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以後,秋意漸濃。秋季的特點是天氣幹燥、疾病多發,所以秋季飲食養生要從這幾方面入手。如果想要安度秋季,就要在飲食上下功夫了。那麽,秋季容易發生哪些疾病呢?又該如何進行飲食呢?秋季養生應該吃些什麽呢?
廣州紅十字會醫院中醫科王海紅副主任醫師在接受家庭醫生在線采訪時表示,中醫講究天人相應,氣候會影響人體的五臟六腑。經過壹個漫長的夏季,人體出汗多,消耗大,易傷陰傷氣。
到了秋冬天,陽氣漸收,陰氣生長,人的機體由活躍、外向轉變到沈靜、內向,加上氣候幹燥,燥邪傷人,種種癥狀就容易暴發出來,如皮膚幹燥、鼻子敏感和便秘等。
中醫有說,秋天幹燥傷肺傷津,人體容易出現幹燥的癥狀,主要表現在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和生殖系統等。
呼吸系統以肺陰虛為主,肺陰虛會出現咽幹口燥、幹咳、口舌幹燥等癥狀;消化系統則易出現便秘、腸燥等;在腎陰虛方面,尤其是更年期的女性,則比較容易出現虛火的癥狀,如失眠,煩躁、盜汗和心煩等。所以,秋天應以滋陰潤燥為主,其中人體的脾、肺、肝三大器官受秋燥的影響最大。
秋季的飲食也要註意少吃生冷涼性的食物了,如:西瓜,冰淇淋,綠豆,冬瓜,苦瓜等。特別是老年人更要少吃或者是不吃這些生冷涼性的食物,以免傷及到脾胃造成消化系統的疾病。
應該多吃壹些溫性的食物,如:羊肉,牛肉,大棗,花生等,這些都屬於溫性的食物有滋養調氣,溫補脾腎,潤燥止渴等功效,對秋季養生是非常重要的。
1、蘋果
蘋果性平味甘,有補心潤肺、生津解毒、益氣和胃、醒酒平肝的功效,對消化不良、氣壅不通者,可榨汁服之。
2、大棗
中醫認為,大棗味甘性溫,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的功效。現代醫學認為大棗富含蛋白質、維生素C等營養成分,有抗衰老的作用。此外,大棗中有壹種天然植物酸,能保護肝臟。大棗是大眾化的滋補果品,藥食皆宜。此外,紅豆、桂圓等食材均是調養氣血的好食材,可適當加進日常的藥膳中。
3、蓮藕
秋季乃蓮藕應市之時,民諺說:“荷蓮壹身寶,秋藕最補人”,秋天吃蓮藕最能起到養陰清熱、潤燥止渴、清心安神的作用。同時,蓮藕性溫,有收縮血管的功能,多吃可以補肺養血。日常生活中,拿來做湯或涼拌清炒皆可。
4、銀耳、百合
銀耳,富含多種氨基酸、維生素等,具有滋陰、潤肺、養胃、生津的補益之效。銀耳是滋陰潤肺的頭等食材,與黑木耳比其性偏涼,養陰生津作用比黑木耳強。百合具有養肺陰、滋肺燥、清心安神的功效,他提到,銀耳百合湯或蓮子百合粥,都是清潤養肺祛燥藥膳佳品,尤其適合女性食用。
5、蜂蜜
蜂蜜既是滋補佳品,又是治療多種疾病的良藥。李桂明教授表示,秋蜜滋肺潤腸,用蜂蜜泡水,能預防大便幹結、便秘等問題。此外,對於脾胃陰虧或氣虛所致的胃脘疼痛均有壹定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