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寧酸“在起作用”
有洞才有風。關於柿子的禁忌,都源於其富含的單寧酸。
單寧酸又叫單寧酸、單寧,是多酚的壹種。在壹定條件下,能與蛋白質結合形成不溶於水的沈澱物——“單寧”。當胃中有大量胃酸時,食物中的鞣酸蛋白和果膠、纖維素將柿皮和柿核結合在壹起,在胃中迅速形成胃石,也叫“胃柿石”。
這種“胃柿石”對胃黏膜造成機械性損傷,壓迫胃壁,堵塞幽門,進壹步刺激胃酸分泌增加。因此,急慢性胃石患者常出現上腹痛、腹脹、惡心、嘔吐、黑便等癥狀,甚至糜爛性胃炎、胃潰瘍。在嚴重的情況下,需要手術來移除胃石。
市面上流通的柿子不能和酸奶、螃蟹、雞蛋壹起吃,因為這些食物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柿子中的鞣酸可能會和這些食物中的壹些蛋白質結合,會引起胃部不適,影響蛋白質的消化吸收。
柿子不能和紅薯、山楂、黑棗壹起吃,因為這些水果富含鞣酸、果膠和纖維素。這些食物中的纖維素容易與單寧酸蛋白結合,容易引起脹氣,還可能加重吃柿子後的消化不良感。
單寧酸含量變化很大。
看到這裏,或許很多人會感嘆“要不要遠離柿子這種美味的水果?”?」
當然不是。這些不適的前提是“吃得多”“柿子含鞣酸高”。其實不同柿子中的鞣酸含量是不壹樣的,壹般在0.4%-4%之間,相差高達十倍。
壹般來說,柿子可分為澀型和甜型。甜柿子在成熟前可以在樹上自然澀,澀柿子需要成熟後采摘,人工澀和去除過多的鞣酸後才適合銷售和食用。市場上的柿子大多是澀的,鞣酸含量低。
但柿子未成熟時,鞣酸含量較高,尤其是果肉的外皮,也就是柿子皮附近。
判斷柿子鞣酸含量是否高,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用舌頭。簡單來說,味道越澀,鞣酸含量越高。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天吃200 ~ 400g水果。通常吃1和兩個中等大小的熟柿子(約150 ~ 200g/個)不會引起不良反應。
柿子可以空腹吃嗎?
除了鞣酸,胃酸分泌更多,胃腸功能更弱,這也是妳吃柿子後可能會難受的原因。
人空腹時,胃裏的酸度通常較高,只吃少量柿子可能會不舒服。這也是為什麽20、20年前胃柿石的病例比較多見的原因:當時糧食不足,有的人只是從樹上摘兩三個柿子吃,充饑。遇到那些沒有擺脫澀味的就更危險了。
糖尿病人要適量吃柿子。
柿子的血糖生成指數為37,不高,但含糖量高,接近20%,多為簡單的雙糖和單糖;而且成熟的柿子比較軟,有嚼勁,所以柿子對升血糖的反應比較高。
對於輕度糖尿病人來說,柿子並不是絕對的禁忌。可以少吃點試試。或者吃柿子,適量少吃主食。
明智吃柿子的小貼士
吃適量,壹天吃的量不要超過1 ~ 2個中等大小的柿子;
不要隨意吃沒有澀過的柿子,比如路邊種的或者所謂的家種的柿子;
不要吃未成熟的柿子;
腸胃功能較弱的人,盡量不要吃澀澀的柿子;
如果食用柿子後感到強烈不適,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