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到武定縣城,走老路有九十多公裏,現在通了高速公路,僅七八十公裏,開車壹小時抵達。
時光如果倒回去八十多年,這條路上行走著壹個風姿綽約的婦人,騎駿馬、戴黑帽、穿上衣、長裙、上飾紋飾、著黑色鞋子。前後壹大群隨從跟隨。
這個女人叫那安和卿,是武定茂蓮那土司的太太,丈夫去世那年,她剛滿二十二歲,與貴州安土司、昭通龍土司、四川沙土司、羅土司家都是親戚關系。那時,龍雲是雲南省主席,那安和卿經常來昆明龍雲家裏,閑談中談及彜族文化方面,龍雲給那安和卿介紹了壹個研究彜族文化的西南聯大學生馬學良。
馬學良在昆明認識那安和卿之後,決定跟她到武定萬德去調查彜族典籍。他們從昆明走了三天到達武定縣城,再行三天來到了金沙江邊那土司家駐地。土司府當時還稱土司衙門,還掛著“知州”、“土知府”的匾,土司府的布置防守十分嚴密。
那安和卿是茂連第十壹代第十六位土司,也是茂連的最後壹位土司。生於光緒十二年(1886年),為茂連土司家的司馬安振幫之女,小名叫秋草,成人後叫安和卿,十六歲時嫁給四十四歲的那靖保為妻,成為土司的第六房小老婆,也是最後進土司府的壹個。
在她二十二歲時為土司生下壹女,名叫那錦雲。
土司那靖保好吃鴉片,整天躺在煙榻吞雲吐霧,從不理政。前面的幾個老婆要麽是漢人不熟悉彜人事務,要麽是純粹的婦人,只有那安和卿從小出生在黑夷貴族家庭,明了世襲土司應該做的事情。因此,土司家的大小事情皆由那安和卿處置。
土司死後不久,她又為土司生下壹個遺腹兒子,名叫那維新。按照土司家的規矩,壹切事務由衙門頭人也叫司馬的王萬鎰代管。1916年王萬鎰死,這時,那維新僅八歲,經武定縣知事批準,暫由曾獲清末貢生的馬德坪土舍那沛之入主萬德“代辦”壹切事務。1922年,那維新年滿十四歲,接襲,實際上還是由母親那安和卿主事。
萬德地區地處滇川邊界,山高箐深,交通閉塞,聚居著彜漢人民。自明朝嘉靖年間以來,這裏壹直處在土司的統治之下,延續著農奴制度。土司不僅強迫人民交租,而且還要納貢,服勞役;土司衙門設有監獄,養著家丁,為了和周圍土司爭奪勢力和利益,經常打冤家;土司憑著世襲職位,可以任意到元謀、祿勸、武定抓人、殺人,並把家中的壹切開支全部攤派在窮苦老百姓頭上,遇到婚喪嫁娶和逢年過節,還要派款派夫,敲詐勒索。土司夫人那安和卿說:“兩足行者,是君主的人;兩翅飛者,是君主的禽;四足行者,是君主的獸。”
那安和卿的土司府正好在萬德,離縣城有壹百多公裏,離金沙江邊也有五十多公裏。江對岸屬於會理,有那土司的親戚,更重要的是己衣江邊有壹潭溫泉,對於講衛生重時尚的土司夫人,真是壹個好地方。於是發下土司令,讓勢力範圍內的所有成員,統統拿起工具,從萬德到己衣江邊,修了壹條寬三米長五十公裏的道路。從此,這條通住溫泉的路上,經常看見土司夫人的身影。
這些發生在土司家裏的顏色故事,成為江湖味道,為後來的藝術家們提供了豐富的想像。
其實,在西南聯大學生馬學良的眼中,土司夫人是壹個美麗而開明的女人。
那土司家有壹書樓,藏的全是彜文經典,那土司去世後,那安和卿不識彜文,只好把書樓掛上大鎖。她知道那些經典都是彜族文化的精髓,她很想把所有的彜文經書,介紹給內地。於是,她把土司府所藏的珍本倮文經典,經馬學良介紹半贈半售於北平圖書館。並且把殘存的十數方倮譯太上感應篇雕版,也壹並交北平圖書館收藏。
不僅如此,土司夫人還把兒子送到天津南開中學讀書,畢業後又去昆明講武學堂習武,曾任金沙江邊防司令。
1950年後,萬德土司府成為鄉政府駐地和農民的住房,壹部分成了小學。七十年後的今天,曾經占地壹萬多平方米的土司府,僅存花廳和觀音堂在講述著那氏土司家的故事。
民間津津樂道的則是那條通往溫泉的路,以及泡過土司夫人胴體的溫泉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