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個經歷過學生階段的人,都對寫作有著特殊的感情。尤其是在自己的學生時期,親手挑選的字體,不僅代表了孩子從小接受的良好教育,也暗示了他們未來的“競爭優勢”。
很多家長為了能讓孩子在未來抓住機會,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把練字列在了孩子的單子上,但現實情況是,孩子未必像家長想的那麽“懂事”。
相對於家長要求孩子寫得端正的楷書,現在的中學生對“奶酪”更有偏愛。面對這種新字體,許多家長感到困惑: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家長們不妨先了解壹下奶酪體。
奶酪字體是什麽?
奶酪字體因其結構完整、書寫流暢而最早應用於手冊領域,同時配合手冊特有的橫縱網格,具有獨特的美感。尤其是在中學,這種字體壹度成為學生的最愛。
“奶酪體”因其書寫簡單、字體美觀,壹度成為中學生重要的模仿對象,甚至頻頻出現在考場上。
奶酪字體和正楷字體的區別
表面上看,“芝士風格”和“正楷”其實只是字體風格的區別。其實兩者完全有不同的區別。
正所謂“橫平豎直”,正楷書寫的要求,在奶酪身上根本不存在。芝士體更註重單個詞的寫法,而不是對整體的改編。此外,芝士體在字體間距、字體結構、筆畫排列等方面都不同於傳統的正楷。
不得不說,相比於正楷的可接受性,奶酪的處境更加尷尬,尤其是在老師眼裏,對奶酪更加厭惡。
這其實不難理解。參加受字體影響最大的考試。現在越來越多的網上閱卷,其實在壹定程度上對孩子的字體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整潔美觀的字體往往能幫助孩子獲得更好的“滾動效果”。
雖然奶酪字體看起來幹凈整潔,但這種幹凈整潔僅限於單壹字體。壹旦陳列在卷面上,就顯得擁擠淩亂。
如果再被機器掃描壹遍,在老師面前就黑了。面對這樣壹篇論文,沒有更高的欲望去評判它。
另外,為了表現自己的特點,很多奶酪字體的筆畫在書寫時會被省略。這種遺漏既沒有簡化行書的規範,也沒有楷書的規整,常常讓閱卷老師困惑不解,懷疑中國什麽時候造出了新字。
學生們與其專註於這些網絡名人字體,還不如腳踏實地,壹步壹步開始練習正楷。這才是學習和練習字體的正確方法。
對於壹些學生來說,寫正楷不是壹件容易的事。明明是壹個看起來橫平豎直的正楷,到了自己手裏卻變得歪歪扭扭,很難看。其實這是因為孩子“寫錯了”。
要知道練楷書是有“步驟”的:先筆畫,後字體,先字,後句。只有做好前壹步,才能壹步步走到下壹步,跨域的小心翼翼永遠學不好楷書。
楷書練習的正確順序應該是先拿壹本自己喜歡的,從筆畫開始練習。寫完兩個字,空出壹行,可以找個會寫的人糾正妳的錯誤,然後在空行填上修改過的字。
這樣每壹個字都有壹個寫和改的過程,可以讓大腦和肌肉有更深的記憶。
孩子需要熟練掌握筆畫,才能開始練習加字。
這種訓練雖然需要時間,進度也不夠快,但是每壹步都是慢而穩的。俗話說,積少成多。只要孩子能堅持幾個月,完成壹本字帖的練習,字體壹定會有變化。
每個從青春期走過來的人,其實都能理解初中生對奶酪字體的偏愛,但孩子不僅僅是感興趣,還有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去應試。他們不想將來吃大虧。最好不要讓自己的喜好影響到以後的生活。
Ps: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