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這樣吃梨,不寒涼,還潤五臟之陰

這樣吃梨,不寒涼,還潤五臟之陰

之前白露還會有點濕,秋分後是妥妥的燥了。

這種燥先傷呼吸系統 :鼻子幹,口幹,咽喉幹。接著是 皮膚 ,皮膚會發癢,抓了之後有白色皮屑。

然後是 更深層的——胃陰不足、腸燥 ,大便幹結和便秘, 秋燥再繼續深入,還會傷血,傷腎陰。

還好壹開始的這種燥,梨就能解了它。

但受多年熏陶的中醫粉都知道: 梨是寒涼的!怎麽吃才好呢?

尤其是火神派大神李陽波說他從不吃梨, “梨不可多食,令人寒中” 的教誨會壹直在腦中盤桓,這梨是該吃還是不該吃……

梨是天然的清涼果

梨性寒,有清涼的屬性,能降秋天的燥火。

《本草》裏說它:"潤肺涼心,消痰降火,解瘡毒、酒毒。"

當我們體內有熱,抽煙到喉嚨冒火、吸多了煤煙、或者喝醉了酒,出現 咽喉幹痛、幹咳、口渴 的癥狀時, 吃壹點生梨就是很好的選擇,簡直是天然降火的甘露。

凡煙火、煤火、酒毒,壹切熱為患的人,吃梨馬上解!如果有寒冷地區要燒煤來供暖,鼻子咽喉不舒服了,就可以吃點生梨。

且脾胃好的人,可以直接吃生梨、解虛火,陽氣足就是任性。

但中焦虛寒、壹著涼就拉肚子的:生吃梨,會傷了妳的脾陽。

梨,“多吃就會寒中”,也就是中焦虛寒。

脾胃虛寒的人,中焦陽氣不足。平時已經無力運化食物和體內的水濕,所以生吃梨就更寒。

吃完梨發現 嘴巴會冒口水、打嗝臭,甚至肉眼可見舌苔變胖有齒痕、大便變稀腹瀉。

就不要吃梨了,甚至吃水果都要謹慎。

馬上喝壹杯姜水 或者養中米茶,補救壹下,溫暖脾陽。

養中米茶,是解胃寒的炒米方。

梨,生吃清六腑之熱,熟吃則滋五臟之陰。

秋天的初階潤燥法:原汁燉梨

做法很簡單

梨連皮切塊放電壓力鍋裏燉。煮梨時不需要削掉梨皮,梨皮潤肺作用最好。(喜歡甜的加壹點冰糖調味)

加水總量不多於梨總量的壹半,用煮飯模式燜熟即可。

或者直接放在燉盅裏隔水慢燉壹小時。

這樣蒸出來的梨,保留了梨的香氣、有天然的甜潤,軟軟綿綿的口感,很滋潤,脾胃虛寒的人也能吃。

秋天外感後寒熱錯雜的咳嗽,要吃升級版:花椒燉梨。

秋天外感結束之後,經常有殘留的咳嗽,鼻涕、痰,拖拖拉拉,無法斷根,這是寒熱交錯的狀態。

這時燉梨的時候要加點花椒——溫熱、散寒, 振奮脾胃之氣。把梨的涼性中和掉,能夠寒熱並調。

材料雪梨壹個、花椒5-10粒左右。

制作方法

照上面燉梨的方法加花椒壹起燉即可。也可以把秋梨從上1/3處切開,掏出梨心,用筷子在梨肉紮十多個眼,放入花椒,加水,蓋回梨的上部,原只燉。

如果是風熱咳嗽、有黃粘痰的,就要喝菊花雪梨湯了。

風熱咳嗽的小夥伴們,主要表現為: 白天咳嗽多,咳黃痰或無痰 ,不易咳出,咽幹疼痛,口渴等癥狀。

這時,梨要和菊花壹起用 , 雪梨能清熱潤燥、菊花清上焦郁熱,兩者搭配,適合風熱犯肺引起的咳嗽。

材料菊花5朵、梨壹個,冰糖適量,脾胃虛寒的可加壹些姜片。

做法梨洗凈後切小塊,跟菊花壹起放在 養生 壺裏煮15分鐘,最後放入冰糖就可以喝了。

百合銀耳雪梨羹:平和地潤到五臟之陰

很多人只知道春要養肝, 其實,立秋後,才是需要養肝、清肝的時節。

金克木 ,接下來逐漸變強的金氣,就會讓原本肝不好,木弱的人,更加不平衡。

秋天的各種燥,都要靠滋陰來解決。

鼻子幹、口幹、咽喉幹、皮膚幹、腸燥大便幹、胃陰不足胃火旺,甚至肝腎之陰不足。

或者時不時有兩聲燥咳、幹咳好幾天、痰少而黏、咽喉幹痛、唇鼻幹燥,喝水不解渴的時候。

光吃雪梨就不夠了, 要出動銀耳百合雪梨羹, 平和地潤養五臟之陰。

做法

銀耳提前泡發,小火燉10小時(或者隔水燉),軟糯之後再加入百合、雪梨塊燉至軟爛就可以了。可加紅糖或冰糖調味。

吃梨選哪種,才能真正潤到五臟上呢?

《本草求真》中載:“然惟乳梨、鵝梨、消梨可食,余梨則亦不能去病也。”

也就是說可以用來入藥用的、 有滋陰潤燥作用的, 只有“乳梨、鵝梨與消梨”, 其他品種的梨只能當水果零食吃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