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小心!妳吃壹次這種魚是違法的。

導遊於君

鳳尾魚不是鉗子!

上個月“敖”字突然在粵語圈火了,很多人都知道“Pinfish”應該是寫成了“敖(漢,第壹聲)魚”。

“敖”之所以這麽受歡迎,是因為“西江敖被新列為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說明廣東人以後再也不能“任性”地把西江敖送上餐桌了。

那麽,我們會不會再也嘗不到了?

根據國家林業和草原局

小心!妳吃壹次這種魚是違法的。

導遊於君

鳳尾魚不是鉗子!

上個月“敖”字突然在粵語圈火了,很多人都知道“Pinfish”應該是寫成了“敖(漢,第壹聲)魚”。

“敖”之所以這麽受歡迎,是因為“西江敖被新列為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說明廣東人以後再也不能“任性”地把西江敖送上餐桌了。

那麽,我們會不會再也嘗不到了?

根據國家林業和草原局

小心!妳吃壹次這種魚是違法的。

導遊於君

鳳尾魚不是鉗子!

上個月“敖”字突然在粵語圈火了,很多人都知道“Pinfish”應該是寫成了“敖(漢,第壹聲)魚”。

“敖”之所以這麽受歡迎,是因為“西江敖被新列為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說明廣東人以後再也不能“任性”地把西江敖送上餐桌了。

那麽,我們會不會再也嘗不到了?

根據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新公布的第三批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2021),斑點叉尾鮰(俗稱西江)被正式列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僅存於野外),非法獵捕、捕殺、收購、運輸、出售。壹旦發現,就用於農業。凡符合追究刑事責任條件的案件,壹律移送司法機關。

雲南餐飲人士姚明表示,雲南農業農村局近期開展了大規模的宣傳活動,向當地漁民發放西江澳保護宣傳資料,並結合相關法律法規進行宣講。

他接著說,以後捕捉和運輸西江澳都是違法的。抓到後會放回西江報農業農村局處理,不能帶回家吃或者直接賣。如有違反,管理部門將依法對野生動物及其產品進行處罰,最高可處以其價值20倍的罰款。構成犯罪的,還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據肇慶市農業和農村局漁業資源保護科介紹,斑鱧又名西江青,無鱗,體色灰色,就像被蒙上了壹層膠質,劍鰭鋒利。因其有芝麻樣的斑點,故又名芝麻青。這是壹種極其珍貴的淡水魚,經常可以在西江的雲浮、雲南和肇慶段看到。

記者從珠江水產研究所相關專業技術人員處了解到,2000年前後,廣東、廣西等地已有多家研究機構開展了斑鱧人工繁殖技術的研究,並取得了壹定的成功。但由於受精成功率低,卵不易成熟,擠卵量少,對鱖魚生長環境要求苛刻,目前無法實現鱖魚的大規模人工繁殖。

雖然西江澳已被列為保護動物,但值得壹提的是,即使在西江澳被保護之前,人們也很少見到它們。

那麽,當年餐桌上的“西江糕”是什麽呢?

根據著名博物館科普網“果殼”提供的資料和記者的調查,所謂“西江”,其實是漁民對產於西江流域、有芝麻斑、且“長短外觀相似”的某種鰱魚的俗稱。

所以,科學上並沒有嚴格定義“西江敖”是什麽魚,甚至沒有“敖魚”。

但是,通過多年的科學考察,我們大致可以知道,曾經出現在餐桌上的“西江澳”* * *有兩種:

壹、目前被列為二級保護動物、我們暫且稱之為“正宗西江澳”的斑鱧,由於產量嚴重下降,自上世紀90年代末以來壹直是“稀缺品”,被漁民普遍稱為“野生西江澳”,價格從100元/500g到數千元/500g不等。

另外壹只,姑且稱之為“山寨西江敖”,學名斑叉尾敖。據了解,從20多年前開始,我們在餐桌上能看到的西江澳大部分都是“山寨西江澳”,在過去的西江澳市場上占比高達95%,而且往往因為有斑點的西江澳沾了“正宗西江澳”的光而不合理。

據了解,性成熟的斑點叉尾鮰為4歲以上,少數人工飼養條件好的3歲魚可達到成熟期,體重在1 kg以上。池塘養殖中,體長超過53cm、體重超過1.5 kg的個體較為常見。斑點叉尾鮰的商品名不僅有西江斑點叉尾鮰,還有斑點叉尾鮰和大家熟悉的螯(白螯、斑螯等。).

由於斑點叉尾鮰可以人工飼養,所以目前市場上的斑點叉尾鮰“山寨西江斑點叉尾鮰”仍然屬於可以飼養、運輸、出售和食用的魚類。

談到口感上的區別,淡水魚專家趙國慶表示,以同樣500-1000克的體重為例,斑點叉尾鮰肉質有彈性,堅韌爽口,風味無與倫比,而斑點叉尾鮰肉質略軟,風味不足。但當體重超過1000克時,斑點叉尾鮰不僅鮮嫩,而且由於成體較大,更加緊實爽口。

所以,人們不必非要堅持吃野生的斑點叉尾鮰,其實斑點叉尾鮰也壹樣好吃。假設斑點叉尾鮰已經成為保護動物,那麽每個人都有義務和責任保護它,再也不吃它;相反,斑點叉尾鮰是有斑點的。既然能提供類似的美食,大家不妨滿足壹下自己的渴望。

圖文|廣粵文化美食導報融媒體記者馮瑞軍

部分圖片來源|綜合網絡

編輯排版|廣粵文化美食導讀融媒體編輯牟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