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四川哪家有特色美食?想品嘗美味。

四川哪家有特色美食?想品嘗美味。

鐘水餃、龍抄手、肥腸粉?軍屯鍋盔、擔擔面、三大炮?

四川的小吃太多,絕壁不止這些,作為四川人壹半都沒吃過!!

看看妳吃過哪些,超過10樣勉強合格~

犍為薄餅

薄餅是樂山犍為的壹道名小吃,在樂山很出名的葉婆婆缽缽雞吃過。用壹張半個巴掌大的很薄幾乎透明的餅,將拌好的蘿蔔絲+抄黃豆米+白糖+芝麻面,全部包裹好,為壹個薄餅,10個薄餅為壹份。配上調好的甜醋。整個薄餅放入醋裏浸泡壹小會,蘸醋的時候壹定要把薄餅夾好,容易散掉。口味酸酸甜甜的,又帶點辣味,蘿蔔絲脆脆的,又有幾顆小黃豆,咬起來噶甭噶甭的。

樂山夾絲豆腐幹

樂山市區大街小巷都在賣,油炸的泡豆腐裏面夾上蘿蔔絲或者大頭菜絲,加上白糖和辣椒,或者芥末。放到賣家調配好的糖醋汁裏壹過,然後吃下去,那叫壹個舒服。又以樂山黃家山附近的“四方豆腐幹”為出名。

西充獅子糕

“獅子糕哩,脆繃繃,繃繃脆,脆繃繃”獅子膏原名壽王膏,創始於清末。香甜酥泡、入口化渣,長方形,表面平整,無斜邊缺角,有不同的花形色之金黃就像獅子毛。西充晉城牌獅子糕比較出名。

玻璃燒麥

北方的燒麥皮皮壹般偏厚,四川這邊的燒麥因皮薄,蒸熟後皮料浸油呈半透明狀,透過皮亦可見其餡而取名玻璃燒麥。在制作中,要用多張面皮重疊,而且面皮要像絲壹般薄。早餐來半籠,配上壹疊熟油辣子,壹碗海帶湯,很巴適!

方鍋盔

方鍋盔是南充蓬安縣特色,常見的軍屯鍋盔、紅糖鍋盔都是圓的,南充的鍋盔是方的。皮皮烤得金黃酥脆,帶著香甜。鍋盔裏面還要罐上涼拌的川北涼粉,脹得鼓鼓的,吃到後面鍋盔的皮皮也會吸收涼粉的味道。

豆腐腦水粉

自貢人早餐的壹種就是豆腐腦水粉。清光緒年間,陳慶榮在自貢自流井正街開設小食店,取名慶榮森,主營豆腐腦水粉。以後代代相傳,現為第四代。水粉細如銀絲、根條均勻、潔白柔軟;豆腐腦細嫩、清香,配以酥黃豆,三種食品配置而成豆腐腦水粉。

燕窩絲

自貢牛佛鎮的燕窩絲,也叫“燕窩粑”,看起像花卷。那是壹種發面小吃,香頭兒粗的壹束“面絲”呈螺旋狀卷在壹起,彼此間似連非連。面皮不像普通花卷那樣幹,油潤松泡而有光澤,還有不少芝麻點綴其上,看著就覺得香甜。

板板橋油炸粑

內江椑木鎮板板橋的油炸粑起源於清朝末年,這是壹種糯米類油炸小吃。炸油炸粑的油必須得用菜油,不能用色拉油,怪不得那油的顏色那麽深不見底。油炸粑出鍋後中間略凹,呈燈盞狀,被豎著碼在陶瓷盤裏,黃燦燦的壹排,很勾人食欲。油炸粑每個壹塊五,入口皮脆餡軟,鹹甜化渣,口味不錯。若是配碗熱氣騰騰豆漿,估計更適口。

高縣鴨兒粑

高縣鴨兒粑又叫豬兒粑,是宜賓市高縣的著名特色小吃。皮薄鮮嫩,好的鴨兒粑,不粘葉、不粘筷、不粘牙!傳說高縣鴨兒粑是1900年出生的侯龍玉大娘創制的。有鹹甜之分,鹹的是芽菜,甜的是玫瑰和蜜餞。高縣鴨兒粑中當數何氏鴨兒粑為最。

提糖麻餅

巴中恩陽鎮的提糖麻餅形狀不同於普通麻餅,它的中間往兩面隆起,形成類似於飛碟的樣子;而且其內面均勻地抹有壹層薄薄的融化的紅糖,單獨吃起來香脆微甜;地道的吃法是從側面咬開壹個小口,再夾上涼菜涼面壹起吃。

羅江豆雞

羅江豆雞的創始人是袁通儒,壹個偶然的機會,袁通儒在壹家雞毛飯店吃飯,沒有下酒菜,店家給他弄了壹碟麻油豆皮,他吃後頓受啟發,回家後以黃豆試制成了要比雞毛飯店豆皮更美味可口的"豆雞"來維持生計。

油茶

橙黃色的糊狀油茶搭配精致的調料,被掐碎的饊子堆在油茶上,再用細瓷調羹入碗攪拌,就成了壹碗油茶。和北方的油茶不壹樣,四川的麻麻辣辣的,上面的饊子脆脆的特別好吃。四川閬中、西昌等地都有油茶。

