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大龍蝦身上哪些部位不能吃?

大龍蝦身上哪些部位不能吃?

從健康角度來說,不建議吃蝦的頭部。蝦的循環系統和呼吸系統和生殖系統都集中在頭胸部,腹部可以說只是運動器官。龍蝦的頭部是吸收並處理毒素最多的地方,也是最易積聚病原菌和寄生蟲的部分。龍蝦的蝦頭部千萬不要食用,更不能生吃,吃了可能引起過敏和急性腸胃炎,嚴重的會導致肺吸蟲病。

龍蝦腸道等消化系統,往往容易聚集重金屬,烹飪前應把蝦線拉出來。蝦線就是蝦的消化道,在蝦的背部。有的很黑,有的顏色很淡,幾乎看不出來,和其中的臟東西有關系。

使用牙簽插入蝦背第二節,劃開後直接挑出蝦線。剪掉頭尾,用手擠出蝦線和臟東西。摘蝦頭時,不要壹下擰斷,慢慢轉動蝦頭,蝦腸也就跟著抽出來了。蝦去頭去殼,留蝦尾,沿著蝦背切開兩邊,用手將蝦背撥開,用手取出即可。

搞不清楚蝦子幹凈與否的情況下,蝦黃要少吃,最好是不吃。蝦黃是龍蝦的性腺,與肝臟挨壹起,也容易受到汙染。從檢測來看,蝦肉很安全,壹般沒有什麽重金屬汙染,但是有壹些樣本,蝦子腦部重金屬會有壹點超標。蝦黃位於頭部,容易遭到汙染。?

蝦頭中主要集中了蝦的胃、肝臟、心臟等內臟,而大家常說最“臟”的地方,其實是位於蝦的鰓部。蝦主要靠鰓來過濾,所以有害物質都集中於鰓和體表,食用時最好不要吃鰓以上的部位。

:

壹、大龍蝦簡介:

1.大龍蝦是軟甲綱(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螯龍蝦科(Homaridae, 或擬海螯蝦科〔Nephropsidae〕,真龍蝦)、龍蝦科(Palinuridae, 刺龍蝦)、蟬蝦科和多螯龍蝦科(Polychelidae, 深海龍蝦)動物的統稱。

2.大龍蝦體內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含量十分豐富,並且膽固醇含量極少,是壹種名副其實的低膽固醇營養佳品。出肉率達60%~67%,平均l00g蛋白質中含有人體必須氨基酸31.60mg。肉質與味道優於海水成蝦。

3.大多數大龍蝦全身是紅色的,也有壹些別的顏色的。它的體形較大呈圓筒狀,是世界上最大的蝦(目前最大的大龍蝦長66厘米,重16斤)。甲殼堅厚,頭胸甲稍側扁,前側緣除海螯蝦科外,不與口前板愈合,側緣也不與胸部腹甲和胸肢基部愈合,頸溝明顯。

4.觸角較短小,雙鞭觸角有較發達的鱗片。3對顎足都具外肢,步足全為單枝型,前3對螯狀,其中第1對特別強大、堅厚,故又稱螯蝦。末2對步足簡單、爪狀 ,鰓為絲狀鰓。 龍蝦頭部有觸須3對,觸須近頭部粗大,尖端小而尖。在頭部外緣的壹對觸須特別粗長,壹般比體長長1/3。

5.壹對長觸須中間為兩對短觸須,長度約為體長的壹半。棲息和正常爬行時6條觸須均向前伸出,若受驚嚇或受攻擊時,兩條長觸須彎向尾部,以防尾部受攻擊。

6.胸部有步足5對,對步足末端呈鉗狀,第4-5對步足末端呈爪狀。第2對步足特別發達而成為很大的螯,雄性的螯比雌性的更發達,並且雄性龍蝦的前外緣有壹鮮紅的薄膜,十分顯眼。雌性則沒有此紅色薄膜,因而這成為雄雌區別的重要特征。尾部有5片強大酌尾扇,母蝦在抱卵期和孵化期,尾扇均向內彎曲,爬行或受敵時,以保護受精卵或稚蝦免受損害。

二、營養價值

1、從蛋白質成分來看,龍蝦的蛋白質含量為18.9%,高於大多數的淡水和海水魚蝦,其氨基酸組成優於肉類,含有人體所必需的而體內又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的8種必需氨基酸,不但包括異亮氨酸、色氨酸、賴氨酸、苯丙氨酸、纈氨酸和蘇氨酸,而且還含有脊椎動物體內含量很少的精氨酸,另外,龍蝦還含有對幼兒而言也是必需的組氨酸。

2、龍蝦的脂肪含量僅為0.2%,不但比畜禽肉低得多,比青蝦、對蝦還低許多,而且其脂肪大多是由人體所必需的不飽和脂肪酸組成,易被人體消化和吸收,並且具有防止膽固醇在體內蓄積的作用。

3、龍蝦和其他水產品壹樣,含有人體所必需的礦物成分,其中含量較多的有鈣、鈉、鉀、鎂、磷,含量比較重要的有鐵、硫、銅等。龍蝦中礦物質總量約為1.6%,其中鈣、磷、鈉及鐵的含量都比壹般畜禽肉高,也比對蝦高。因此,經常食用龍蝦肉可保持神經、肌肉的興奮性。

4、從維生素成分來看,龍蝦也是脂溶性維生素的重要來源之壹,龍蝦富含維生素A、C、D,大大超過陸生動物的含量。

5、蝦肉有補腎壯陽,通乳抗毒、養血固精、化瘀解毒、益氣滋陽、通絡止痛、開胃化痰等功效;

6、適宜於腎虛陽痿、遺精早泄、乳汁不通、筋骨疼痛、手足抽搐、全身搔癢、皮膚潰瘍、身體虛弱和神經衰弱等病人食用。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大龍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