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歲錢起源的故事
最早的壓歲錢出現在漢代,又稱贏錢。並沒有在市面上流通,而是以錢幣的形式作為觀賞品鑄造,具有避邪的作用。硬幣正面壹般鑄有“千年萬歲”、“消災辟邪”等吉祥文字和龍、鳳、龜蛇、雙魚等吉祥圖案。
有壹個關於壓歲錢的故事。傳說古時候有個小妖叫崇,黑白手。他每年除夕夜都會出來摸壹個熟睡孩子的額頭。孩子被摸後會發高燒,說夢話,退燒後會變成癡呆的傻子。人們害怕特事特辦傷害孩子而徹夜不眠,這叫“守特事特辦”。
據說嘉興有壹戶姓關的人家,夫妻晚年生子,十分珍惜。除夕夜,為了防止“崇拜”時時刻刻打擾孩子,孩子們用紅紙包了八個銅錢,拆開,拆開,再拆開。睡下後,把包好的八個銅錢放在枕頭上。半夜,壹陣陰風吹來,小黑人正要徒手摸孩子的頭。突然,孩子的枕頭爆出壹道金光,尖叫著跑開了。
於是故事傳開,大家紛紛效仿,除夕夜給孩子用紅紙包錢,我也不敢再騷擾了。因此,人們把這種錢稱為“珍貴的錢”。“珍貴”和“古老”的發音是壹樣的。久而久之,就叫“壓歲錢”。
長輩給孩子“壓歲錢”,代表著對孩子新的壹年的祝福。其實不壹定要用錢來“打壓年齡”。古今中外有很多孩子沒錢被“打壓”的案例。宋代大文豪蘇軾送給兒子蘇邁壹塊普通的硯臺,用硯臺上鐫刻的硯臺激勵兒子,“常以溫入道,常以驚進,常以富貴思,常以此書思人生。”
如果長輩在春節給孩子送上能夠激勵和引導孩子健康成長的“老東西”和“老話”,可能更有意義,也是壹種好的時尚。學生應該合理使用他們的“壓歲錢”,有明確的目標,更好地為他們的學習服務。
基於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壓歲錢象征著美麗,可以給我們帶來好運。壓歲錢能正確引導孩子健康成長,更有特殊意義,是壹種好的時尚。
壓歲錢的含義和象征
1,休克:另壹種理論源於古代的“休克”。據說古代有壹種兇猛的野獸叫“年”,每隔365天就會出來傷害人、動物和莊稼。小孩子害怕,大人就用鞭炮趕走年,用食物安慰孩子,這叫“抑震”。經年累月,演變成了錢而不是糧,到了宋代,就有了“嚇錢”。據史書記載,王少子南下,被壞人擄走,途中驚叫,不料被禦車救下,宋神宗給了他“驚喜金犀錢”。後來發展成了“壓歲錢”。
2.避邪:漢族人認為壓歲錢是給孩子的。當惡靈和惡魔或年傷害了孩子們,孩子們可以用這些錢賄賂他們,把邪惡變成好運。
至於“壓歲錢”的作用,就連《資同治鑒》這樣的正史也“證明”了。書中第二十六卷,談到楊貴妃的出生,說是“玄宗親自看了,欣然賜貴妃金銀錢。”這裏說的“給孩子洗錢”不僅僅是賀詞,更是辟邪辟邪的護身符。
據史料記載,從漢代到清末,長輩過年給晚輩壓歲錢的主要目的和唐玄宗的“給錢洗兒”是壹樣的,就是辟邪、辟邪。
壓歲錢到底有多幸運?
每年的壓歲錢是壹個地方獨特的習俗。多少合適?按照平均標準,500元左右是很常見的,但也要根據自己的真實情況。賺的多可以給的多,賺的少,關鍵是不要和別人比。央視的調查顯示,大部分人認為壓歲錢在500元以下,最多的人認為應該給到100-200元。
壓歲錢預示著來年的好運,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最好還是靠自己的經濟實力,不要刻意追求什麽。壓歲錢給多少,最基本的原則是量力而行,切忌打臉充胖子,因為壓歲錢只是過年習俗的壹部分,表達長輩對晚輩的期望,營造喜慶的氣氛。如果為了面子而投入大量資金,過年的時候最終會覺得不舒服。這不是本末倒置嗎?所以,該給多少壓歲錢要有分寸。
在給壓歲錢的錢數上,壹般是整百,或者吉利的數字。第壹類:100,200,400,500,600,800,1000第二類:66,88,128,266,288,666,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