江油沾沾

不是江油人肯定不懂沾沾是什麽新奇的事物。其實說穿了有點像成都的缽缽雞,但又有很大的不同之處。沾沾是由壹根根牙簽穿上各種各樣的食物(比如有:土豆,藕,豆腐,鳳尾,筍子......)都切成小樣.在穿之前都已經用白水煮熟.然後配有紅白味的沾味料。

梓潼酥餅梓潼酥餅又名薄脆子,是四川梓潼的漢族傳統名吃,當地特色糕點之壹。 舊時用木炭火,現采用紅外線爐烘烤而成,酥紋均勻清晰,香而酥脆,入口化渣。品種由過去甜味壹種發展為檸檬、香蕉、椒鹽等八種。

梓潼片粉

梓潼片粉也是四川梓潼的特產,柔滑而富彈性,整潔而層次分明,食時兌料講究,多配以麻辣酸調料,若澆以豆豉醬汁、窩油高醋,辣椒香油,大蒜芥末。

鑲碗

鑲碗和梓潼片粉、梓潼酥餅被稱成梓潼三絕。鑲碗裏有耙耙肉、酥肉、木耳、黃花、豆皮、時令蔬菜。粑粑肉都是壹次蒸出來,有好幾斤重的壹大餅存著。吃時只需切下壹條,切成片,入清湯鍋裏稍煮或者入籠蒸熟即可上桌。田間辦席的九大碗中,鑲碗是重要的“壹碗”。

牛佛烘肚

自貢牛佛古鎮的烘肘,烘肘最好吃的不是裏面的瘦肉,是皮和肥肉,那口感火巴而不軟,略帶彈性。吃時,用刀把肘子切成小方格,壹口壹坨,很是過癮。

瀘州白糕

瀘州白糕選用上等大米、白糖、桂花糖、豬油為原料,用提糖方法精制而成,故全稱桂花豬油提糖白糕。瀘州白糕以其“美、嫩、香、甜、爽口”等特點聞名全川。剛出籠的白糕,潔白滋潤,香氣襲人,誘人食欲。

花饃饃

壹種藏式月餅,源於清代。是用面粉做成的壹種夾心並模印圖案的薄餅,當地俗稱花饃饃。現被視為民族文化交流、漢藏壹家的實物體現。

奪命洋芋

西昌的奪命洋芋。簡陋的洋芋小攤到處都是。,頭的皮炸脆了,裏頭的口感卻像土豆泥,而且甜得過心。炸洋芋夾酸菜,大個土豆起鍋後,蘸海椒面,再從中間剖成兩半,裏面夾酸菜。

南充油幹

南充米粉的特色。只有南充才有油幹,來碗米粉泡個油幹,簡直巴適得很成都人吃肥腸粉配鍋盔,南充人配油幹兒,泡在米粉湯裏。口感可軟可脆,這取決於油幹兒的厚度。

安嶽米卷

安嶽米卷是安嶽獨有的風味小吃,由大米加工而成,典型的有白米卷、黃米卷、黑米卷等多種品種。通常吃法是將米卷切成寸許小段,散開後加入蔥、姜、蒜、豆油、醋、紅油辣椒等拌勻即可食用。據說,這種小吃只能在安嶽本土本米本水的條件才能加工而成,也有師傅將這壹技術帶出安嶽本土,在外地加工,不是無法成卷就是失去了米卷獨有的風味。

艾蒿饃饃

很多古鎮都會有。純手工煤爐子上面煎炕出來的,沒有添加糖分。原汁原味的,鮮香中略帶壹絲清苦。四個串成壹串,蘸幹海椒面吃!

三鮮冰粉

和壹般的紅糖冰粉不壹樣,加醪糟和小丸子,口感特別。夏天吃冰凍得更巴適噢!

廣元蒸涼面

廣元米涼面,是四川省廣元市的漢族面類特產。其外型和陜西涼皮近似,但其原材料為大米而不是面粉。這種涼面耐嚼、爽口,清涼宜人,辣得人臉紅嘴發麻,但吃得有滋有味。廣元涼面便宜,好吃,還有個體面的名字-女皇蒸涼面,又叫“夫妻米涼面”。

蓬溪姜糕

遂寧的蓬溪姜糕被西太後封為“禦糕”。評曰“有油不膩,有糖不傷,潔如脂玉,軟似秋雲”。由姜汁、糯米、蜂蜜、芝麻油制成。

宜賓糟蛋

宜賓“敘府陳年糟蛋”是把鮮鴨蛋采取糟腌制而成的。用小指粗的竹棍輕輕敲擊蛋殼,以蛋殼輕微破裂,蛋膜完整無損為合格。先把糟蛋置於碟中,加適量白糖,再滴白酒少許,用筷略微攪動,待蛋、糖、酒融為壹體後,即可徐徐拈食下酒,別有風味。

順江薄餅

達州的順江薄餅。面粉下鹽制成軟子面,烙制成薄餅。取薄餅壹張,抹芥茉適量,放入拌制好的粉條、豆芽、紅蘿蔔絲、蔥白絲,卷成筒形,壹頭封口,壹頭敞開,淋入調好佐料就可以了。

達州肉湯圓

好多地方是吃芝麻湯圓,達州人的早餐是肉湯圓。有麻辣的,酸辣的,還有肉松的!這麽多口味的湯圓放到同壹個碗裏頭,妳咬每壹個湯圓都會有驚喜。這個湯圓的湯是鹹的,裏面加了海帶,銀耳,還有壹個鵪鶉蛋,相當豐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