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蔬菜分類的方法有哪些?

蔬菜分類的方法有哪些?

從65438年到0883年,瑞士的A.De.Candolle根據他對古典植物學、古生物學和語言學的研究,用事實追溯和論證了植物的起源。1928年,瓦維洛夫(нивавилов)用形態分類學、遺傳學、細胞學和植物免疫學的方法鑒定了從世界各地廣泛獲得的栽培植物和相關植物。此後,世界各國的學者在他們研究的基礎上,對各種蔬菜在本國的起源、分布和傳播做了大量的調查和研究。正是這些研究為闡明各種蔬菜的進化和親緣關系以及蔬菜的植物學分類提供了科學依據。除了蔬菜的植物學分類,學者們還提出了壹些其他的分類方法。公元16世紀中國李時珍撰寫的《本草綱目》中,將蔬菜分為五大類,分別是辣菜、澀菜、絲菜、酪菜、水菜。20世紀初,各國學者根據蔬菜的食用部位、耐寒性、耐光性等特點,提出了許多分類。比如美國的hedrick (U.P.Hedrick,1919)和Bailey (L.H.Bailey,1924)根據植物的形態和特性將蔬菜分為壹年生蔬菜和多年生蔬菜。壹年生蔬菜分為地下根莖類、葉類蔬菜、果蔬類、雜類蔬菜和調味蔬菜五大類。日本的三郎太(1952)根據綜合栽培、利用和植物學特性,將蔬菜分為10類,如豆類、瓜類、茄子和雜果類、塊根類、直根類、葉菜類、萵苣和香料類、軟果類、洋蔥和菌類。中國吳更民(1939)將蔬菜分為五類:根菜類、莖菜類、菜花類、果菜類、雜菜類。目前,我國蔬菜園藝家將蔬菜分為塊根類蔬菜、綠葉類蔬菜、大白菜、甘藍、芥菜、薯芋、蔥蒜、茄子、瓜類、豆類、水生蔬菜、多年生及雜類蔬菜、食用菌等。***13《中國蔬菜栽培》,65438+。除以上13蔬菜外,還增加了野菜(中國農業大百科蔬菜卷,1990)。後來增加了壹種芽苗菜(中國蔬菜栽培修訂版,2008),類別為***15。綜上所述,目前蔬菜分類主要有三種方法:植物學分類、食用器官分類和農業生物學分類。

(1)植物學分類

蔬菜的植物學分類主要依據其形態特征和系統發育關系(曹壽春,中國農業大百科蔬菜卷,1990)。目前我國栽培和食用的蔬菜涉及紅藻門、褐藻門、藍藻門(統稱藻類)、菌類(真菌類)、蕨類植物和被子植物(統稱高等植物)等6個門。其中藻類9種,真菌近350種,大部分是野生的,人工栽培的只有20種左右(近年來有所增加——作者註),蕨類植物約10種,均為野生;大量高等植物屬於被子植物,我國栽培的約有36科200余種。植物學分類的好處是,蔬菜植物不同科、屬、種之間的關系在形態、生理、遺傳,特別是系統發育上非常清晰;而且由兩個名稱命名的學名具有通用性,不易混淆,是明確蔬菜與植物親緣關系的重要依據(我國常用的蔬菜名稱和學名見表2)。

(2)按可食用器官分類

屬於被子植物的蔬菜,按其食用器官可分為五類:根、莖、葉、花、果。

1.根菜類

分為:肉質根類蔬菜,如蘿蔔、胡蘿蔔、塊根芥菜、蕪菁、蕪菁甘藍、塊根芥菜、辣根、防風等。塊根類蔬菜包括土豆、葛根等。

2.莖和蔬菜

分為:地下莖類蔬菜,包括土豆、洋芋、山藥等。;根莖類蔬菜,如蓮藕、生姜;球莖類蔬菜,包括荸薺、慈姑、芋頭等。嫩莖包括茭白、蘆筍、竹筍用竹等。肉質莖類蔬菜,包括生菜、球根甘藍、莖芥菜等。

