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越南導演陳英雄的越南三部曲,其中兩部發生在20世紀50年代的夏天。壹個是女性成長的故事,壹個是家庭的故事。豆瓣上的評分都很好。
《青木瓜的味道》是陳英雄的第壹部故事片,1993在戛納電影節首映,獲得了金攝影機獎、凱撒電影節最佳外語片、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
這部電影發生在越南戰爭前的越南城市西貢。在炎熱潮濕的熱帶氣候中,寧靜的夜晚不時響起警報的汽笛聲。
故事的主角是壹個叫梅的女孩,她是壹個孤兒,年輕時被送到壹個大家庭裏工作。因為她長得像女主人死去的女兒,梅深受女主人的喜愛。
但主人家不斷沒落,女主的樂師丈夫離家後再也沒有回來,女主只好忍痛將梅送到另壹家當傭人。這暗示了越南戰爭前後越南新舊時代的更替。
梅仍然光著腳在房間裏走,收拾衣服,準備飯菜...但是她已經從壹個女孩成長為壹個女人。有壹天,她偷偷試穿女主人送的衣服,塗上口紅,結果被鋼琴師發現。
單純如木瓜,又帶著成熟的東方女性美,吸引了年輕的鋼琴家。於是他離開了熱情的摩登未婚妻,選擇了代表著完全不同人生的梅。
這可能是陳英雄對越戰前越南生活的懷念,對越南簡樸生活的懷念。
影片結尾,鋼琴導師梅邊讀邊寫。最後,梅穿上傳統的越南服飾,房間裏的光線是金色的,柔和的。在鮮花的簇擁下,她擡起眼睛,笑得像油畫壹樣美麗,壹只手輕輕地刷著她隆起的小腹。
這預示著生命是無窮無盡的。
這種對日常生活的細致描寫,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是枝裕和的《散步》和《海傑日記》,還有侯孝賢的《愛塵埃》,都是用慢鏡頭對日常生活的真實記錄,具有地方特色。
這三位導演的相似之處可能是由於陳英雄對小津安二郎作品的研究,他的電影有著濃厚的小津氣息,繼承了壹種東方電影詩歌的風格:用極慢的敘事方式和極富散文詩般藝術感的鏡頭講述人生。
越南的生活場景用慢鏡頭慢慢展開。
50年代的越南是壹條老街,屋外斑駁的墻,大院子,各種郁郁蔥蔥的植物。
雜貨店,穿著灰色布襯衫的媽媽,小女孩清澈的眼睛,女孩在晨光中舀水洗臉。夏天蚊帳旁的油燈,大宅裏的天井,柴火上鐵鍋的白菜炒肉,涼涼的木瓜,掐死螞蟻的小動作。
影片雖然還原了越南的熱帶風情,但全片都是在巴黎的攝影棚裏完成的,所有場景都是布景。
陳英雄14歲移民法國,定居巴黎,所以他的電影也有法國的浪漫氣息,這可以從《夏的味道》中慵懶的英文歌曲和浪漫的二人轉看出。
《夏日的味道》發生在越南河內,2000年上映。它曾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影片以三條線展開,分別是三姐妹的生活。
與講述個人成長的《青木瓜的味道》相比,講述家庭關系的《夏天的味道》的對話場景非常多,有三姐妹的對話,情侶的對話,兩個兄弟姐妹的對話。
三姐妹在為母親的忌日準備食物時,會和男人進行壹場關於食物的家庭對話,或者說壹個黃色笑話。
吃完飯,說說父母。對於家庭生活,總是需要討論出身家庭的父母對子女的影響。三姐妹談到了她們母親去世前想念的另壹個男人。連總是選擇相信她母親除了她父親從來沒有愛過任何人。
作為孩子,我壹直想相信,在我心中,父母是最完美的。
對生活細節的掌控,在很多特寫中都有體現。比如壹對獻祭雞的特寫,剛做好,金黃油亮。三姐妹四處看了看,對成品非常滿意。這是壹種生活中的儀式感,讓人覺得沈浸在瑣碎的日常生活和無用的快樂中。
“順化的大果榕和泡菜蝦壹起吃起來很澀”“下雨天吃熱紅薯”等。這些日常生活細節的描寫,恰恰是影片中最珍貴的地方。正如“小說藝術的根本目標是呈現對生活的準確描述”,電影的根本目標也是如此。
電影的東方意境,現在充滿了含蓄的鏡頭。比如二姐告訴老公自己懷孕了,三姐以為自己懷孕了。有壹個三秒雞蛋的特寫,暗示生命的誕生。
以及大姐遇到情人後墻上的腳印,暗示兩人有不可名狀的情節。
生活並不總是美好的,充滿未知和復雜的暗礁。生命的真實恰恰體現在這些生命的無常和人性的糾結上。
兄妹之間的浪漫。母親和父親去世後,雙和清兩姐妹結婚,搬出了老房子,留下了蓮、海、蓮和海兩姐妹,感情曖昧。漫長的雨天,兩個人在屋裏消磨時間。
圍城形式的親密。和連發生關系後,連曖昧的男朋友出於害怕生出各種顧慮,開始躲著她。
同樣的,老公坤,大姐霜降,也有被囚禁的感覺。他受不了霜降流產後的家庭氛圍,就經常在山裏拍照,和山裏的村婦生了壹個兒子。
隨著劇情的推進,三姐妹的生命暗礁逐漸浮現。
連婚前懷疑自己懷孕,對方卻選擇逃避不負責任。爽姐老公告訴她,他在外面生孩子了。二姐梅懷孕後不久,就發現了壹直深愛著她的丈夫出軌的證據。
在壹次聚會上,三姐妹在坦白了自己的糟糕處境後忍不住哭了起來。
但最後發現連未婚先孕只是虛驚壹場。大姐也選擇了和老公和解,二姐可能也發現老公在最後時刻選擇了忠誠。
年底又是母親去世的壹年。
生活壹直在繼續。不管時代怎麽變,發生了多少事情,生活還是要繼續。就像“在人生的道路上,妳不停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