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樹木施肥和病蟲害防治。

樹木施肥和病蟲害防治。

根據園林樹木的生物學特性以及栽培的要求和條件,施肥的特點是:壹、園林樹木是多年生植物,長期生長在同壹個地方。從肥料種類來看,應以有機肥為主,適當施用化肥。施肥方法以基肥為主,基肥和追肥都要施。其次,園林樹木種類繁多,功能各異,其觀賞、保護或經濟效果各不相同。所以體現在施肥種類、用量、方法的差異上。這方面的經驗很多,需要系統分析總結。從上壹篇文章可知,園林樹木的環境條件差異很大,有荒山、荒地、平原沃土、近水和建築物周圍的低濕地,增加了施肥的難度。應根據栽培環境的特點,采用不同的施肥方法。同時,在給園內樹木施肥時,壹定要註意園林的美觀,避免產生妨礙遊人活動的氣味,施肥後要立即覆土。

1.掌握樹木在不同物候期的需肥特點。

樹木在不同的物候期需要不同的養分。在水分充足的條件下,新梢的生長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氮素的供應,從生長初期到生長高峰期,其需氮量逐漸增加。隨著新梢生長的結束,雖然植物對氮的需求已經大大減少,但蛋白質的合成仍在進行。樹幹的加厚壹直持續到秋天。此外,植物迅速積累蛋白質和其他營養物質,這些物質在第二年春天新芽的生長和開花中起著重要作用。因此,樹木在整個生長期都需要氮肥,但是

需求不壹樣。

在新梢緩慢生長期,除氮磷外,還需要壹定量的鉀肥。在此期間,樹木的營養器官不僅生長微弱,而且在植物體內積累養分。葉子的衰老速度加快。為了使這些老葉保持較高的光合能力,並使植株及時停止生長,提高抗寒能力,在此期間除氮磷外,補充鉀肥是非常必要的。在保證氮鉀供應的情況下,多施磷肥能促進芽快速度過各個生長階段,有利於分化成花芽。

在開花、坐果和果實發育期間,植物急需各種養分,鉀肥的作用更為重要。在結果年,鉀肥能增強植株生長,促進花芽分化。

樹木在春季和初夏需要更多的肥料,但在此期間,由於土壤微生物的活動較弱,土壤中可供吸收的養分正好處於較少的時期。解決這壹時期樹木對養分的高需求與土壤有效養分含量低的矛盾,是土壤管理和施肥的任務之壹。

樹木生長後期,對氮素和水分的需求壹般很小,但此時土壤吸收的氮素和土壤水分都很高,此時應控制灌溉和施肥。

根據河北農業大學用p32標記的蘋果、棗、桃等樹木的觀察,養分首先滿足生命活動最旺盛的器官,即養分有其分配中心,隨著物候的進展,分配中心也在轉移。如‘金冠’蘋果,p32含量在花蕾中較多,開花期花中最多,坐果期果實中最多,花芽分化期花蕾中最多。陜西省果樹研究所的研究表明,以開花坐果為養分分配中心,如果追肥量超過壹般生產水平,可以提高坐果率。如果錯過這個時期,即使少量施肥也能促進營養生長,經常

加重生理落果。

樹木的需肥期因樹種而異,如柑橘幾乎全年都能吸收氮素,但吸收高峰在氣溫較高的仲夏;磷主要在枝、根生長旺盛的高溫季節吸收,冬季明顯減少;鉀的吸收主要在5月-165438+10月。而板栗從發芽開始吸收氮素,新梢停止生長後,果實在肥大期吸收最多。磷的吸收從開花到9月下旬比較穩定,11月以後幾乎停止。鉀在開花前很少被吸收,開花後(6月)迅速增加,在果實肥大期達到吸收高峰,10月後急劇下降。可見,三要素的施用時期也因樹種而異。了解樹木在不同物候期對各種養分的需求,對於控制樹木的生長發育和制定有效的施肥方法非常重要。

2.掌握樹木吸收肥料與外界環境的關系。

樹木對肥料的吸收不僅決定了幹旱植物的生物學特性,還受到外界環境條件(光、熱、氣、水、土壤反應和土壤溶液濃度)的影響。充足的光照、適宜的溫度、強的光合作用會增加根系吸收肥料的量;如果光合作用減弱,從葉片運輸到根部的合成物質減少,樹木從土壤中吸收養分的速度也變慢。當土壤通風不良或溫度不適宜時,也會出現類似的現象。

土壤含水量與肥效密切相關。土壤水分虧缺,施肥有害無益。因為肥料濃度太高,樹木吸收利用不了,中毒了。積水或陰雨天氣的地區,肥料容易淋出,降低肥料利用率。因此,施肥應根據當地土壤水分變化規律或結合灌溉。

土壤的pH值對植物吸收肥料有很大影響。在酸性反應條件下,有利於陰離子的吸收;在堿性反應條件下,有利於陽離子的吸收。在酸性反應條件下,有利於硝態氮的吸收;但是

中性或微堿性反應有利於銨態氮的吸收,即pH =7時,有利於NH4-的吸收;當pH = 5 ~ 6時,有利於NO3的吸收。

土壤的酸堿反應不僅對肥料的吸收有直接的影響,還會影響某些物質的溶解性(例如在酸性條件下提高磷酸鈣和磷酸鎂的溶解性)。在堿性條件下,鐵、硼、鋁等化合物的溶解度降低),間接影響植物對養分的吸收。

3.掌握肥料的性質

不同性質的肥料施肥期不同。施用後易流失揮發快的或易被土壤固定的肥料,如碳酸氫銨、過磷酸鈣等,應在樹木需肥前施用。慢效肥料,如有機肥,要提前施,因為它們需要分解、礦化後才能被樹木吸收利用。同壹種肥料,由於施用時期不同,效果也不同。例如,根據北京農業大學園藝系的報告,秋季施用相同量的硫酸銨比春季施用有更高的開花率、更大的樹幹直徑增長和更高的1年生枝條含氮量。因此,肥料應在經濟效益最高的時期施用。據山東萊陽農校(1972)報告,蘋果色澤好,鮮艷,追肥前期有大量蠟質。受精期越晚,果實顏色差異越大,果皮蠟質越少,與上述結果相反。因為氮肥施用較晚,促進了養分的生長,阻止了養分的積累。關於氮肥施用時期何時合適,有不同的、相互矛盾的文獻報道。因此,在確定氮肥施用時期時,應綜合考慮樹木的營養狀況、肥料吸收特性、土壤供肥情況和氣候條件,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