3.多葉蔬菜

分為:常見的葉菜,包括大白菜、葉芥菜、菠菜、芹菜、莧菜、葉菜等;結球葉菜包括大白菜、結球甘藍、結球生菜等。葉片異常的鱗莖,如洋蔥、大蒜、百合;辛辣葉菜包括韭菜、大蔥、香蔥、香菜、茴香等。

4.花椰菜

有黃花菜、菜花、洋薊等。

5.水果和蔬菜

分為水果蔬菜,如黃瓜、南瓜、葫蘆、冬瓜、西瓜、甜瓜、絲瓜、苦瓜等。漿果類蔬菜,如西紅柿、茄子、辣椒等。豆莢類蔬菜包括蕓豆和豇豆。

按食用器官分類對根據食用和加工需要安排蔬菜生產具有實際意義。食用器官相同的蔬菜,大多具有相同的生物學特性和栽培方法。比如根菜中的蘿蔔和胡蘿蔔,分別屬於十字花科和傘形科,但對栽培環境和栽培技術的要求卻非常相似。但按食用器官分類也有壹定的局限性,即不能反映同種蔬菜的系統發育關系。有些同種蔬菜,如蓮藕、帶根莖的生姜,在親緣關系、生物學特性、栽培技術等方面都有較大差異(曹壽春,1990)。

(3)農業生物學的分類

根據蔬菜的植物學分類和食用器官分類,根據各種蔬菜的主要生物學特性和不同的食用器官,結合其栽培技術的特點,將除藻類和蕨類植物以外的蔬菜分為15大類。

1.根菜類

包括蘿蔔、胡蘿蔔等蔬菜,以膨大肉質直根為食用器官,在生長後期,當食用器官膨大時,需要寒冷的氣候條件和疏松的土壤。

2.卷心菜

包括大白菜、中國卷心菜等。以柔軟的葉簇、葉球、花球或花蕾為食用器官。它的生長需要涼爽濕潤的氣候和有充足氮肥的肥沃土壤。

3.卷心菜

包括卷心菜、花椰菜、球莖甘藍、抱子甘藍、花椰菜、羽衣甘藍等。可食器官為嫩葉簇、葉球、側芽形成的小葉球、膨大的肉質莖、花球或花莖。它要求氣候溫和濕潤,適應性強;它的特點是種子發芽後長成壹定大小的植株,才能接受溫度誘導,進入生長發育。

4.芥末

有根芥菜、葉芥菜、莖芥菜、芥菜等。可食用的器官是膨大的肉質根、嫩莖、花莖、側芽、嫩葉叢和鱗莖。需要寒冷潮濕的氣候。易患病毒性疾病。這類蔬菜有含硫的葡萄糖苷,水解後產生揮發性的芥子油,有壹種特殊的辣味。

