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火麻仁的藥用價值和用途是什麽?

火麻仁的藥用價值和用途是什麽?

名稱:

蓖麻子

英文名:

蓖麻子

拼音:

巴米茲

別名:

大麻籽、蓖麻籽、大麻籽、紅大麻籽。

藥材類別:

水果/種子

性味:

甘;辛;平;有壹點毒。

①唐代草藥:、平,毒性小。

(2)“藥用花楸液”:味苦,氣平。

歸經:

進入大腸。肺經

①《雷公炮制藥物性質說明》:入脾、大腸。

②“回春本草”:入肝脾肺。

3《本草綱目》:從太陰、足太陽經入手。

醫藥部分:

它是大戟科蓖麻的種子。

產地和分布:

全國各地都有栽培。

形態特征:

蓖麻是壹種高大的壹年生草本植物,通常在熱帶或南部地區成為多年生灌木或小樹。嫩部為白色粉末,綠色或略帶紫色,無毛。單葉互生,有長柄;葉片盾形,直徑15-60cm,有時可達90cm,掌狀分裂至葉片的壹半以下,裂片5-11,卵狀披針形至長圓形,頂端漸細,邊緣鋸齒狀,掌狀主脈。圓錐花序與葉對生,頂生,長10-30cm或更長,雄花在下部,雌花在上部;花瓣是雌雄同株的,沒有花瓣;雄花萼3-5裂;雄蕊多數,花絲多分枝;雌花花萼3-5理解;子房3室,每室胚珠1;花柱3,深紅色,2裂。蒴果球形,長1-2cm,刺軟,成熟時開裂,種子長圓形,光滑,有條紋。花期5-8月,結果期7-65438+10月。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搗固或調理。內服:服用藥丸,1-5g;原始研究或油炸食品。

註意事項:

孕婦和滑的人禁止服用。

1《本草經》:脾胃虛弱,大腸不穩者,不可輕用。

蓖麻子的功效和作用;

消腫解毒;腹瀉導致停滯;通絡開竅。主癰腫毒;拉普拉斯算子;乳房癰;喉痛;疥瘡、癬和瘡;燙傷;水漲船高;大便幹燥;斜嘴斜眼;摔傷。用於癰腫、咽喉腫痛、瘰癧、大便幹結。

①《唐本草》:治水病。

②《日華子本草》:控水脹腹,細研水服;瘡疥瘡也可適用。

(3)《本草補遺》:能產生有形的停滯,故取胎產、胎衣、殘骨、膿血者用。

(4)綱目:主風不成功,口悶,頭風耳聾,舌腫,喉痹,喘息,腳氣毒腫,瘤腫,湯糊,針刺入肉,婦人胞胎不止,小兒腸突,經絡開通,可止諸痛,消腫,追膿,拔毒。

附:

①疔瘡、膿腫的治療:將蓖麻籽20余粒去殼,與少量鹽、粥混合,敷於患處,每日換兩次。(福建民間草藥)

②治療癰初:去皮蓖麻子1份,松香4份。將蓖麻子搗碎,加入松香粉,充分攪拌,用沸水攪拌成糊狀,冷水冷卻成糊狀備用。使用時,將白膏藥按瘡面大小鋪在紙上或布上,貼在患處。(遼寧中草藥新醫法資料選登)

③治瘰癧:將蓖麻子炒熟,去皮,嚼爛,睡前服三兩片,逐漸加至十幾片。(《本草》)

④治療咽喉腫痛:火麻仁(去皮)1粒,硝1片。同樣的研究,新抽水為壹個服務,甚至進入第二和第三服務的影響。(醫療標準)

⑤喉炎的治療:馬孜搗碎,肉搗碎,紙卷成筒,煙點著吸。(《醫學的真實故事》神聖的煙囪)

⑥治百骨:蓖麻子七顆。去殼磨碎,放入冷水石中,包起來使其幹濕,用竹簽挑第二個,三錢入喉,後用水吞服。(《魏家傳》)

⑦治癤風,手指攣縮,關節間疼痛難忍,漸斷:蓖麻子壹兩(去皮),黃連壹兩(銼如豆)。小瓶泡壹升水,春夏三天,秋冬五天,然後取壹顆蓖麻子,打碎,泡在藥水裏。持平的時候會逐漸增加到四五塊,可能會小賺壹筆,瓶子裏多加點水。避免移動風和食物。(醫療標準)

⑧湯火傷的治療:蓖麻子、蛤粉均分。研磨膏。湯損用油,火瘡用水。(《養生要方》)

⑨治狗咬傷:五十顆蓖麻子。去殼,用井水磨糊,先用鹽水洗咬,再用芝麻糊糊。(口袋方巾)

⑩治風頭痛難忍:乳香、蓖麻子等份。把餅搗碎,貼在左右兩邊的太陽穴上。(概要)

⑾治小兒疝氣:蓖麻子三顆,岡子三十根(去皮),石燕子壹個(燒),滑石(粉)兩角,麝香(粉)半角。五種食材搗碎研磨均勻,面糊和藥丸都很薄,如綠豆。每次服十五粒,空心,用鄧鑫湯煎。(《生肌宗錄》蓖麻丸)

⑿治哮咳:蓖麻子去殼炒熟,揀甜食者食之,多服。(《健康的簡易處方》)

【13】用於難產、早產:蓖麻子七顆。研成藥膏,塗在腳底、衣服、衣服上,然後迅速洗掉。(海上收集和檢驗的規定)

[14]三顆蓖麻籽和四顆巴豆籽出生和死產。研細,加少許麝香,貼臍心。(《衛生員的寶藏》)

⒂治療子宮脫垂:蓖麻子仁、枯礬均分。最後,把它放在紙上,仍然用14片蓖麻仁研磨奶油並塗在上面。(《采摘方圓》)

【14】治療急性脫肛:蓖麻子壹兩。爛杵為糊,絞成餅,兩指寬,糊在嘴上;如陰證型脫肛,按前說法,生附子粉、蔥、蒜共磨成糊狀。(《活出年輕心書》蓖麻油糊)

⒄治療口眼偏斜;七十七顆蓖麻籽。做蛋糕的時候,右邊放在左手中央,左邊放在右手中央,但是銅鍋裏裝熱水,涼了就換藥,五六遍就對了。(《女子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