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在水中找鱔魚洞的技巧,鱔魚壹般在軟泥中打洞或在天然的泥洞或洞穴中打洞,所以釣鱔魚壹定要先找個鱔魚洞。
黃鱔洞穴多造在池塘、湖泊、稻田或小河溝岸邊的水中,由壹個上洞、壹個下洞和壹個窩組成。上孔壹般在水面上下10 cm左右,下孔在水面以下30-40 cm左右。孔的直徑因黃鱔的大小而異。小的手指粗,大的可達6-7厘米。巢在上孔和下孔之間呈圓形,直徑約10 ~ 15 cm,是黃鱔轉身、產卵、孵卵的地方。
軟土中的鰻孔往往靠近吃水線,即使被淹沒也是暫時的。鰻魚會不斷改變洞口的位置,使洞口始終與吃水線平齊,以保持洞口濕潤,避免被水澆灌。鱔魚洞的鑒別可通過圓形光滑的洞口仔細尋找,洞口位於水線以上8厘米以內。發現洞穴後,還要看看有沒有從洞口向水線爬行的痕跡。有時候黃鱔的洞穴會在水線以下,這多半是因為水漲了,來不及調洞。
河流中的黃鱔洞穴沒有明顯的特征,壹般在水線以下。在壹些石堤上;那些縫隙也是鰻魚愛躲的地方,壹個山洞裏經常藏著幾條鰻魚。如果鰻孔靠近水面,或者水清的時候,壹眼就能看到。
釣鰻魚的時候,經常要用手摸洞。如果摸到壹個很深的洞,洞邊沒有泥巴,壹般是鰻魚洞,可以下鉤。還有壹種在孵蛋時尋找黃鱔的簡便方法,就是在洞的水面上有壹個直徑約為10 cm,由微小的白色氣泡組成的圓圈。黃鱔對卵的保護性很強,很容易抓到卵。
二、釣黃鱔的方法黃鱔的食性多種多樣,但以肉食為主。它喜歡陰涼,怕光。它白天躲在洞穴裏,晚上出去覓食。黃鱔洞穴多位於水田或湖泊岸邊,洞在水下8厘米左右(註意蛇也在水岸邊打洞,但蛇洞多在水面以上,稱為幹洞)。雄性黃鱔有吐痰的習慣,所以如果水面岸邊漂浮著泡沫,說明附近有黃鱔洞穴,有些地方潮濕多雨,離水面20厘米左右的岸邊常有黃鱔洞穴。
釣鰻魚的釣具大多是自制的。取壹根長1~1.5米的細竹竿,在竿的細端系上壹個寬門大鉤。也可以用粗鐵絲代替竹竿,但鐵絲後端要彎出手柄或裝上木柄,否則很難握住。使用蚯蚓、泥鰍等。作為誘餌,把它放在鉤子上。最好是從口中刺入鉤子,蓋住整個鉤子。釣魚時,找到洞口,將魚鉤放入洞中,可以用手指彈起水面發出聲音,吸引鰻魚咬餌,也可以慢慢來回挑逗竹竿,引誘其上鉤。當感覺魚咬鉤時,應立即將魚竿向前推,使魚鉤更深入魚口,然後轉動竹竿(不要太用力),使鉤尖牢牢鉤住。這時候可以慢慢拔出竹竿,不要太快,否則很容易讓魚嘴鉤清跑了。
當黃鱔出水將近壹半時,要用手抓住提離水面。黃鱔極其滑,空手抓不住。抓之前要包壹塊幹布,或者用竹片做夾子,用竹片中間20厘米左右的螺絲做軸,上半部分鋸齒。
黃鱔也可以上鉤。這個時候釣魚要在晚上,只用魚線、魚鉤、掛件。掛完餌,把魚鉤扔在離岸邊不遠的地方,把線關緊,把線掛在岸邊插穩鈴鐺的竹簽上,然後等魚上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