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為土茯苓的幹燥根莖。百合科的。【植物形態】常綠攀援灌木。莖是無刺的。葉互" />
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土茯苓有什麽作用?

土茯苓有什麽作用?

土茯苓(英國)土茯苓[別名]冷飯團、硬米頭、紅土豬苓、紅牛、土豬苓、硬山、飯團根。/image/chem _ service/cyzy _ m/100106 _ 1 . jpg " >[來源]為土茯苓的幹燥根莖。百合科的。【植物形態】常綠攀援灌木。莖是無刺的。葉互生,薄革質,長圓形至橢圓形披針形,長5 ~ 12厘米,寬1 ~ 5厘米,先端漸尖,全緣,下部通常綠色,有時稍粉狀,基脈3條;有卷須。花單性,腋生傘形花序;花被片6,內輪小,白色或者黃綠色;雄性雄蕊6;雌花有退化雄蕊,子房上位。漿果呈球形,紅色,覆蓋著白色粉末。花期7-8月,果期9-65438+10月。出生在山坡上或森林下。主產於廣東、湖南、湖北、浙江、四川。產於鎮江、宜興、沈陽等地,在野生山坡灌叢中;分布於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廣東、廣西、四川、雲南等省。藥用部位:【編輯本段】塊莖類藥材特征:【編輯本段】本品略圓柱形,略扁或不規則,結節狀隆起,分枝短,長5 ~ 2~5cm,直徑2~5cm。表面黃褐色或灰褐色,凹凸不平,有堅硬的須根殘留物,枝頂有圓形芽痕,部分表皮有不規則裂紋,有殘留鱗片。很難。切片呈長方形或不規則形,厚度1 ~ 5毫米,邊緣不規則;切面為白色至紅棕色,粉狀,具點狀維管束和多數小亮點;稍有韌性,碎了有灰塵飛揚,用水沾濕後感覺又粘又滑。無臭,微甜澀。【采】秋采,曬幹或切片曬幹。【性狀】根莖略扁圓形或不規則,多節隆起,分枝短,長5 ~ 22,直徑2 ~ 5厘米。表面黃褐色,稍有光澤,凹凸不平,有殘留的硬須根,枝頂有圓芽痕,有殘留鱗片。硬,橫截面白色或黃褐色,粉狀,具小維管束;常切成薄片,厚度1 ~ 5 mm,味微甜澀。【化學成分】含菝葜皂苷、劍麻皂苷元、鞣質。【性味】性平,味甘淡。主治:除濕解毒,清熱利關節。其可用於治療攣縮疼痛、瘰癧和瘡。用量為15 ~ 60g。英文名冷飯團、茯苓側根、豬糞、毛薯、山糧、山七糧源為土茯苓的幹燥根。百合科的。夏秋季挖穴,去須根,洗凈晾幹;或者在新鮮和幹燥時切成薄片。沒有刺的莖的多年生攀緣灌木。根莖橫生於土中,細長,有許多須根,每隔壹段時間生壹個粗大的塊狀根瘤。質實,外皮堅硬,褐色,凹凸不平,內面肉質粉狀,黃白相間,密被淡紅小點。單葉互生,革質,長圓形至橢圓形披針形,表面綠色,下面白色粉末。七八月開小白花,單性雌雄異株,腋生傘形花序。漿果呈球形,成熟時呈紫色,表面覆蓋白色粉末。該制備方法去除了雜質,如果沒有切片,浸泡,清洗,徹底潤濕,切片和幹燥。性狀本品略圓柱形,略扁或不規則,結節狀隆起,分枝短,長5 ~ 2~5cm,直徑2~5cm。表面黃褐色或灰褐色,凹凸不平,有堅硬的須根殘留物,枝頂有圓形芽痕,部分表皮有不規則裂紋,有殘留鱗片。很難。切片呈長方形或不規則形,厚1 ~ 5 mm,邊緣不規則;切面為白色至紅棕色,粉狀,具點狀維管束和多數小亮點;稍有韌性,碎了有灰塵飛揚,用水沾濕後感覺又粘又滑。無臭,微甜澀。鑒別本品粉末為淺棕色。澱粉粒多,單個顆粒呈球形、多邊形或方形,直徑8 ~ 48微米,臍點開裂、星形、三叉狀或點狀,大顆粒可分層;復合顆粒由2 ~ 4個部分組成。草酸鈣針狀晶體存在於粘液細胞中或呈散在分布。針狀晶體的長度為40~144微米,直徑約為5微米..石細胞呈橢圓形、正方形或三角形,直徑25 ~ 128微米,有細孔和溝槽。還有深褐色的石細胞,長,直徑約50μm,三面極厚,壹面極薄。纖維成束或散在分布,直徑22 ~ 67 μ m,導管和管胞多有邊緣紋孔,多數邊緣紋孔呈階梯狀延伸。性味甘、淡、平。入肝、胃經。功能:除濕,解毒,關節疏通。用於濕熱淋證、帶下、癰腫、瘰癧、疥瘡、梅毒、汞中毒引起的肢體攣縮、肌肉疼痛。用法用量【編輯本段】口服:煎服,10 ~ 60g;還是進了藥丸,散了。或蒸露;或者釀酒。外用:取適量,研末敷用。禁忌【編輯此段】肝腎陰虛者慎用。忌鐵器,服用時忌茶水。備註(1)本品可用於治療梅毒,與金銀花、白鮮皮、威靈仙、甘草同用。臨床主要用於濕熱瘡毒,常與白鮮皮、地膚子、苦參、蒼術同用。另外,該產品近年來在臨床上用於治療鉤端螺旋體病,有壹定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