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薤白簡介

薤白簡介

目錄1拼音2英文參考文獻3概述4拉丁文名稱5英文名稱6薤白別名7來源8產地9性味歸經10薤白功效與主治11薤白化學成分6 5438+02薤白藥理作用13薤白藥典標準13.1名稱8+03.4鑒別13.5檢查13.5.1水分13.5.2總灰分13.6提取物13.7性味與歸經13.8功能與主治13。用法用量13.10儲存13.11參考:14處方2中藥薤白3中藥薤白1。

2英文參考薤白[湘雅醫學詞典]

薤白[湘雅醫學詞典]

大蒜、大蒜[湘雅醫學詞典]

薤白[湘雅醫學詞典]

薤白[湘雅醫學詞典]

Macrostem onion [21世紀科技雙語詞典]

薤白[21世紀科技雙語詞典]

薤白[中醫藥術語審查委員會。中醫術語(2004)]

薤白[中醫術語委員會。中醫術語(2004)]

3.總結壹下薤白是中藥名稱,《本草》發表【1】。這是薤白的幹鱗莖。或百合科的藠頭[2]。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版)記載了該中藥的藥典標準。

4拉丁名稱薤白(La)(中藥術語(2004))

5英文名longstamen onion bulb(中醫術語(2004))

6小根蒜別名小根蒜、野蒜、小蒜、小單蒜【1】。

7.薤白。或者百合科植物薤白是薤白的幹燥鱗莖。

薤白鱗莖..百合科的[1]。

8產地薤白主要產於東北及河北、江蘇、湖北等地[1]。

9.性味辛、苦、溫。入肺、胃、大腸經【1】。

10薤白的功效與主治薤白具有理氣寬胸、通陽散結的功效[1]:

薤白用於治療胸痹、心絞痛、腹冷痛、幹嘔、腹瀉、痢疾、胃炎、痰多、咳喘、脅痛:4.5 ~ 9g【1】。

薤白用於治療癤子和蛇咬傷:鮮品搗碎[1]。

韭菜的葉名為謝燁,用於治疥瘡:煎服、洗凈或搗實[1]。

11薤白的化學成分含有揮發油、薤白苷、胡蘿蔔素等[1]。

12薤白的藥理作用對ADP誘導的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1]。

薤白煎劑在體外對痢疾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1]。

13薤白藥典標準13.1稱為薤白。

謝白

薤白

13.2來源本品為薤白的幹燥鱗莖。或百合科藠頭。夏秋季挖,洗凈,去須根,沸水蒸或燙,曬幹。

13.3性狀13.3.1小蒜為不規則橢圓形,高0.5 ~ 1.5厘米,直徑0.5 ~ 1.8厘米。表面黃白色或黃棕色,皺縮半透明,被白色似膜狀鱗片覆蓋,底部有突出的鱗莖盤。又硬又好色。有蒜味,吃起來微辣。

13.3.2秋為略扁橢圓形,高1 ~ 3厘米,直徑0.3 ~ 1.2厘米。表面為黃褐色或棕褐色,有淺的縱向皺紋。軟,橫截面上有2 ~ 3層鱗片,嚼起來有粘性。

13.4取本品粉末4g,加正己烷20ml,超聲20min,過濾,蒸發濾液,殘渣加正己烷1ml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薤白對照藥材4g,用同樣方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試驗(附錄ⅵ b),吸取上述兩種溶液65438±00μl,分別點於同壹矽膠G薄層板上,以正己烷-乙酸乙酯(10: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幹,噴65438±00%硫酸乙醇溶液,噴65438±00%硫酸乙醇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13.5檢查13.5.1的水分含量不得超過10.0%(附錄九?h第二種方法)。

13.5.2總灰分不得超過5.0%(附錄ix?k).

13.6浸出物應在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方法(附錄X A)項下用熱浸法測定,以75%乙醇為溶劑,不得少於30.0%。

13.7性味與歸經辛、苦、溫。心、肺、胃、大腸經。

13.8功能主治:通陽散結,行氣導滯。用於胸痛、腹脹腹痛、腹瀉。

13.9用法用量5 ~ 10g。

13.10存放在幹燥處,防止蟲蛀。

13.11原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