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食用菌種植可行性報告

食用菌種植可行性報告

可行性研究報告

1簡介

1.1的用途

解釋編寫本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目的,並指出預期的讀者。

1.2背景

描述:

A.提議的軟件系統的名稱;

B.該項目的任務提出者、開發者和用戶,以及實現該軟件的計算中心或計算機網絡;

C.軟件系統與其他系統或機構之間的基本交互。

1.3定義

列出本文件中使用的專業術語的定義和外文首字母單詞的原始短語。

1.4引用

列出有用的參考資料,例如:

1.批準的項目計劃或合同及上級部門的批文;

2.屬於本項目的其他出版文件;

3.本文檔中引用的文檔和資料包括所需的軟件開發標準。

列出這些文件的標題、文號、出版日期和出版單位,並說明可以獲得這些文件的來源。

2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說明擬開發項目可行性研究的前提,如要求、目標、假設、限制等。

2.1要求

解釋建議軟件的基本要求,例如:

A.功能;

B.性能;

C.應描述輸出,如報告、文件或數據,以及每個輸出的特征,如目的、產生頻率、接口和分發對象;

D.輸入描述系統輸入,包括數據來源、類型、數量、數據組織和提供頻率;

E.處理流程和數據流以圖表的形式展現最基本的數據流和處理流程,輔以旁白;

F.安全和保密要求;

G.與本系統相連的其他系統;

H.完成的最後期限。

2.2目標

解釋擬議系統的主要發展目標,例如:

A.降低人力和設備成本;

B.處理速度的提高;

C.控制精度或生產能力的提高;

D.改善管理信息服務;

E.自動化決策系統的改進;

F.人員利用率的提高。

2.3條件、假設和限制

解釋本開發中給出的條件、假設和限制,例如:

A.擬議系統的最短運行壽命;

B.系統方案選擇的比較時間;

C.資金和投資的來源和限制;

D.法律和政策限制;

E.硬件、軟件、運行環境和開發環境的條件和限制;

F.可用的信息和資源;

G.系統投入使用的最晚時間。

2.4可行性研究的方法

解釋將如何進行可行性研究,以及將如何評估提議的系統。解釋使用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如調查、加權、模型確定、基準建立或模擬。

2.5評估等級

解釋評估系統時使用的主要標準,如成本、每個功能的優先級、開發時間的長短和使用難度。

3對現有系統的分析

這裏的現有系統是指目前實際使用的系統,可能是計算機系統,也可能是機械系統,甚至是手動系統。

分析現有系統的目的是進壹步闡明開發新系統或修改現有系統的必要性。

3.1處理流程和數據流程

說明現有系統的基本處理流程和數據流程。這個過程可以用圖表的形式來表示和描述,即流程圖。

3.2工作量

列出現有系統承擔的工作和工作量。

3.3費用

列出運行現有系統所產生的費用,如人力、設備、空間、支持服務、材料等,以及總支出。

3.4人員

列出現有系統運行和維護所需的專業技術類別和人員數量。

3.5設備

列出現有系統中使用的各種設備。

3.6限制

列舉了該系統的主要局限性,如處理時間跟不上需要、響應不及時、數據存儲容量不足、處理功能不足等。並解釋為什麽現有系統的改進維護不再能解決問題。

4建議的系統

本章將用於解釋如何滿足建議系統的目標和要求。

4.1擬議系統的描述

簡要描述提議的系統,解釋如何滿足第2章中列出的要求,並解釋使用的基本方法和理論基礎。

4.2處理流程和數據流程

給出了該系統的處理流程和數據流程。

4.3改進

根據第2.2條列出的目標,逐項說明建議系統相對於現有系統的改進之處。

4.4影響

解釋建議系統建立後的預期影響,包括:

4.4.1設備影響

解釋新提出的設備要求以及可以在現有系統中使用的設備修改。

4.4.2對軟件的影響

說明為了使現有的應用軟件和支持軟件適應提議的系統。但是需要對這些軟件進行修改和補充。

4.4.3對用戶組織的影響

解釋用戶組織、人員數量和技術水平的所有要求,以便建立和操作提議的系統。

4.4.4對系統運行過程的影響

解釋擬議系統對操作流程的影響,例如:

A.用戶的操作程序;

B.運行中心的運行程序;

C.運營中心與用戶的關系;

D.源數據的處理;

E.數據進入系統的過程;

F.數據保存和數據存儲與恢復處理的要求;

G.輸出報告的處理過程、存儲介質和調度方法;

H.系統故障的後果和恢復措施。

4.4.5對發展的影響

解釋對發展的影響,例如:

A.用戶需要做些什麽來支持擬議系統的開發;

B.建立數據庫所需的數據資源;

c .開發和測試擬議系統所需的計算機資源;

