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特征
身體顏色從卡其色到棕色,遊泳腳為棕色或紅色。體表除脊部、邊緣及腹部兩側的前、底部有許多短毛,體表分布有許多黑點。雄額角直,尖刀狀,雌端略向上彎曲。腳有座關節刺。額角有6~9齒,從腹部到第六關節後部有縱脊,尾關節無側棘,足有座棘,但比基關節小。雄性交媾者有尖尖的頂端,寬的基部,略呈三角形的腹面,雌性交媾者的前突和中突近長。
生活習慣
斑節對蝦(Neo-Penaeus monodon)是沿海淺海的壹種蝦類,常棲息於沙質淤泥或泥質底海區。這種蝦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很強,喜歡潛伏在沈積物中,只露出眼睛和觸角。食性為雜食性、肉食性,幼蝦與對蝦相似。成蝦主要捕食底棲生物,也吃底棲浮遊生物,喜歡在傍晚或清晨覓食。它對低溶解氧有很強的抵抗力。幼蝦窒息點為1.64mg/L,成蝦窒息點為0.30 ~ 0.61 mg/L,能在pH值為7~9的水中正常生長,適宜溫度範圍為12~37℃,適宜水溫為25℃~28℃。該蝦屬於廣鹽性蝦,可在比重為1.004~1.025的水中養殖,經逐步淡化馴化後,甚至可在比重較低的微鹹水淡水池塘中養殖。
生殖習性
斑節對蝦性成熟範圍為10.0~15.5cm,成熟個體8.0cm,重7.0 g,性成熟比例隨體長增長而增加,個體越大,性成熟比例越高,產卵時間越早。反之,小個體性成熟比例小,產卵時間晚。
每年3-65438+10月在沿海地區都能見到成熟的斑節對蝦,但由於沿海地區的水溫不同,性成熟高峰期早晚也不壹樣。珠江口的成熟期為6-8月,汕頭沿岸有兩個繁殖高峰期,第壹個在5-6月,第二個在8-9月,山東的產卵時間為6-8月。在性成熟的雌性蝦中,卵巢從頭部胸甲胃的前面向後延伸到腹部的末端。透過甲殼可以看到卵巢,顏色變化與蝦相似,從透明到淺黃、淺橙、深綠甚至紅綠。雌蝦壹般在夜間產卵,壹般在21到淩晨3點,每次產卵量因個體大小而異,壹般在100到200000之間。產卵後,卵巢內仍可見大小不壹的再生卵,卵巢可再次成熟產卵,這是壹種多次產卵的類型。
斑節對蝦的特異性鑒定方法
首先看新斑鱧的體色,新斑鱧的體色為淺棕色,體表光滑,表面散布有許多藍色斑點。
然後再看新對蝦的短毛,新對蝦體表凹陷部分有短毛,新對蝦屬於近岸淺海蝦類。
然後,通過觀察斑節對蝦的生理特性,發現斑節對蝦具有雜食性強、溫、鹽範圍廣、生長速度快、抗病能力強等優點。
然後,觀察斑節對蝦的生活習性,發現斑節對蝦具有較高的耐受力和耐缺氧能力,有潛至水底的習性。
然後再看新對蝦的分布情況,發現新對蝦主要分布在膠東半島以南的近海和日本東海岸。
之後新對蝦的藥用價值以殼薄、體肥、肉嫩、味美著稱。能補腎壯陽、滋陰健胃;對陽痿、筋骨疼痛、手足抽搐、全身瘙癢、皮膚潰瘍等有壹定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