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2012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要點

2012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要點

2012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總體要求是,認真貫徹落實中央1號文件、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國農業工作會議和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著力確保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堅持執法監管和標準化生產,著力深化治理整頓,夯實工作基礎,完善體制機制,不斷提高農產品質量。

壹是深入開展整改,堅決遏制突出問題。

(壹)繼續加強產品培育。聚焦蔬菜高毒農藥問題,加強農藥監督管理,嚴厲查處和打擊蔬菜非法添加高毒農藥行為。加強農藥使用管理和技術指導,嚴防超範圍使用農藥,落實安全間隔期和生產記錄制度,大力推進劇毒農藥定點管理,推進專業化統防統治。

(2)持之以恒抓好畜牧產品整頓。繼續以非法添加“瘦肉精”和三聚氰胺為重點,會同公安、工信、食藥監等部門,從禁用物質的研發、生產、流通、銷售、使用等環節入手,分兵把守,實行全鏈條禁止監管。加強抗生素和飼料安全問題隱患排查整治,加強獸藥安全和耐藥性評估,加大獸藥和飼料生產使用監管力度,認真落實養殖檔案和停藥期制度。

(三)進壹步深化水產品整治。以孔雀石綠、硝基呋喃等違禁藥物為重點,加強對大菱鮃、鱖魚、牙鮃、黑魚、三文魚等五大養殖魚類和餌料魚類的安全監管,強化用藥執法檢查,認真清繳違禁藥物,嚴厲打擊違法行為,建立嚴格的產地查驗和出境制度。加快提高養殖技術,調整養殖密度,完善漁藥飼料使用監督管理規範,探索魚病統壹防控規律。

(四)深入開展農資打假。以春耕、“三夏”和秋冬季為重點,集中力量開展專項行動,查處壹批制售假劣農資和禁用藥物的大案要案。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快種業發展的有關文件精神和新修訂的《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加強種子市場和飼料市場監管。加快完善農資打假舉報獎勵和跨省協作機制,深入推進放心農資下鄉進村活動,暢通農資經營主渠道,確保農民買得放心、用得放心。

二、開展監管示範縣創建工作,全面推進監管責任落實。

(五)啟動監管示範縣創建工作。制定創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示範縣的指導意見和實施方案,積極爭取相關扶持政策,從“菜籃子”產品主產縣入手,先行試點,不斷擴大,促進監管能力提升。

(六)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管理。加快制定全國統壹的《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證書管理辦法》和《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條例》,統壹農產品質量安全證書和追溯模式,實現“生產有記錄、流向可追溯、質量可追溯、責任可界定”。

(七)積極推動監管責任的落實。進壹步明確各級農業部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職責任務,加快建立權責壹致的績效考核機制,積極爭取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納入地方政府績效考核範圍,認真做好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績效管理在省級農業部門的延伸工作。加強橫向協作和縱向聯動,努力構建“分兵把守、協調配合、全國壹盤棋”的監管新機制。

(八)加強監管條件保障。充分利用現有的工作基礎和條件,利用資源,享受信息。加強與發展改革、財政、科技等部門溝通,積極爭取資金投入和條件支持,加快建立階梯式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資金保障體系。

(九)完善監管體系。認真總結各地的成功做法和經驗,形成可以推廣的模式和方法。積極推行農藥經營備案、劇毒農藥定點管理和實名購買等制度,大力推進農資連鎖經營、信用評級和信息化管理。充分利用動物檢疫制度,監督屠宰企業落實“瘦肉精”自檢責任。

三、加快鄉鎮監管機構建設,全面提高監管能力。

(10)加快建設進程。認真貫徹今年的1997號文件。1中央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關於鄉鎮農業公共服務機構建設的部署,加大推動力度。尚未出臺鄉鎮監管機構建設規劃的省份要加快出臺,已經出臺建設規劃的要抓緊組織實施。通過明確機構、落實職能、建設隊伍,確保年底前全國所有涉農鄉鎮都建立監管機構。

(11)加強能力配置。加強與編制、發展改革、財政等部門的協調。,積極爭取有條件的支持,切實將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構建設納入全國鄉鎮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總體規劃,為每個鄉鎮監管機構配備必要的檢測設備、工作場所和運行經費。

(十二)加強培訓指導。要有針對性地開展技術培訓和崗位培訓,加快編寫全國統壹培訓教材,全面開展以省縣為主的專項培訓,加快提高基層農業部門依法履行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職責的意識和能力。

