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控制總熱量,營養要均衡
所謂控制飲食,是指合理的膳食結構和攝入數量而言,並非是無限制的減少
飲食量。人體生命活動必需的營養素如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等全部來源於飲食,因此,無論是健康人或糖尿病患者,飯總是要吃的。只是應該如何吃、吃什麽、吃多少、如何搭配,對糖尿病病人則有更多的講究與限制。
糖尿病飲食的總體原則是控制全日總熱量,既要保證身體新陳代謝所需熱能,又不能使熱能過高而加重胰島的負荷。總熱量壹般按標準千克體重計算,但要結合體力活動情況和身體的胖瘦來調整。對肥胖病人,應予適當減少,以使其體重逐漸有所下降;對於消瘦的病人則要適當提高,以使其體重逐漸有所上升,最終達到正常體重。
人體所需總熱量由基礎代謝、體力勞動和食物在消化吸收代謝過程中所需的熱量三個部分組成。壹般基礎代謝所需熱量為每小時每千克體重1千卡:食物代謝所需熱量在壹般的混合膳食的患者,可使基礎代謝率提高10%。膳食中蛋白質含量越高,食物代謝所需熱量就越多。體力活動所需的熱量因每日活動量而定,活動量越大,消耗的熱量越多,活動量越小,消耗的熱量也越小。人體每日總熱量的產生與消耗總是保持平衡的。
人體每日消耗的熱量主要由糖類(碳水化合物)提供。糖類供給不足則分解脂肪與蛋白質,難以維持熱量的產生與消耗間的平衡。脂肪分解可產生乳酸及酮體,糖尿病病人因代謝異常,乳酸或酮體在體內產生過多,而導致乳酸性酸中毒及酮癥酸中毒。脂肪與蛋白質的大量分解,導致身體消瘦,體質下降。因此糖尿病人攝入的糖不能過低。另壹方面,合理地攝入適量的糖,還可以改善糖耐量,調整甘油三酯及血清膽固醇的濃度,提高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壹般來說,在糖尿病病人的飲食中,碳水化合物占總熱量的55%~60%,蛋白質占15~20%,脂肪占25%。
碳水化合物是飲食的主要部分,對於空腹血糖低於11.1毫摩爾/升的患者,在保持總熱量不變的條件下,在允許的比例範圍內盡量增加糖或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即使空腹血糖高於11.1毫摩爾/升的患者不宜采用高碳水化合物飲食,但每日攝入量不應少於150克。對於空腹血糖正常的糖尿病患者,或同時應用磺脲類降糖藥及胰島素的病人,壹般每日攝入的碳水化合物應為200~350克。
食物要多樣化,交替食用,切不可偏食。每日必須攝取的食品有下列四大類:
谷類:以碳水化合物為主,還可提供少量蛋白質(約占10%)及微量脂肪。主要作用是提供熱能。提倡吃粗糧,因其所含的維生素B類和食物纖維比細糧多。
大豆類、蛋類、豬肉、禽肉、魚、乳類:以蛋白質為主,也提供部分無機鹽及維生素。糖尿病患者蛋白質代謝紊亂及糖元異生活躍,每日需要的蛋白質比正常人多,因此該類食物攝入量可以適當多壹些。
蔬菜、水果類:含較豐富的無機鹽、維生素及食物纖維。水果須註意選用低含糖量的,每日也不宜吃得過多。如量多,或食含糖量多的水果,須註意減少相應量的主食。蔬菜壹般含糖少,在我國普通人膳食中,是提供無機鹽、維生素及食物纖維的主要來源。
油脂:主要提供熱能。多樣化食物既是豐富全面營養物質的來源,又有助於患者堅持合理的飲食治療,提高生活的樂趣。
(2)少吃多餐,定時定量
糖尿病人的進餐以少吃多餐為宜。這是由於進食後血糖會迅速升高,高血糖
可刺激胰島細胞釋放胰島素。進食越多,血糖越高,在單位時間內胰島細胞分泌的胰島素越多,負擔也越重,不利於胰島功能的恢復。另壹方面,由於糖尿病人胰島素分泌延遲,大量進食後又易引起空腹低血糖。如果用少吃多餐的方法,既可以避免對胰島的過度刺激,又有利於避免空腹低血糖的發生。所以那種搞壹日兩餐;或者早餐、晚餐敷衍了事,采取午餐來大吃壹頓的作法是不可取的。
病情波動或用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的病人,每天應當進5~6餐,即在三正餐之外加2~3餐,加餐的食物均從上餐中扣出。早、晚用口服降糖藥者,可以將每天食物總量分成四份,三正餐各占1/4,剩下的1/4再壹分為二,用於上午9~10點和晚上睡覺前各加餐壹次;每天口服降糖藥3次者,可以將食物分成5份,三正餐各吃壹份,剩下兩份用於上午9~10點、下午3~4點、晚上睡覺前各加餐壹次。用胰島素者上午9點和夜晚睡前加餐很重要,這是由於早餐前胰島素用量大,往往於上午10~11點出現低血糖反應。晚餐前註射的胰島素,也易引起夜間的低血糖。用中效胰島素者宜下午3~4點鐘加餐。睡前加餐,最好主食與蛋白質各占壹部分,有利於防止後半夜低血糖,因為蛋白質約有50%左右可以在體內經過,定時轉變為糖。
(3)其它註意事項
主、副食數量應固定:主食主要含碳水化合物(澱粉為主),副食主要是含蛋白質較多的食物及壹些含糖少的蔬菜,副食還要註意選擇含較多食物纖維及不飽和脂肪酸的食品。
不食零食:尤其是含糖的糖果、點心、小食品、冷飲、甜酒等。對於含單、雙糖較多的水果,也宜慎食,壹般每日不超過相當於25克主食的數量,且需要相應減少主食量。出席親朋會餐、宴會時,應控制食量及註意食物品種,切不可暴飲暴食。
偶因意外發生低血糖時,可立即吃幾塊餅幹或幾顆糖果、少量糖水等以緩解。自己知道發生低血糖原因的,要總結經驗,以防再發;不知道原因的,應該找醫生處理。
對任何新的食物或療效食品,都要慎重食用。首先應該了解其有無對糖尿病產生不良影響的成分,在排除之後,開始最好少量食用,在確定無害或有利後,再增加用量。應該強調的是,即使是“療效食品”,用它來完全代替主食的作法,也是不可取的。
如因故不能正常進食,要盡快找醫生調整用藥或飲食內容,以免發生低血糖及其他意外。因出差等原因,三餐不能定時者,應隨身攜帶方便食品,如餅幹、奶粉(無單、雙糖者)、鹹餅幹等以便按時適當予以加餐。
早晨不宜空腹鍛煉:鍛煉前宜適當吃點東西,並在早餐中減去相應的數量。
少食對血膽固醇影響較大的食物,以免導致或加重血管硬化。
糖尿病患者要控制食鹽攝入量,每日吃的食鹽應控制在10克以下,僅相當於4克的鈉,過多的食鹽可增加患者多種癥狀,且與並發癥有關。對伴有高血壓的患者更應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