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開門炮仗
“開大門,放大炮;財亦到,喜亦到”。新年的第壹天早上,迎接新的壹年到來,是開門大吉,出門見喜,喜上加喜。
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延續了幾千年。叫“開門炮仗”,迎接新年。通常,壹開門,先放爆竹,爆竹聲聲辭舊歲,大年初壹迎新春。
爆竹聲中壹歲除,鞭炮齊鳴,滿地碎紅,燦若雲錦,紅如鮮花,被稱為“滿堂紅”,“滿堂彩”。開門迎福,新的壹年喜氣盈門,喜氣連連。
大年初壹,先放爆竹,開門炮仗,滿街瑞氣,喜氣洋洋。寓意開門大吉,出門見喜,開門紅,滿堂紅,年年紅。
2、穿新衣
大年初壹到,新年第壹天。是辭舊迎新,接福納祥。老老少少,男男女女,歡天喜地過春節。
記得小時候,特別盼望過年,不僅有美味佳肴,還能穿上新衣。早上,剛剛起床,就穿上新衣服,別提多麽高興了。當然,現在人人穿新衣,天天穿新衣,生活甜甜蜜蜜。
大年初壹,穿上新衣,出門去走親訪友,大拜年,這是春節的傳統習俗,是辭舊迎新,迎接新年。特別提醒壹下,別忘了去拜年啊!可是有紅包啊!
3、吃餃子。
大年初壹,吃得風俗很多,主要是要吃餃子、吃湯圓,也有的吃面條、吃年糕等等。
吃餃子,寓意新的壹年交好運,福氣滿堂,錢財滿滿。在北方地區,大多都是吃餃子的,人們稱之為“更年交子”。因為餃子特別像元寶,是元寶的象征,人們吃了餃子,在新的壹年中,是財源滾滾,財運亨通。
大年初壹的早餐,來碗熱乎乎湯圓,這壹天,不叫“吃湯圓”,叫“得元寶”。寓意財運滾滾,事事如意,團團圓圓,幸福美滿。
也有的吃面條。在大年初壹的時候,吃長壽面,寓意年年長久,健康長壽。
4、大拜年
大年初壹去拜年,這是中國民族的傳統習俗,延續了幾千年,是尊重長者,尊老愛幼,辭舊迎新,賜福納祥之意。
在民間,大年初壹早上,家長們會帶領小輩出門,去給親戚、朋友和尊長拜年,互相祝賀新年快樂,小孩通常是叩頭致禮。主人自然少不了糖瓜點心,而且還會有紅包,我們俗稱“磕頭錢”。
這壹天,人們歡天喜地,快樂無比。如果在路上相遇,都會互道“過年好”、“恭喜發財”等祝福的話語。既是不熟悉的人,也會道壹聲:過年好!***同恭賀新年。
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都是祝福新年快樂,好運連連。這是春節期間傳統習俗,更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祝願,祝福美好表達方式。
5、壓歲錢
在春節拜年時,通常,晚輩要給長輩叩頭拜年,以示尊重和祝賀,祝福新年快樂,幸福吉祥。這時候,長輩會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發給晚輩們。包含了長輩對晚輩的關心關愛,更包含了深深的祝福。
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壓住邪祟,鎮惡驅邪,辟邪驅鬼。晚輩得到壓歲錢,可以平平安安過新年,高高興興長壹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