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宜多食用的食物
枸杞頭
甲亢者在春季宜用枸杞嫩葉洗凈,開水燙焯後擠幹切細,加入調味品涼拌食用,有清肝火、涼血熱的功效。也可用《藥性論》中的方法“煮作飲,代茶飲之”。
菊花腦
菊花腦為江蘇南京地區菜蔬,多在春夏季摘其嫩苗炒作菜,有清熱涼血的功效和清火解毒的作用,尤其適宜甲亢之人心煩性急、怕熱多汗者煎湯服食。
旱芹
旱芹性涼,味甘苦,有平肝清熱作用。《本草推陳》說它“治肝陽頭昏,面紅目赤”。現代研究認為芹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有凈化血液、促進體內廢物排泄以及輕度的鎮靜作用,對甲亢病人性情急躁、情緒易激動者最為適宜。
金針菜
《日華子本草》雲:“治身體煩熱”。《本草正義》中亦說:“今人恒以治氣火上升,夜少安寐,其效頗著。”金針菜有清肝火、平肝熱,對肝火偏旺、性情暴躁,或肝郁氣滯、情誌不暢的甲狀腺功能亢進者,無論配菜炒食,或煎湯代茶,都很適宜。
馬蘭頭
馬蘭頭性涼,有涼血熱、清肝熱的作用。《本草正義》中說:“馬蘭,最解熱毒,能專入血分,止血涼血。”尤其適宜甲狀腺機能亢進而眼球脹痛者食用。
荷葉
據《滇南本草》雲:“荷葉上清頭目之風熱,止眩暈,清痰。”《醫林纂要》還說:“荷葉,多入肝分,平熱、去濕,以行清氣,以瀉心肝,故能去瘀,除妄熱,平氣血。”
從這些作用來說,荷葉最適宜甲亢患者多汗、怕熱、煩躁性急者煎水代茶飲用。
荸薺
荸薺性寒,味甘,能清熱化痰。唐代孟詵說荸薺能“除胸中實熱氣”。《本草再新》還說它“清心降火,補肺涼肝,消食化痰”。甲亢之人多表現為實癥熱癥,肝火挾痰之象,所以,常食荸薺,最為適宜。
西瓜
西瓜性寒,味甘,有清熱、除煩、生津、止渴的作用。《飲膳正要》說它“治心煩”。《滇南本草》認為西瓜能“治壹切熱癥、痰湧氣滯”。所以,西瓜最適宜甲亢之人怕熱多汗、性急煩躁、面紅低熱者食用。
桑椹
桑椹味甘,性寒,能補肝腎、滋陰液、息虛風、清虛火。《本草經疏》中曾評介:“桑椹,甘寒益血而除熱,為涼血補血益陽之藥。”甲亢患者,由於內熱陰虛者,食桑椹能養陰而清虛熱。所以,《本草經疏》又說到:“熱退陰生,則肝心無火,故魂安而神自清寧。”甲亢病患者表現的易激動、失眠、性情急躁、心悸多汗、手心熱、怕熱等,可謂是“肝心有火”了,食用桑椹,能起到《隨息居飲食譜》在論述桑椹時所說的“息虛風,清虛火”的作用。
蓮子
唐代著名食醫孟詵《食醫心鏡》載:“蓮子止渴去熱。”《滇南本草》中雲:“蓮子清心解熱。”《本草備要》亦說:“蓮子清心除煩。”中醫認為蓮子有補心安神、健脾益腎之功,適宜甲亢病人心經有熱、煩躁失眠心悸者食用。
苦瓜苦瓜性寒,味苦,最適宜甲狀腺機能亢進引起的心肝火旺、心悸煩熱、內熱偏重者服食。如《滇南本草》所說:苦瓜“瀉六經實火”。《生生編》還說苦瓜能“除邪熱,解勞乏”。《本草求真》謂其能“除熱解煩”。
決明子
性涼,味甘苦,有清肝火、明眼目、通便秘的功用。民間習慣用炒決明子泡茶,所以它是壹種食用中藥。《藥性論》中說它能“除肝解熱”。甲亢之人多為肝火偏旺,最宜用炒決明煎水代茶頻飲。
白菊花
白菊花性涼,味甘苦,能清郁火、除肝熱、利血脈、清頭目。《別錄》中說菊花能“除胸中煩熱”。《本草綱目》認為它能“清三焦郁火,療肌熱”。尤其適宜甲亢病人在暑熱夏天煎水當茶頻飲。
鴨肉
鴨肉性平,味甘鹹,能滋陰補虛。《別錄》中說鴨肉能“補虛除熱”。唐代孟詵說鴨肉能“消毒熱”。《本草匯》認為鴨肉“滋陰除蒸,化虛痰”。清代醫家王孟英還說:“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所以,陰虛內熱的甲亢患者,常食鴨肉煨湯,最為適宜。
百合
《本草綱目拾遺》中記載:“百合清痰火,補虛損。”歷代醫家多認為百合能清心安神,同時有補肺潤肺止咳作用,對熱病後余熱未清、虛煩驚悸者有益。甲亢病人癥見煩躁不安、虛煩失眠、心悸乏力者,宜用百合煨湯服食,有清虛熱、消痰火、安心神的效果。
此外,甲狀腺機能亢進患者還宜食用梨、鮮藕、蘋果、橘子、柿子、香蕉、無花果、生黃瓜、生菜瓜、地瓜、茼蒿、薺菜、水芹、蕹菜、莧菜、蘿蔔、番茄、瓠子、絲瓜、冬瓜、青菜、大白菜、蒓菜、豆制品、牛奶、赤小豆、綠豆、綠豆芽、豬瘦肉、甲魚、鯽魚、黑魚、鰱魚、鯿魚、蚌肉、鴨蛋、野鴨、山藥、石斛、蘆根、生地、沙參、枸杞子、胖大海、何首烏等。
2.不宜食用的食物
忌食肥甘厚味食物,如肥肉、動物油、黃油、奶油、糖果、果脯、蜜餞、麥乳精等,以免助痰滯氣。忌食溫熱、辛辣及刺激性食物,如酒、醋、牛肉、羊肉、狗肉、韭菜、生蒜、辣椒、胡椒、咖喱、荔枝、桂圓及煎炸、熏、烤等食物。同時飲用咖啡和濃茶也應適量,以免加重病人的神經興奮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