以理殺人”何其貌似。

要防止“網曝”變“網暴”,壹方面我們要繼續建設、完善規範網絡行為的法律與道德;壹方面我們要提升公民的文明素養、矯治“娛樂至死”的低俗社風;更重要的方面是對嗜好“道德審判”的民族文化病弊的根治。若能如此,則健康、文明之中國網絡時代可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