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在家裏種植,瓶栽是不錯的選擇。玻璃瓶清洗幹凈後,先在瓶中放入2.5-3cm的細沙,土壤含水量要達到60%。然後把感染了菌液的活蟲放在上面,每個瓶子裏不要放太多幼蟲。蓋上3cm左右的細沙,用塑料薄膜封好,管理在適宜的溫度,避免陽光直射。
冬蟲夏草也可以在家裏用盒子栽培,可以用木箱、木盆、塑料盆種植。記得在盒子底部和四周鋪上塑料薄膜,防止水分流失。首先在盒子裏放5-7厘米的細沙,然後放入細菌和昆蟲。幼蟲間隔壹定時間不要聚在壹起。蓋上3-5厘米的細沙,表面用塑料薄膜包裹。
如果是批量生產,用床架種,壹般適合室內飼養。床架1米寬,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用竹子或木頭。每層四邊高12cm,用於擋土。種植前先鋪壹層塑料薄膜,然後墊5-7cm細沙,放入幼蟲,控制幼蟲間距。
如果是室外種植,建議采用露地種植。最重要的是選擇好種植地點,避免陽光直射和雨淋。根據自己的情況鏟出寬度為15cm,長度為1 m的壹般平地表層土,填入5cm左右的沙子,放入幼蟲,蓋上5-7cm左右的細沙,最後用塑料薄膜覆蓋。
如果是在農村種植,畦栽是不錯的選擇,寬度100cm,深度50cm,看妳自己的情況。種植時,先在畦內鋪5cm厚的細沙,放入細菌和昆蟲,再蓋上5cm左右的細沙,畦旁用竹拱,最後蓋上塑料薄膜,註意兩端通風。
冬蟲夏草菌絲生長時,對空氣的要求很小。基質即將出土時,應揭去塑料薄膜,流通空氣,促進基質生長,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75~95%左右,出土後10-20天生長成熟。
冬蟲夏草9個月就能長好,品種性質和環境溫度決定了生長速度。冬蟲夏草的成熟標準是子座高3-5cm,頂端發育成子囊即可采收。
蛹蟲草的栽培管理方法
1,培養基配方:大米或小麥1公斤,冬蟲夏草專用防汙劑35克,水1.5公斤。
2.制作方法:大米或小麥每袋50克或100克裝入塑料袋。將1.5升50℃熱水倒入幹凈的盆中,將蟲草專用防汙劑放入熱水中,攪拌至完全溶解,即得營養液。按照料水比,即大米或小麥與營養液的用量比為1g: 1.5ml,稱取營養液,倒入裝有大米的塑料袋中。分裝後,用塑料繩將每個塑料袋的中間和口部紮緊。
3.滅菌:在滅菌鍋中加入適量的水,將培養袋放入滅菌鍋中,升溫至100℃,保持1小時。取出,冷卻後移入接種室。用優質氣溶膠消毒劑或常規方法密封消毒30分鐘後,即可穿無菌服進入接種室進行接種。
4.接種:進入接種室時迅速關門,防止含有雜菌的空氣進入。接種工具、菌種外壁、操作人員的手等。應擦拭或浸泡在75%酒精中消毒。本文介紹了壹種易於推廣的固體水稻菌種接種方法:
(1)試管內原種的轉移和擴大培養:取出試管塞後,用已滅菌的接種鉤挖出2-3粒豆粒大小的菌種,接種在培養基表面,袋口略收緊。
(2)原種擴大栽培袋時,先將菌種搗成手指或豆子大小的塊狀,每袋接種5-10g菌種,均勻分布在料面上。有條件的可以適當增加接種量,以利於菌絲快速生長。接種後,袋口按原來紮口的方法稍加紮緊,即可移入滅菌防蟲培養室進行培養。
(3)液體種子接種時,在無菌條件下,打開密封材料,用接種槍均勻噴灑液體種子。接種量視容器大小而定,部分液體菌種通過加入壹定比例的無菌水進行接種。
5.管理:如上所述,蛹蟲草屬於中低溫真菌,菌絲生長溫度範圍為5-30℃,最適生長溫度為15-25℃,最適生長溫度為18-22℃。壹般初始溫度保持在15-18℃進行遮光培養。當菌絲長到1/2-2/3的培養基時,可將溫度提高到20℃,20天左右菌絲可長滿液體菌種1周。幾天後,當培養基上部出現菌絲時,給予10-15℃的溫差* * *,增加光照使其變色。7-10天後,將培養室消毒30分鐘,然後解開培養袋中間的繩子,用手將袋折疊成直管,為子座的生長提供空間。當底基長1 cm時,及時給栽培袋通氣;瓶子或塑料盆可以通過在密封膜上打孔通風來培養。溫度保持在18-22℃,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80-90%。
6.采收:待基托呈桔黃色或桔桿狀,不再生長時,打開袋口用刀或剪刀從基托上摘下,放入幹凈的器具中及時晾幹或曬幹,不要暴曬,以免褪色。儲存在密封塑料袋中或幹燥後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