D.涉及保密和安全問題。

4.4.6對場地和設施的影響

解釋建築改造和環境設施的要求。

對支出的影響

簡要說明開發、設計和維護擬議系統所需的費用。

4.5限制

解釋建議系統的局限性以及這些問題未被消除的原因。

4.6技術條件的可行性

本節應說明技術條件的可行性,如:

A.在當前的限制條件下,系統的功能目標能否實現;

B.系統的功能能否利用現有技術實現;

C.對開發人員的數量和質量的要求以及能否滿足這些要求;

d .該系統的開發能否在規定的時限內完成。

5個備選系統方案

簡要說明考慮過的每壹個備選系統方案,包括需要開發的和可以直接從國內外購買的。如果沒有可考慮的替代系統方案,說明這壹點。

5.1可選系統方案1

參考第四章的大綱,說明可選的系統方案1,並說明未選中的原因。

5.2替代系統方案2

用類似於5.1條的方式解釋第二個甚至第n個可選系統方案。

......

6投資與效益分析

6.1支出

對於所選方案,解釋所需成本。如果存在現有系統,則包括系統持續運行期間所需的費用。

6.1.1基本建設投資

包括購買、開發和安裝以下項目的費用,例如:

A.建築物和設施;

B.自動數據處理設備;

C.數據通信設備;

D.環保設備;

E.安全和安保設備;

F.ADP操作系統和應用軟件;

G.數據庫管理軟件。

6.1.2其他壹次性支出

包括以下費用,如:

A.調研(需求調研和設計調研);

B.開發計劃和測量基準的研究;

C.建立數據庫;

D.自動數據處理軟件的轉換;

E.檢驗費和技術管理費;

F.開發安裝人員所需的培訓費、差旅費和壹次性費用;

G.人員退休、調動費用等。

6.1.3非壹次性支出

列出系統生命周期內每月、每季度或每年的運行和維護費用,包括:

A.設備的租賃和維護費用;

B.軟件租賃和維護費用;

C.數據通信的租金和維修費;

D.人員的工資和獎金;

E.使用房屋和空間的支出;

F.公共設施支出;

G.保密和安全支出;

H.其他經常性支出等。

6.2收入

針對所選方案,說明能帶來的好處。這裏所說的收益是指費用的減少或避免,錯誤的減少,靈活性的增加,行動速度的提高,管理計劃的完善等。,包括;

6.2.1壹次性收入

解釋可以用人民幣表示的壹次性收益,可以根據數據處理、用戶、管理和支持進行分類,例如:

A.支出減少包括因改善系統運行而導致的支出減少,如資源需求的減少、運行效率的提高、數據錄入、存儲和恢復技術的改進、系統性能的監控、軟件的轉換和優化、采用數據壓縮技術、處理的集中化/分散化等。

b .價值的增加包括應用系統使用價值的增加所帶來的收益,如資源利用率的提高、管理和運營效率的提高、出錯率的降低等;

c其他,如出售剩余設備回收的收入。

6.2.2非壹次性收入

解釋在整個系統生命周期中,由於擬議系統的運行,每月和每年可以用人民幣表示的效益,包括減少和避免費用。

6.2.3不可量化的效益

逐項列出無法用人民幣直接表達的收益,如服務的提升、操作失誤風險的降低、信息掌握的提高、機構對外形象的改善等。有些不可預測的收益只能粗略估計或極端估計(按最好和最壞情況估計)。

6.3收入/投資比率

計算整個系統生命周期的回報/投資比率。

6.4投資回收周期

找出收入累計額開始超過支出累計額的時間。

6.5敏感性分析

所謂敏感性分析,是指當系統生命周期的長短、系統的工作負載、工作負載類型與這些不同類型的合理搭配、處理速度的要求、設備和軟件的配置等壹些關鍵因素發生變化時,對費用和收益影響的最敏感範圍的估計。在敏感性分析的基礎上做出的選擇壹定會比單項選擇的結果更好。

7社會因素的可行性

本章用於說明社會因素可行性分析的結果,包括:

7.1法律可行性

有很多法律可行性問題,如合同責任、專利侵權、版權侵權等陷阱,軟件人員通常不熟悉,可能會陷入其中,必須重視學習。

7.2使用的可行性

比如從用戶單位的行政管理、工作制度等方面看,軟件系統是否可以使用;從使用單位工作人員的素質來看,是否能滿足使用軟件系統的要求等。,必須考慮。

8結論

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時,必須有研究結論。結論可以是:

A.可以立即啟動;

b需要推遲到壹定條件下(如資金、人力、設備等。)都實現了;

C.需要對開發目標進行壹些修改才能啟動;

D.不可能或沒有必要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