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千畝斑節對蝦養殖技術?
請1。生態習性斑節對蝦喜歡棲息在沙泥或沈積物中,壹般白天呆在底層,傍晚食欲最強,開始頻繁的覓食活動。
其對鹽度的適應範圍為5~25,越接近10,生長越快。最適溫度範圍為14℃~34℃,最適生長水溫為25℃~30℃。水溫低於18℃時,停止投餵,只要水溫不低於12℃,就不會死亡。
雜食性強,對飼料蛋白質的要求為35%~40%,貝類、雜魚、蝦類、花生麩、麥麩均可食用。自然海域捕撈的斑節對蝦體長最大可達33厘米,體重可達500-600克。
蝦苗在池塘中80天至100天後,體長可達12厘米至13厘米,日平均生長0.1厘米至0.15厘米,重約25克。每公斤蝦可達40 ~60只,平均畝產100公斤~200公斤,1年可養兩茬。
二、蝦池建設應選擇在中* *線附近風浪小、潮波平緩、沙灘平坦、水質清澈、無汙染源的海域,以沙質底為最佳,其次為沙質泥底。壹般潮差應在2m ~ 3m之間,* * *持續時間不少於3h,海水鹽度10 ~ 20,pH值7.8~8.5。
蝦池呈長方形,長寬比為2∶1~4∶1,沿進水渠道呈之字形布置。蝦池應為0.7平方公裏~1.0平方公裏,水深2.0米,水深約1.5米。池塘底部應平坦,排水閘底部應低於池底30厘米~40厘米,便於排出池水。
每個蝦池應該有獨立的入口和出口門。進排水閘的閘壁上有三個閘槽,中間槽用於安裝閘門,內外槽裝有閘網。槽寬6 cm,三個槽間距0.6 m ~1.0 m,便於操作管理。
有條件的地方可按1/3~1/2的蝦池面積建設蓄水沈澱池。高位池應建在離海域不遠、便於抽水、水質清潔穩定、底部沙質、水源新鮮的地方。
三、清理池塘消毒蝦池是健康養殖的主要環節,池塘壹定要徹底清理。每年年底收蝦後,排幹塘水,關閘曬塘,直到池底開裂,然後將殘餌、雜物、淤泥移出堤外,再翻耕,露出池底。
池塘底部最好鋪壹層10 cm厚的幹凈細沙,提高蝦池的底部質量。新建蝦池時,要打開閘門讓海水進出沖洗,使池底ph值穩定在7.5以上,才能放苗養蝦。
放養前20天左右,安裝了60目過濾水閘網,並對池塘進行了清理和藥物消毒。先每畝噴生石灰50 kg ~100 kg,再註水20 cm,噴水0.2ppm擬除蟲菊酯。3天後,將池水瀝幹,沖洗兩遍。
重新澆水30厘米,然後用茶麩15斤的水浸泡24小時,將殘渣撒滿池水。藥物要均勻塗抹在水池的任何地方,以達到徹底消毒的目的。
4.基礎餌料蝦苗的培育10 ~20天內,主要餌料為枝角類、橈足類、矽藻等浮遊生物,因此培育基礎餌料生物是提高蝦苗成活率和生長率的重要技術措施。施茶麩2 ~3天後,水80 cm ~100 cm,每畝施光敏色素2 kg,磷肥0.2 kg,然後每隔3 ~4天追肥1次,用量減半,使池水透明度達到40 cm ~60 cm。
ph值在8.0-8.5之間,水色黃綠色或綠色,受精6天至10天即可放苗。如果不能及時放苗,肥池持續20多天,水質老化,六須蝦(棘尾白蝦)再次繁殖,就要重新排水,用藥物殺死六須蝦,再施肥水培育基礎餌料。
五、放蝦苗蝦苗要求個體大小均勻,身強力壯,生命力強,有良好的倒遊能力,體表光滑無附著物,體長65438±0.2厘米以上,第壹觸角前端分叉成V形,兩小觸角常並攏,體節稀疏而長。最好的是p12~p18的黑殼苗,蝦苗額頭有4 ~6根刺。
育苗密度應根據蝦池條件、水環境和管理水平確定。壹般蝦池水深在1.2m左右,每畝有0.8萬~ 1.0萬苗。水深約1.6米,每畝苗數1萬~ 1.3萬株。
有條件的養蝦場可以增加養蝦密度,每畝2-4萬尾。1號苗可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放苗。應在天氣晴朗、水溫穩定在25℃以上時放苗。
放苗時,先將苗袋放入池塘中浸泡20分鐘,使袋內水溫與池塘水溫接近(溫差不超過3℃),在水深的下風處放苗,蝦池水與蝦池水鹽度差不超過5。第二批作物可以在8月中旬上市。
六、科學投餵科學投餵是根據蝦生活和生長的生理需要進行投餵。餌料過多容易變質水質,增加餌料成本。
另壹方面又不能滿足對蝦的營養需求,影響對蝦的正常生長。要合理投餵,首先要準確估算池塘中蝦的數量。
可采用幾種方法進行估算:壹是采用籠養暫養法;二是使用旋轉篩取樣法;第三是估計對蝦的攝食和活動情況;第四是估算大蝦的生長速度。斑節對蝦的餌料以人工配合餌料為主,養殖後期可投餵河蜆、蝸牛等鮮活貝類。
蝦苗入池兩天後,可投放適量餌料,彌補基礎餌料的不足。投餵采用少次數、少晝多夜、均勻投放、合理搭配、交替使用、先粗後細的方法,提高餌料利用率和對蝦成活率,促進對蝦生長。
壹般每天餵食4次,分別為5∶30、9∶30、18∶00、23∶00,每次餵食量分別占每日餵食量的20%、15%、35%、30%。投餵1.5小時後,70%以上的蝦達到半飽或飽肚,蝦不成群遊動覓食,說明投餵適宜;如果餌料消耗快,蝦大量成群遊動,當空腹超過30%時,說明餌料不足。
可以在水池的邊緣和中心設置小的膠帶網來檢查餵食情況。8.5畝蝦池可設置4 ~6個鐵絲網進行觀察。
七。日常觀察管理每天觀察對蝦的攝食活動和生活環境變化2-3次,觀察水體和池塘底部的顏色和氣味,檢查活動狀態和攝食情況,檢查堤基是否安全,閘門是否漏水,網是否破損,對蝦是否患病。
日本對蝦和斑節對蝦是同壹物種嗎?