四是深化檢查監測,推進綜合監管執法。

(十三)加快質檢體系建設。認真實施2012質檢系統建設項目。啟動實施質檢體系建設二期計劃,加快地級市建設投入,補充完善縣級,不斷提升省級檢測機構風險評估預警能力。加大質檢機構考核認定力度,大力推進檢驗認證,探索建立檢驗檢測職業資格考試制度。

(十四)明確省級和省級常規監測的重點。部級常規監測旨在保障大中城市消費安全,穩定參數和品種,確保大中城市主要食用農產品納入監測範圍。省級常規監測以“菜籃子”產品生產基地為重點,確保“菜籃子”主產縣和生產基地全部納入省級監測範圍。

(十五)強化縣級監督抽查職能。地縣級農業部門要組織質檢機構和綜合執法機構,加強生產執法檢查和產品抽檢,實行聯合執法和“檢罰聯動”,及時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地市級農業部門以上市產品監督抽查和縣級執法監管過程中的確認檢測為重點,縣級農業部門以生產過程中的監督檢查和快檢篩查為重點,確保產地生產安全。

(十六)積極規範監測行為。進壹步明確部、省、地、縣四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的重點和範圍,頒布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管理辦法》,加快制定《農產品質量安全快速檢測認定管理辦法》,依法規範農產品質量安全常規監測、監督抽查和快速檢測。

五、大力實施農業標準化,努力加強認證產品監管。

(十七)加快標準修訂。加快依法清理農獸藥殘留標準步伐,轉化壹批國際食品法典標準,制定壹批執法急需的安全標準和質量要求。省級農業部門要加快制定壹批操作規程,確保農產品生產規範和產品質量安全。地、縣兩級農業部門要重點將相關標準整合成簡明的操作手冊、生產日歷、掛圖、明白紙等。,符合當地生產實際,讓農民看得懂,真正用得上。推動食品法典和官方評論,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提升我國在農產品質量安全國際標準方面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十八)大力推進標準實施示範。繼續擴大蔬菜、水果、茶葉標準園、標準化畜禽規模養殖場、健康養殖示範場建設的比重和規模,繼續創建農業標準化示範縣,加大農業標準化宣傳和培訓力度,引導農業生產者合理使用農藥、獸藥、化肥、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等農業投入品。

(十九)加強“三品壹標”監管。嚴格認證程序,提高認證門檻,嚴把認證質量關。重點加強證後監管,建立退出機制,壹旦發現問題堅決出局。積極探索無公害農產品強制認證模式,開展無公害農產品省級認證和部級備案試點。

六、加強應急能力建設,做好突發問題的科學處置。

(二十)加快完善應急機制。根據各地區、各行業的實際情況,細化完善應急預案,將應急措施細化到各單位、各崗位。加強信息報送,構建各省協調高效的信息報送網絡,提高信息報送及時性,確保隱患問題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

(二十壹)積極加強輿情監測。建立輿情監測和信息綜合研判系統,充分發揮輿論監督作用,高度重視並及時核查媒體反映的問題。充分發揮農產品質量安全專家的作用,主動做好熱點問題解讀和科普工作。進壹步規範信息發布的渠道和程序,杜絕擅自發布不客觀、不完整、不準確的信息。

(22)加快完善風險評估體系。盡快明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機構的功能定位,加強部級風險評估實驗室能力建設和評估,加快在“菜籃子”產品主產區認定壹批風險評估實驗點,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全天候、定點動態跟蹤監測。

(二十三)全面開展風險隱患排查。“米袋子”和“菜籃子”的主要產品全部納入風險評估和風險監測計劃。通過風險監測和評估,了解危害因素的種類、範圍和危害程度,提出科學的預防措施和方法,及時指導生產和消費,實現科學管理、懂生產、放心消費。

(24)加強科學研究。積極爭取設立農產品質量安全科技重大財政專項,做好“農業科技推廣年”農產品質量安全科技推廣工作,將風險評估技術、關鍵生產控制技術、標準制定、高效低殘留農獸藥研發等科研項目納入農業產業科技規劃進行重點支持。對於公眾關註度高的農產品或潛在風險,如豇豆、水產品、抗生素、生物毒素、植物生長調節劑等,要加強跟蹤研究和科學研判,提出切實可行的控制措施和方法,及時消除系統性、區域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