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活的這個地球其中有近七成的領域都是被海洋所覆蓋,生態環境的循環和人類的生命活動都離不開這廣袤而神秘的海洋。
而從人類發展科學技術之初,就沒有停止的探尋神秘的海洋環境,無論是裏面占地球生物大半的豐富物種,還是其中隱藏的特殊地質特點,亦或者是那最深的海溝和隨時噴發的海底火山,都是人們不斷探求的對象。
而隨著研究的不斷進行,人們越來越發現這些事物要比他們想象的復雜的多, 而且以人類目前的科研水平和探測設備,只能 探索 不到5%的領域,其他神秘的領域我們還未可知。
就像人們對宇宙的好奇心壹樣,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對於海底的探究也越來越深入,目前的科學技術已經足夠支撐我們達到將近海底壹萬米的深度。
不過,隨著深度的不斷增加,人們也會越來越感到那種來自未知領域的恐懼和詭異,接下來我們就來看壹下,隨著深度的增加,其生態環境和生物種類都會發生哪些巨大的變化。
在海底三百米之前都是我們人類可以踏足的領域 ,有經驗的潛水員甚至可以在有保護措施的情況下輕松下潛到這壹深度,用手觸摸那些我們平常能見到的海洋物種,例如各種魚類,貝類,珊瑚海藻等等。
到了海底三百米之後,海洋中的水壓就有了明顯的提升,其平均壓力就相當於 人類背著壹個近六百斤的重物匍匐前行 ,而且隨著深度的加大,這種重量壓迫感也會不斷增加,而三百米已經是接近人類極限的存在了,也難怪膽大的潛水員都不敢輕易涉足更甚深的水域。
而到了海底五百米處,則是海洋中最大的霸主—— 藍鯨 的棲息地,它們在這裏修身養性,時不時張嘴吸入周圍的小魚小蝦,時不時壹躍而上,來到海面呼吸新鮮空氣。
從海底六百米開始,就逐漸進入危機四伏的區域了,在那裏有著壹種長相兇狠而且十分殘忍的鯨類,名叫 獨角鯨, 它長著鋒利的獠牙,可以肆意吞食周圍的生物,就連以兇殘著稱的海洋霸主鯊魚都不是它的對手。
海底壹千米處屬於過渡區域,它分割了淺海層和深海層,從壹千米往下,陽光就很難照射進去了,因此那裏常年黑暗無光,這種幽深的恐懼和來自海底的壓力會讓妳幾近崩潰。
如果沒有任何保護措施,人在這裏會輕松地被水壓所壓迫致死,只有大型烏賊和抹香鯨等生物敢在這裏生存。
到了海底兩千米到三千米的深度,就會看到壹種長相恐怖,點著燈籠的 琵琶魚 ,這種魚靠著腦袋前面的小燈籠作為擬餌,來吸引周圍的小魚,方便它吞食。由於常年沒有光亮,這裏的生物眼睛功能大多已經退化,靠著驚人的感知力和嗅覺生存。
當來到海底五千米的時候,就是 尖牙魚 的巢穴了,這種魚也因為水壓過高的原因長相十分恐怖,而且由於海底生物數量稀少,食物匱乏,因此這種尖牙魚也逐漸演變成了雜食生物,上面掉下來什麽就吃什麽,毫不挑剔。
尖牙魚
到了海底八千米的時候,就已經達到了海洋生物的極限,幾乎所有生物在這裏的巨大壓力下都會被壓得粉身碎骨。
不過在2014年的時候,科學家們在 探索 的時候偶然發現了壹種 獅子魚 ,它長相奇怪,在八千米的水域中也能肆意遨遊,不少科學家猜測這很有可能是馬裏亞納海溝自然進化出來的新物種。
到了最深的壹萬米海底,就可以用地獄來形容了,這裏壹片漆黑,幾乎沒有任何的生物,只有少數的端足目生物,也就是像蝦壹樣的甲殼類動物在水中漂浮。
從物理學角度上來看, 隨著海底深度的增加,水壓也會不斷增高 ,壹般是每降低十米就會提高壹大氣壓,而在 壹萬米深的海底出其壓力就相當於無數噸重物不斷擠壓著妳 ,就算是現在最先進,最堅硬的坦克也無法承受這壹壓力,會被馬上壓到粉身碎骨。
因此,到目前為止,我們只能依靠人工機器人或潛艇來探尋深海的奧秘。
而且不僅僅是水壓的威脅,萬米深的海底沒有壹絲絲光亮,無盡的黑暗也會加深內心的恐懼,而且在這裏有很多人類尚未探知的神秘生物,任何壹種都有可能致人類於死地。所以對於壹萬米甚至更甚的海底,至今仍然是壹個未解之謎,相信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終有壹天我們也能夠深入這無盡的黑暗,去探尋其中隱藏的奧秘。
其實,絕大多數我們熟知的海洋生物大都生活在壹千米之內的水域,在這裏人們也能輕松的抓捕並觀察到它們。
雖然憑借現在的科學技術已經能夠探尋到壹萬米以下的深海,但是為了研究人員的安全考慮,還是不敢讓潛水艇隨意進入深海區 探索 ,畢竟水壓和未知的恐懼都會令人望而卻步,不過隨著我們探尋的步伐不斷邁進,剩余這95%的神秘海底領域也終究會被我們所探知,更多的海洋資源也會被我們發現和勘探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