對蝦(marsupenaeus)日本對蝦(Penaeus japonicus Bate)身體上有藍褐色的橫紋,尾尖為亮藍色。額角略彎,上緣8~10齒,下緣1~2齒。第壹根天線鞭很短,短於頭部和胸甲的1/2。第壹對腳沒有刺,公蝦連接器的中間葉頂部有很粗的突起,母連接器為長圓柱形。
斑節對蝦前角上緣有7-8個齒,下緣有2-3個齒,以7/3齒居多。前角尖端超過第壹觸角柄末端,前角側溝相當深,延伸至眼上棘後,但前角側脊低而鈍,前角後脊有明顯中央溝,肝脊明顯,無額胃脊。它遊動的腳是淺藍色的,腳和腹部是粉紅色的。
不是同壹個品種
虎蝦和斑節對蝦有什麽區別?
香港出口的虎紋蝦,是壹種很漂亮的吃藻類的蝦,喜歡酸軟的水。蝦體有黑色或深褐色的條紋,像老虎的條紋,在半透明的體色中很突出,頭和尾扇則是淡橙色。
斑節對蝦俗稱鬼蝦、草蝦、花蝦、竹蝦、斑點蝦、牛形蝦,FAO俗稱虎蝦。在分類學上屬於節肢動物門、甲殼綱、十足目、遊泳目、對蝦科、對蝦屬和對蝦屬,是對蝦屬中最大的種類。廣鹽性耐高溫低氧,對低溫的適應能力弱。抗病能力強。個體大,殼厚,食用比低於中國對蝦,肉質鮮美,營養豐富。車身外殼堅固,經得起手抓。離開水後,甘露的空氣耐力很強,可以賣活蝦。
南美白對蝦的養殖技術是怎樣的?
常年11000/畝-200000/畝
土池斑節對蝦集約化養殖模式較好。水泥池半集約化養殖雖然產量高,但水、電、飼料的投入也更高,風險控制要求更高,投入產出比沒有土池高。而且斑蝦喜歡鉆底的習性似乎更適合土池養殖,推薦土池養殖模式。
選擇好的種苗和育種節點也是育種成功的關鍵。投苗時間主要是根據當年的氣候和養蝦時的價格來考慮。在出苗的情況下,當然以品牌苗為主。
根據經驗,春節、陽歷5月、中秋節、農歷65438+10月,斑節對蝦市場需求量大,蝦價高。斑節對蝦養殖三天左右就可以分批陸續上市,建議最好選擇預期的高價蝦放流時間,推出合適的放苗時間。
斑節對蝦,俗稱鬼蝦、草蝦、花蝦、竹蝦、斑節對蝦、牛蝦,被聯合國糧農組織俗稱為大虎蝦,其親本為來自非洲的野生斑節對蝦[1]。在分類學上屬於節肢動物門、軟體動物門、十足目、枝角類、對蝦科、對蝦亞屬,是對蝦中最大的種類。廣鹽性耐高溫低氧,對低溫的適應能力弱。抗病能力強。個體大,殼厚,食用比低於中國對蝦,肉質鮮美,營養豐富。車身外殼堅固,經得起手抓。離開水後,甘露的空氣耐力很強,可以賣活蝦。
養蝦的成本包括:
a、池塘租金;b、蝦苗;c .飼料;d、毒品;e .電費;f、人工;g、固定設施(如:全池費用、曝氣器、電線電纜、發電機、開關、蝦籠、信號筐、船、土工膜、各種水質檢測儀等。),第壹年養蝦費用:9000到12000元左右,視當地蝦池及周邊配套設備條件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