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壹直在 育兒 界裏是個大難題。
退燒知識學了千百遍,用時還會手忙腳亂的。
孩子壹發燒,家長都很焦慮,恨不得馬上能退燒。在焦慮的驅使下,有很多家長就會用壹些「退燒偏方」,風險重重。
其中, 「灌腸退燒」 就是近幾年比較風靡的壹種方法。
灌腸退燒可以給孩子用嗎?真如宣傳中說的那樣有效無害嗎?
壹起聽聽兒科醫生是怎麽說的。
灌腸退燒究竟是個啥?
灌腸治療, 就是把液體或藥物通過肛門註入腸管,來達到治療的目的。
表面意思就是,壹種清潔腸道或給藥的方法,當孩子感冒發燒時,如果不配合吃藥,也不好好打針,醫生可以選擇往孩子肛門插管灌藥以此來達到退燒的藥效。
這聽起來,好像比打針吃藥酷炫多了,快速退燒,無創傷無痛苦,藥物穿腸過,涼爽體中留……
沒那麽簡單。
很多人會把 灌腸退燒 和 灌腸療法 混為壹談,事實上這是兩個概念。
兒科中確實有時會用到灌腸,比如腸鏡檢查、手術前的清潔,還有就是大孩子嚴重便秘時的處理,都不涉及到退燒。
另外,當孩子發燒,但不配合吃退熱藥的時候,可以考慮使用對乙酰氨基酚或者布洛芬栓劑,經肛門直腸給藥,但是,這和「灌腸退燒」也不是壹回事。
灌腸退燒完全就是壹種沒有科學依據的退燒方式,在各大權威指南或資料中都沒有被認可。
不僅如此,現實中給孩子灌腸退燒用的「藥」也是五花八門,有冰水、有頭孢類抗生素,還有利巴韋林、地塞米松,甚至有金銀花、柴胡、板藍根、喜炎平等。
這些方法用下去,孩子可能會很快退燒,然而快速退燒的另壹面,可能會引起患兒嚴重的不適感。 同時,壹些藥物直接被直腸吸收,還會導致不可忽視的安全風險。
灌腸退燒會有哪些危害?
壹些所謂的「醫生」會告訴家長:灌腸退燒,不經過肝臟代謝,沒有副作用。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當藥物灌入直腸,有效成分被吸收後,都是要進入血液的,絕大多數都是通過肝臟來代謝掉,並非只有口服才會進入肝臟。
事實上,不靠譜的灌腸退燒對孩子來說就是壹個大坑。
造成腸粘膜損傷
孩子的腸管很脆弱,如果灌腸操作不當,輕則損傷腸粘膜,重則還會導致腸道出血、穿孔,甚至有生命危險。
包括給孩子灌冰水這種方式,雖然可以短期起到快速降溫的效果,但是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痛苦,估計連大人都不能接受這樣的治療方法。
導致腸道菌群紊亂
人體的腸道內有很多對我們身體有益的細菌,灌腸有可能導致腸道正常菌群失調。
特別是抗生素類藥物,會殺死有益的益生菌,導致繼發性腸道疾病。
降低免疫力
灌腸療法,多被小診所推崇,由於專業知識的不足,個別醫生為迎合家長追求孩子退燒快,會使用大量激素進行灌腸,可能會造成孩子肝功能損傷、免疫力降低。
引起過敏性休克
灌腸療法不像打針,不做皮試,家長也不清楚具體用的什麽藥,壹旦出現過敏性反應,很可能導致嚴重後果。
這些悲劇,希望所有家長警醒
除了灌腸退燒,這些退燒方法同樣不推薦,比如 肌肉註射、捂汗退燒、酒精擦浴、冰敷 等等。
正確退燒的流程和方法
1. 先測寶寶的體溫
通常,我們會使用電子溫度計和耳溫槍(不推薦水銀體溫計),來給寶寶測體溫。
寶寶各個部位的發熱體溫不同。根據美國兒科學會,如果 額溫、耳溫、肛溫 38 ,口溫、腋溫 37.5 時,就認為寶寶發燒了。
寶寶發燒了,要不要趕緊給他吃點退燒藥?
