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檢測自己缺鈣?怎麽知道自己是不是缺鈣?科學簡單的方法是去醫院做血鈣含量測定。正常人的血鈣維持在2.18-2.63 mmol/L(9-11mg/dl)。如果低於這個範圍,就認為是缺鈣。但對於60歲以上的老年人來說,由於生理原因,老年人甲狀旁腺激素長期升高,造成“鈣動”,血鈣升高。這樣測量結果就不能真實反映體內的鈣含量。這個時候要測骨密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可以根據壹些癥狀進行自我診斷。(1)孩子出現以下癥狀應診斷為缺鈣:不易入睡,不易陷入深度睡眠狀態,入睡後愛哭易醒,入睡後大量出汗;陣發性腹痛、腹瀉、抽筋、胸骨疼痛、“X”型腿、“O”型腿、雞胸、灰指甲或白斑;厭食偏食;白天煩躁不安;心智發育晚,說話晚;學走路晚,13個月後開始學走路;牙齒出得晚,10個月後,牙齒稀疏、不規則、不緊實,牙齒呈黑尖狀或鋸齒狀;頭發稀疏;身體不好,容易感冒等。(2)缺鈣青少年會感到明顯的生長痛、腿無力、抽筋,體育課成績差;疲勞、易怒、註意力不集中、容易疲勞;偏食、厭食;蛀牙和牙齒發育不良;過敏、感冒等。(3)壹般情況下,青壯年的生活壓力較大,緊張的生活節奏往往使他們忽略了壹些身體上的不適。另外,這個年齡段缺鈣沒有典型癥狀,很容易掩蓋自己的病情。經常出現倦怠、乏力、抽筋、腰疼、過敏、感冒等癥狀時。,妳應該懷疑是不是缺鈣了。(4)鈣缺乏多見於非常時期的孕婦和哺乳期婦女。但隨著優生優育知識的普及,人們對這壹時期缺鈣的癥狀也比較熟悉。當他們感到牙齒松動時;四肢無力,經常抽筋和麻木;背痛、關節痛、風濕疼痛;頭暈、貧血、產前高血壓綜合征、水腫、乳汁分泌不足應診斷為缺鈣。(5)老年人成年後,人體慢慢進入鈣的負平衡期,即鈣的吸收減少,排泄增加。老年人缺鈣大多是因為鈣的流失。他們的自我診斷癥狀包括老年性皮膚病瘙癢;足跟痛、腰頸椎痛;牙齒松動脫落;明顯駝背,身高降低;食欲不振、消化性潰瘍、便秘;多夢,失眠,煩躁,易怒等。當然,檢查是否缺鈣最可靠的方法是去醫院請專科醫生檢查診斷,然後在醫生的指導下服藥。壹、含鈣多的食物,其中寶寶正處於生長發育最旺盛的時期,鈣是最重要的營養素之壹,除了長牙齒和骨骼外,對全身生理功能的平衡也有重要作用。嬰兒比成人需要更多的鈣,我國兒童營養中長期沒有妥善解決缺鈣問題。給寶寶補鈣主要是通過食物。選擇含鈣量較高的食物餵養寶寶,是科學育兒的重要壹環。食物對鈣的要求是含鈣量高,溶解性好,只有水溶性鈣才能被胃腸道吸收。幾乎所有的食物都含有鈣,但鈣的含量差異很大。牛奶是第壹種含鈣量高、吸收性好的食物。比如牛奶每100mL含鈣120mg,如果每天能吃250mL牛奶,就能獲得300mg的鈣,相當於寶寶壹天需要量的壹半,吸收率也很高;其次,雞蛋尤其是蛋黃含鈣量高,而其他食物像大豆、硬果類(如花生、核桃)、海米、蝦皮、海帶、紫菜等海鮮、用咬骨做成的魚松、肉松、黃花菜、蘿蔔、香菇、木耳等蔬菜含鈣量都很高。動物骨頭,如豬骨、雞骨,鈣含量高,但難溶於水。所以大家壹般都是給寶寶喝骨頭湯,其實並沒有攝入多少鈣。除非煮骨頭湯的時候加點醋,骨頭裏的少量鈣才能溶解在骨頭湯裏,這樣才能補充壹部分鈣。大米、面粉、玉米等壹般谷物含鈣量較低。有些食物如植物性食物、谷類含有過多的植酸和草酸,會使食物中的鈣沈澱,降低其吸收。比如菠菜中的草酸過高,菠菜煮的時候豆腐中的鈣吸收不了。從這個角度來看,根據中國的飲食習慣,在以米、面、肉、蔬菜為主要食物的地區,缺鈣將是壹個主要問題。