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時期,清江流域和三峽地區誕生了壹個偉大的少數民族巴人。清江流域作為早期巴文化的發祥地,不僅有《漢書·史記》中林俊美麗動人的傳說作為支撐,也有長陽路祥石、巴東巖屋頂等典型考古資料作為佐證。而世世代代生活在清江流域的人,都是巴人的後代。
長期以來,我們都認為土家族崇拜白虎。每到過年,五峰山晚上燈火通明,上面有各種圖案,最多的是白虎,在山上跑來跑去,跳來跳去。真的很厲害。
然而,許多學者認為土家族的祖先巴人以蛇為圖騰。我個人挺支持這個說法的,因為我是蛇。我從小就住在恩施老城的城墻下,在我家門前屋後經常能看到黑壓壓的烏梢蛇。可以說,蛇是我們從小到大的朋友。我媽說她懷孕的時候經常夢到蛇。有壹次,她懷孕的媽媽在走路的時候看到路中間有壹條蟒蛇,嚇了她壹跳。她站在那裏不敢動,但蟒蛇不慌不忙地鉆進了草叢。
從我記事起,第壹次近距離接觸蛇是在六年前,當時我們壹家人去白羊坪和黃麂玩,老公在河邊釣魚,我和女兒坐在河邊的巨石上玩手機。我們也玩得很瘋,忘記了世界上所有的煩惱。當時的快樂心情和情景,至今歷歷在目。正當我們玩得開心的時候,突然看到壹條長約1.5米,粗如小孩手腕的黑蛇,離我約30厘米。天啊當時我突然覺得什麽叫崩潰!
幸運的是,這條烏梢蛇嘴裏還有壹只小青蛙。它沒時間咬我。如果我當時驚慌尖叫,這條蛇也會受到驚嚇,我難免會被它咬到。所以,我壹動不動地坐在石頭上。因為那條蛇在我和女兒之間,所以我溫柔地告訴坐在旁邊的女兒不要動。我老公很淡定的對我說:“別怕,是烏梢蛇,無害的!”
也許這條蛇更喜歡我穿的花裙子,但它舍不得離開,在我身邊呆了壹會兒。要知道,這短暫的時間對我來說就是壹千年!這個眼睛閃閃發光,吐杏子的黑家夥,看著很嚇人,我感覺自己要失去靈魂了。
王先生用他的長魚竿驅趕它。這時,我看到蛇頭已經站了起來,吐出了紅杏。我很快告訴他不要動,因為我們就在蛇旁邊。我和女兒離它太近了。它隨時可能攻擊旁邊的人,我們也有可能誤傷!於是,王先生停止了冒險。大蛇見王先生沒有下壹步動作。過了壹會兒,它終於打算離開了。
我在心裏祈禱永遠不要穿過我的赤腳桿!那天穿了裙子,腿上腳上沒穿襪子。很多事情往往都是這樣。越是不希望某件事發生,它就越會突然到來。蛇居然把我當成了無物。它飛快地從我的兩腿間滑過,冰冷的身體掠過我的腳踝。我還擊了,沒動。當那條蛇像劍壹樣爬到巖石上方的小樹林時,我跳了起來,尖叫起來。這是我第壹次如此近距離地接觸這種可怕的生物。它把我嚇得魂飛魄散!
等蛇跑了很久,我的心還在怦怦直跳,這震撼人心的壹幕我永遠也忘不了!事實上,它看起來很可怕。只要妳不去招惹它,它就不會主動攻擊妳。
上周,我丈夫在我家附近的壹個大池塘裏釣魚。我走在池塘邊的曠野上,看見壹條粗壯的烏梢蛇在草叢中快速滑行。仔細看看蛇進去的地方。這實際上是壹座廢棄的墳墓。墳墓什麽都沒有了,變得光禿禿的,只剩下壹個完整的墓碑。突然,我想起了蛇精的故事。這個墓地下面的主人好像變成了通靈蛇,似乎黑蛇的傳說又要上演了。
以前住老房子的時候,我們家的墻上、抽屜裏、陽臺上、樓梯間、墻縫裏經常出現蛇,但是我們從來不打,也不抓,只是嚇唬它,讓它趕緊走。這是因為土家族也有壹句話叫“進屋的蛇不能打”,我們把蛇當做已故親人的化身。
我們鄂西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特點是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這種氣候適合蛇的生活。田野裏隨處可見蛇,甚至在我們現在居住的小區院子裏的樓梯上也能看到蛇在爬行。蛇在山區是很常見的動物。所以,生活在這裏的古代巴人選擇蛇這種無處不在的動物作為部落圖騰也就不足為奇了。
在古代,巴人出於恐懼而崇拜蛇。在古代,人類生活在非常惡劣的條件下,面臨著各種野生動物的威脅。蛇曾經是人類最惡毒的敵人之壹。在古人眼中,蛇雖然體型不大,卻能吞噬比自己大很多的動物,打敗強大的對手。蛇蛻皮不死。他們沒有腳,但他們可以爬得很快。它們能在水中和陸地上生存,生命力極其頑強。
巴人認為蛇有某種神秘的力量,他們希望自己有這種力量。而且蛇崇拜的本質是生殖,是人類生殖文化的體現。在早期人類眼中,伏羲女媧是壹條巨大的蛇。人類的祖先因為蛇的繁殖能力強而出現在這個形象中,是為了表達自己對部落繁榮昌盛的美好願望。在古代,由於生活條件艱苦,要隨時應對來自大自然的威脅,尤其是要與周圍的其他部落競爭,所以只有不斷繁衍後代,部落才能延續下去。