5.綠葉蔬菜

包括菠菜、芹菜、生菜、香菜、茴香、菊花等。,這就要求氣候寒冷,還有莧菜、空心菜和向日葵等。,這需要溫暖的氣候。以嫩葉、葉柄、嫩莖為食用器官。

6.洋蔥和大蒜

包括洋蔥、大蒜、青蔥、韭菜等。以鱗莖或假莖、葉片為食用器官,耐寒性和適應性強。用種子或球莖繁殖。

7.茄果類

包括西紅柿、茄子、辣椒等。都是茄科植物,果實是食用器官。生長和結果需要溫暖的氣候和肥沃的土壤。

8.甜瓜

包括黃瓜、南瓜、冬瓜、葫蘆、西瓜、甜瓜、絲瓜、苦瓜等。莖匍匐,雌雄同株。都是葫蘆科植物,食用器官都是果實。需要溫暖的氣候,需要嚴格的植物調控。

9.豆子

包括蕓豆、豇豆、蠶豆、豌豆、刀豆、菜用大豆等。都是豆科植物,以豆莢或種子為食用器官。蠶豆和豌豆需要寒冷的氣候,而其他豆類和蔬菜需要溫暖的環境。

10.土豆和芋頭

包括土豆、山藥、芋頭、紅薯、生姜、葛根等。,以肉質地下莖(或根)為產品器官。都是耐熱的(只有土豆不耐熱),生長期長。

11.水生蔬菜

包括蓮藕、茭白、慈姑、菱角、荸薺等。要求生長在淺水區,氣候溫暖,多采用無性繁殖(菱角、荸薺除外)。

12.多年生和雜類蔬菜

包括香椿、筍用竹、黃花菜、蘆筍、草莓、食用大黃、黃秋葵等,大多壹次種植,可連續收獲數年。

13.發芽的蔬菜

包括黃豆芽、綠豆芽、黑豆芽、蠶豆芽、豌豆苗、蘿蔔苗、蕎麥苗、香椿芽、花椒芽等。,由幼芽或幼苗餵養。

14.食用蘑菇

包括雙孢菇、草菇、香菇、木耳等。,有20個人工栽培種和大量野生種。

15.野菜

包括蕨菜、薇菜。、野生莧菜、馬齒莧、地膚、芝麻菜、菹草、馬尾藻、諸葛菜、蝴蝶蘭。人參、三七、菊花、龍葵。辣蓼。和其他野生或半野生物種。

此外,蔬菜還可以根據對溫度的適應程度進行分類。根據它們對溫度條件的不同要求和對高低溫的耐受能力,可將蔬菜植物分為五大類(不包括藻類、真菌類和蕨類植物),這是安排蔬菜栽培季節的重要參考。①耐寒宿根蔬菜:包括韭菜、黃花菜、蘆筍等。在生長季節,地上部分能耐高溫;冬季地上部分枯死,以地下宿根(或莖)越冬,可耐-10℃以下的低溫。2耐寒蔬菜:包括菠菜、香菜、大蒜、洋蔥、大蔥等。同化作用在15 ~ 20℃時最旺盛,能耐受-1 ~-2℃的低溫和-5 ~-10℃的短時低溫。③半耐寒蔬菜:包括大白菜、大白菜、蘿蔔、胡蘿蔔、甘藍、豌豆等。同化作用在17 ~ 20℃時最旺盛,能耐受-1 ~-3℃的短時低溫。④喜溫蔬菜:包括黃瓜、番茄、辣椒、蕓豆、茄子。適宜同化溫度為20 ~ 30℃,不耐霜凍。10 ~ 15℃以下授粉差,易造成落花,35℃以上生長結實差。⑤耐熱蔬菜:包括冬瓜、南瓜、西瓜、豇豆、刀豆、莧菜、空心菜等。在30℃左右有較強的同化作用,在35 ~ 40℃仍能正常生長結果。

除了上述分類方法,蔬菜還可以根據對光強的不同反應分為強光、中光和弱光蔬菜;根據蔬菜植物生長發育對光周期的不同反應,可分為:長旋、短旋、中旋蔬菜;根據吸水量和耗水量的不同,蔬菜可分為五類:耗水量大但吸水性弱的蔬菜、耗水量少但吸水性強的蔬菜、耗水量少但吸水性弱的蔬菜、耗水量中等且吸水性中等的蔬菜、耗水量快且需在水中生長的蔬菜。根據蔬菜植物對土壤pH值的不同要求,可分為弱酸性蔬菜(pH 6.0 ~ 6.8)、中等酸性蔬菜(pH 5.5 ~ 6.8)和強酸性蔬菜(pH 5.0 ~ 6.8)三類。此外,根據根系深度、對肥料的要求不同、吸收土壤養分的多少、對生態環境的要求不同,還有各種分類(中國蔬菜栽培,1987;中國農業大百科蔬菜卷,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