解決的辦法是改變飲食習慣,大量增加牛奶和豆類的攝入量,使食物中的鈣量滿足身體的需要。對於寶寶來說,每天都要補充牛奶和雞蛋,讓寶寶獲得更多的優質蛋白質,基本滿足鈣的攝入。二、含鈣的食物有哪些?1,半斤牛奶,含鈣300毫克,還含有多種氨基酸、乳酸、礦物質和維生素,促進鈣的消化吸收。而且牛奶中的鈣更容易被人體吸收,所以日常補鈣應以牛奶為主要食物。其他乳制品,如酸奶、奶酪和奶片,都是鈣的良好來源。健康提示:夏天喝牛奶也要有選擇。2.海帶和蝦皮海帶和蝦皮是高鈣海鮮。如果每天吃25克,可以補充300毫克的鈣。而且還能降低血脂,預防動脈硬化。海帶和肉壹起煮或者用冷醬煮都是很好的食物。蝦皮含鈣較多,25克蝦皮含鈣500毫克。所以用蝦皮做湯或者做餡都是不錯的選擇。友情提醒:對海鮮過敏的人要謹慎食用。3.豆制品大豆是高蛋白食物,含鈣量高。500克豆漿含鈣120毫克,150克豆腐含鈣高達500毫克。其他豆制品也是補鈣的好產品。友情提醒:豆漿需要煮7次才能吃。另壹方面,豆腐不應該和壹些蔬菜壹起吃,比如菠菜。菠菜中含有草酸,可與鈣結合形成草酸鈣共軛物,從而阻礙人體對鈣的吸收,所以豆腐等豆制品不適合與菠菜同煮。但是豆制品如果和肉壹起煮,會很好吃,也很有營養。4、動物骨頭80%以上的動物骨頭都是鈣,但它不溶於水,難以吸收,所以在制作食物時可以提前打碎,加入醋,用小火慢煮。吃的時候把浮油去掉,再加點蔬菜,就成了美味的湯。友情提醒:魚刺也可以補鈣,但是要註意選擇正確的方法。幹炒魚和紅燒脆皮魚可以使魚骨變軟,更便於鈣的吸收,可以直接食用。5.蔬菜中含鈣高的品種也很多。雪裏蕻100g含鈣230mg大白菜、油菜、茴香、香菜、芹菜每100g的鈣含量也在150mg左右。友情提醒:這些綠葉蔬菜壹天吃250克就能攝入400毫克的鈣。6.補鈣藥物現在市面上的補鈣藥物,適用於兒童、青少年、孕婦/哺乳期婦女、老年人,甚至緊張、壓力大、生活不規律的白領女性。其優點是操作簡單,補貨容易控制。友情提醒:服用時需要嚴格遵醫囑,避免服用過量,對身體產生不良影響。壹些復合維生素和補鈣劑,因為維生素本身可以和鈣產生協同作用,比單純補鈣更有益。給寶寶補鈣很重要,這是很多家長關心的話題。市場上有很多種鈣劑。雖然有些廣告宣稱自己吸收率高,但實際效果與預期值相差甚遠。壹些醫生認為最好用食物來補充鈣。科學烹飪食物可以增加鈣的攝入。下面是壹些富鈣食物的烹飪方法:1。小黃魚可以做成脆皮魚。做法是:將鍋燒熱,將蔥姜放入鍋中,將長約10 cm的小黃魚放在上面,加入適量的醋用文火燉,連魚頭和魚刺都會變脆。這樣,整條魚就成了可食用的鈣劑。2、高壓鍋雞。可以把雞和雞骨頭做得盡可能的爛脆,鼓勵寶寶把軟骨嚼起來咽下去,也可以補鈣。當然,以上兩種食物都不適合2歲前的寶寶。2歲半以後,大部分寶寶已經長出20顆乳牙。只有在他們有咀嚼能力的情況下,才能給他們這種食物,否則不容易消化吸收。也可以做大骨頭湯。將買來的大骨頭洗凈,敲碎或打碎,放入鍋內用冷水焯壹下,加入骨頭,煮開,撇去浮沫,加入蔥、姜、料酒,小火燉久。讓寶寶喝湯吃骨髓。這是壹種非常好的補鈣食品,適合各個年齡段的寶寶。湯也可以添加到其他嬰兒食品中混合餵養。比如骨頭湯面,蒸雞蛋湯等等。蝦皮和豆腐含鈣量高,要經常給寶寶吃。此外,斷奶後,寶寶還應保證每天至少攝入250毫升的牛奶,以增加鈣的攝入量。
/yybbs/dispbbs.asp?boardid = 7 & ampid=2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