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豐富的牛奶,如果喝得太多,反而會物極必反。
近日壹項研究稱,過多攝入奶制品會顯著影響身體健康,特別是全脂牛奶攝入量,與總死亡率、心血管死亡率和癌癥死亡率的高風險相關。
消息壹出,不少喜愛牛奶的公眾感到恐慌。
實際上,大可不必為此擔憂。
研究指出,每天4.2份的奶制品消費才會顯著影響身體健康。也就是說,每天喝1升牛奶;吃25.2克奶油;吃540ml冰激淩/雪糕/乳清幹酪……才會影響到健康,這種消費量在中國很難達到。雖然攝入過量牛奶會給身體健康帶來不利影響,但是基於我國目前消費現狀,還遠遠達不到過量攝入,還需增加牛奶及奶制品的攝入量。
喝奶切莫太“任性”
實際上,無論什麽食物,攝入過量到壹定程度都可能產生負面效果,奶制品亦是如此。
牛奶是鈣的良好來源,適量攝入牛奶可以起到預防骨質疏松的作用。但如果長期過量飲用牛奶,尤其是全脂牛奶,過量的蛋白質和膽固醇會影響鈣在體內的保留,使骨沈積減少,反而容易引發骨質疏松。
有報道顯示,骨質疏松發病率高的國家,正是那些牛奶和奶制品消費高的國家,如美國、瑞典、芬蘭等。而飲食中乳制品消費少的亞洲國家,骨質疏松的發病率則較低。
也有研究顯示,男性過量攝入牛奶會增加患前列腺癌的風險。
在乳制品中,全脂奶是負面效果最強的。攝入量過高時會增加肺癌、卵巢癌和前列腺癌死亡風險。
研究者認為,脫脂奶和全脂奶效果不同,可能是全脂奶攝入多時,影響到血脂,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發生。但範誌紅認為還有壹種可能性,那就是有些人飲食太任性,並不重視健康生活。
科學選擇 理性攝入
奶及奶制品營養成分豐富、組成比例適宜、易消化吸收、營養價值高,可以提供優質蛋白質、維生素A、維生素B2和鈣等。
研究表明,增加奶類的攝入有利於人體骨健康,促進兒童的生長發育。《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增加奶制品的攝入,每天飲奶200~300克或相當量的奶制品。
全脂牛奶的脂肪含量約為低脂牛奶的兩倍,而脫脂牛奶中幾乎不含脂肪。
但在脫脂過程中,降低了牛奶中的脂肪含量,溶解在脂肪裏對健康有益的脂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A、D、E等,也被壹並脫去了。為此,建議,健康成人和兒童可以選擇全脂牛奶。
不過,這也是說低脂牛奶不好。
研究顯示,增加攝入低脂奶可降低乳腺癌發病風險。
高血脂和需要控制體重的人選低脂奶,因為這類人群不能過多攝入脂肪,特別是飽和脂肪酸。另外,脫脂牛奶還有利於控制熱量。
乳糖不耐受人群可以選擇酸奶或無乳糖奶。中老年人則可以適量選用強化維生素AD奶,因為強化AD的牛奶是維生素A和D最廉價、方便的來源之壹。
而對於不同年齡段人群攝入奶制品的量,也列出了科學的指導範圍——
0~6個月齡嬰兒應堅持純母乳餵養(平均),不能母乳餵養或母乳不足的嬰幼兒,應選擇配方奶作為母乳的補充,
7~24月齡嬰兒應繼續母乳餵養,並可持續到2歲或以上;
幼兒(2~6歲)攝入充足的鈣對增加骨量積累、促進骨骼生長發育、預防成年後骨質疏松有重要意義,建議每天飲奶300~400毫升或相當量的奶制品。
7~18歲學齡兒童為滿足骨骼生長的需要,要保證每天攝入奶和奶制品300毫升或相當量奶制品;健康成人要吃各種各樣的奶制品,相當於每天液體奶300克;
老年人要天天喝奶,保證每天300克牛奶或相當量的奶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