冷靜,先別慌。
2. 看他的精神狀態
壹般超過38.5度需要吃退燒藥,但是!如果娃的精神狀態還不錯,能吃能玩能睡,即便超過這個度數,也可以繼續觀察。
適當增減衣物
我們可以隨著寶寶的體溫變化,幫他靈活增減衣物,總之,怎麽舒服怎麽來!
在體溫上升期:寶寶的體溫不會太高,會覺得冷、手腳發涼,這時,可以給他打開空調、適當穿衣穿襪;
在體溫下降期:身體會通過排汗把體溫降下來,寶寶會覺得熱,這時,就給他適當脫減衣服、增加散熱。
所以,寶寶的那壹身汗是他發燒到壹定程度,自發散熱的結果,並不是悟出來的!
把寶寶裹成壹個北極熊,不利於他散熱,反而會迫使體溫升得更高,出太多汗導致脫水!
及時補充液體
多補充母乳、牛奶、白開水、果汁、雞湯等,幫他補充流失的水分。飲食上,需要壹些好消化、有營養的流質食物,幫助身體對抗疾病。
酒精擦身、溫水浴、退燒貼、暖水袋等,費力不討好,就別再折騰寶寶了,寶寶生病期,需要多休息!
3. 正確吃退燒藥
壹般來說,寶寶因發熱表現出頭暈頭痛、四肢酸痛、情緒低落等各種不適,體溫 38.5 (腋溫)時,可以考慮吃退燒藥。
當寶寶體溫超過38.5度,就要考慮給娃用藥了。當然這不是硬指標,如果寶寶精神狀態不佳,即便沒過38.5度也可以用藥。
但是!如果寶寶有高熱驚厥病史或已出現過高熱驚厥,體溫壹到38度就要馬上用藥。
用啥藥呢?
對於兒童感冒發燒,目前,世衛組織僅推薦2種退燒藥: 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 商品名稱 泰諾林美林 適用人群 3個月以上6個月以上 退熱特點 普通發熱退熱效果更強 單次劑量
10-15mg/kg5-10mg/kg 起效時間 口服後30分鐘口服後15分鐘 最短間隔 4小時/次6小時/次 最高限量 不超過4次/天不超過4次/天
建議:
① 分情況用藥。 普通感冒、手足口、皰疹性咽峽炎引起的發熱,首選對乙酰氨基酚;幼兒急疹、流感引起的高熱,可以考慮布洛芬;
② 單壹用藥即可。 如果不得不交替使用,請先咨詢醫生,以免發生用藥錯誤;
③ 能口服就口服。 壹般情況下,退熱栓更多適用於無法口服藥的特殊狀態,不用作首選;
④ 感冒藥+退燒藥,很容易過量! 相當於同壹種藥物吃了兩次,對寶寶副作用大。
⑤ 如果體溫控制住了,或在38.5 以下,且精神狀態好時,就可以考慮停藥。
阿司匹林、尼美舒利、安乃近、復方感冒藥、中成藥、退燒針等,都不推薦!
退燒的那些問題
發低燒怎麽辦?聽說低燒會損害身體?
嗯,妳這確實是聽說。低燒壹般不會損害身體,但低燒超過5天則需要檢查原因了。
反復燒起來怎麽辦?
壹般來說,退熱劑的效果能維持幾個小時,如果又再次燒起來,可以再次服用同種退熱劑。但要註意時間間隔(對乙酰氨基酚4小時,布洛芬6小時)。
如果兩次發燒時間間隔很短,可以給娃多補充液體,增加散熱。也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換另壹種成分的退熱藥。
發生幼兒急疹怎麽辦?
疹子出現3天後會自行消退,所以不需要用任何藥物,特別不要用抗生素,家長給娃適當補充水分,保持室內安靜、舒適,空氣新鮮,流通。不要穿太多即可。
退熱效果不好怎麽辦?
要考慮這麽幾個方面:
藥量是否夠了?前文中給了表,壹定要仔細看。
水喝得夠了嗎?發燒後要多補充液體哦。
高熱驚厥可以提前預防嗎?
如果寶寶之前有過高熱驚厥,那麽發燒後很可能再次出現驚厥,家長要及時給娃用退熱劑。
如果之前還沒有發作過,那麽要註意是否出現神經系統的興奮狀態,比如頭痛、失眠,精神興奮,因為神經系統的興奮癥狀很可能是高熱驚厥的前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