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我國發作率較高的慢性疾病之壹,目前我國糖尿病患者已超過1億,也就是說每14個人中就有壹個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本身並不是特別可怕,但是它卻能引發十幾種並發癥。如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腎病、糖尿病等,因此,大多數人都對這種疾病很重視,在血糖升高時,就會及時預防。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有這樣的認知。
案例:
壹年前,65歲的曹大嬸因為身體不舒服到醫院就診,卻被查出了高血糖。之後,她在飲食上就控制了很多,不再吃油脂高、糖分多的食物。可前段時間,曹大嬸去醫院體檢時,血糖值卻升高至7.0mmol/L,接近糖尿病的臨界值。
為了弄清楚血糖為什麽會升高,曹大嬸特意詢問了醫生,而醫生詳細了解了她的飲食、生活後發現,曹大姐雖然不吃甜食,但壹些高澱粉色蔬菜卻沒有忌口,平時還是照常吃,所以,血糖才會慢慢升高。
有血糖問題的人,平時輕易不會碰白糖,以及其他甜度高的食物。因此,若病情出現惡化,壹定是其他的飲食有問題,要盡快進行排查。比如馬大嬸常吃的這2種蔬菜
1、芋頭
芋頭是生活中常見的食物,其主要成分是澱粉(碳水化合物),含量能達到13%,患有糖尿病的人平時要少吃。因為,當人體攝入過多澱粉時,血液中的糖類物質會增多,從而引起血糖波動。
2、老南瓜
很多人都認為南瓜對血糖沒影響,但這種看法不完全正確。因為,成熟度高的老南瓜中便含有較多的糖分,再加上它比較好消化。因此,平時如果吃得太多,也會使血糖水平出現浮動。
1、過度肥胖,超重;
2、作息不正確,經常熬夜;
3、長期久坐不動;
4、冷熱交替,刺激腎上腺素分泌;
5、工作、生活壓力大,情緒容易失控;
6、生活習慣較差,經常抽煙、喝酒;
1、全身莫名的瘙癢,晚上情況會更嚴重,皮膚發紅、幹燥;
2、肢體末端(手腳部位)經常感到麻木,提不動重物;
3、經常感到口幹舌燥,每天都需要喝很多水;
4、身體出現傷口,但愈合速度緩慢,還經常會發炎、感染。
1、規律作息
睡眠時間、睡眠質量對血糖有著壹定影響,如果平時經常熬夜,或是睡不好,人體會出現內分泌失調,影響身體的代謝,導致血糖不穩定。所以,平時要嚴格控制作息,保證身體能夠充分休息,避免血糖的升高。
2、 調整飲食
糖尿病是代謝類疾病,或者叫做生活習慣病,因此要調整血糖,就要從吃入手,患者要嚴格控制熱量,飲食上要均衡搭配,做到每天“兩拳頭主食”、“壹掌心油脂”、“壹斤蔬菜”、“半斤水果”。
餐食盡量做到 定時定量,少吃多餐,清淡為主。
3、監控血糖
雖然監控血糖不能預防糖尿病的發生,但是可以做到早發現異常,早去醫院就醫治療
檢測頻率:每周至少2次血糖監測,包含空腹、餐前,三餐的餐後兩小時血糖以及睡前血糖。
參考文獻:
1董麗.《影響血糖水平的飲食因素》.家庭醫學.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